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12 确定位置 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12 确定位置 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9 06:3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确定位置》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位置》这一课,我主要体现了以下设计理念:
1、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现实数学原理”,体现数学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
2、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的自然生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教材简析
《确定位置》本课主要通过用数对来表示和确定位置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建立初步的数形结合思想,对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有较大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之前已经有“列、排”的初步认识,但对“数对”这样的抽象知识没有丝毫的基础。但是,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从生活现实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和确定位置,并学会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建立观察——探索——思考——归纳——运用的数学思维体系。
3、情感与价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现实性、价值性。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位置。
五、教学实践及成效
根据我的设计理念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创设情境,游戏导入,创设帮老师寻宝盒游戏,激发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兴趣,通过寻找宝盒,设计意图在于探索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2、创设现实的情境,层层引入,知识生成自然流畅,思维训练步步为营,让一个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数学活动中轻松理解并接受。
第一层,从学生熟悉的好朋友笑笑和淘气,创设他们教室的情景,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笑笑的位置,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第二层,通过采集学生发言中的重要信息,使学生明确用规范的语言来确定位置。第三层,适时提出质疑,把学生的直观思维引入抽象的思维,从而引出“数对”的概念。三个层次的教学,使课堂极富挑战性,培养了学生从形象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感受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学生已经能用语言规范、准确的描述笑笑、淘气的位置时,提出质疑“谁能发明一种更简洁更巧妙的方法呢?”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这使“数对”的产生更具必要性和重要性。学生主动参与,并大胆提出猜想,打破数学课堂中知识强加或者硬灌给学生这种陈旧的教学手段。
4、巩固练习形式多样,环环紧扣,极富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闯关答题,实际上是一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练习过程。七关的练习,各有各的训练目标,知识螺旋上升,节节拔高。各种题型,训练学生将知识灵活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5、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课前的寻宝游戏以及确定自己的位置、并与前后、左右的同学位置进行对比都是从现实生活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从生活中产生,让数学更加生活化。通过找确定教室同学的位置、通过数对画图形、将学生喜爱的象棋引入数对、地球经纬线等感知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知识在生活领域中的广泛性、重要性。数学知识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课外的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由数学上的位置到学习中、生活中的位置,二者虽不尽相同,但对学生具有引领和教育价值,从而体现数学的大教育观。
数学课堂重在培养学生发现、质疑、探究、归纳、运用的学习技能。今后我将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在此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感受生活,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