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专题九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2.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1.重点:戊戌变法的内容、特点、影响。
2.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评价。
预习导学精练梳理
巧学妙记
百日维新
促
促进
进国
政治度师
经济戌
戊了
军事|政
大
戌资
余
中
华//语
文教变堂
首
民族的觉
开始新政失败唯
历史
醒
标志内容标志成果意义
阶级革命的到来
爱国救亡的政洽运动
要点探究讲练互动
二 百日维新
1.19世纪末中日战争的结果,激起了国内几年间的一系列反应。下列事件按照发生顺序排序准确的是( )
①十五日,命各省督抚整饬吏治……士有上书言事者,赴都察院呈递 ②廿一日,电到北京,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 ③廿三日,下定国是之诏,以宣示天下。上谕曰:…… ④廿四日,复八股取士之制,罢经济特科,废农工商总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解析:“①十五日,命各省督抚整饬吏治……士有上书言事者,赴都察院呈递”指的是1898年8月光绪帝鼓励上书言事;“②廿一日,电到北京,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指的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③廿三日,下定国是之诏,以宣示天下。上谕曰…”指的是1898年6月颁布《定国是诏》;“④廿四日,复八股取士之制,罢经济特科,废农工商总局”指的是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 )
A.设立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
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学子”。当时的读书人,均期望通过八股取士取得功名,以光宗耀祖。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明确规定废除八股,这就断了其当官之路。
答案:B
3.1898年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有如下内容:“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直接推动诏书的颁布
B.“共济时艰”指八国联军侵华
C.诏书指示立即筹办京师大学堂
D.筹办京师大学堂已成社会共识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公车上书,故A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可知诏书的意思是立即筹办京师大学堂,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提到光绪帝颁布诏书决定筹办,但并不能代表此举已成为社会共识,故D项错误。
答案:C
4.《东方杂志》记载:“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材料反映了( )
A.废除八股导致社会习俗根本改变
B.科举考试命题均以报纸为蓝本
C.改试策论促使士子广泛阅读报刊
D.改试策论得到士人的普遍拥护
解析:A项中的“根本改变”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中的“均以报纸为蓝本”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从“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可知C项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C
5.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对西方的议会制颇为赞赏,但在百日维新中并没有开国会、定宪法。这是因为他们( )
A.不敢彻底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立宪
D.对封建势力作出了一定的妥协
解析:从百日维新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体现,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因此选D。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就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答案:(1)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整个戊戌变法运动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2)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适得其反。
[基础巩固]
1.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下面属于“另一种”反应的是( )
A.鸦片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解放战争
解析:鸦片战争是英国试图打开中国的市场大门的战争,而中国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第一种反应类似,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存在盲目排外的行为,试图“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是中国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候,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解放战争属于中国内战,与“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2.戊戌政变后,倾向于变法的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遭到弹劾并充军新疆,在路过保定时,观者数万,直呼他为“大奸臣”。材料主要表明( )
A.维新危害了广大人民利益
B.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总理衙门出卖了民族利益
D.列强侵略激起国人的反抗
解析: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再加上资产阶级维新派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注定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答案:B
3.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看,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实现了政治变革
C.引进了西方技术 D.促进了思想启蒙
解析:戊戌变法的结局是失败的,因而其并没有挽救到民族危亡,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的结局是失败的,因而其并没有改变中国政治面貌,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期间就已经引进了西方技术,故C项错误;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其在宣传改革思想的过程中促进了中国思想的启蒙,故D项正确。
答案:D
4.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后,反对之声甚嚣尘上:有上书慈禧要求诛杀康梁的;有跪请太后“垂帘听政”的等等,如果分类,这些反对派应来自 ( )
①闲散重叠机构的官员 ②名列裁撤的绿营官兵 ③享有特权的旗人 ④谙习八股的文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②③④都是戊戌变法中的利益受损者,故都可能是反对派。
答案:D
[能力提升]
5.读图,图中内容是著名学者虞和平对某一事件的评价。这一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解析:A、B、D三项不符合题意,从运动的影响看,特别是思想上的启蒙作用与戊戌变法最符合,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6.戊戌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以上材料反映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新政提出后,山西省工业发展的史实,体现了戊戌变法对工业发展的影响,选项A是正确的。B项“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不符合史实,C项明显是错误的,D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A
7.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解析: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头脑开始清醒”,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故C项说法符合题干材料含义。A、B、D三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
答案:C
8.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 ( )
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理解该段文言文材料。“茫无可倚”反映了谭嗣同对于变法没有强大的依靠力量而感到前途茫然的一种心态。
答案:B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后朝野上下求变思潮推动下发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教育、新闻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际上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环节。
——郭汉民《放开眼界看“戊戌”》
材料二 我认为今后对维新派与维新运动的深入研究,应充分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思路,特别是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对于包括维新派与维新运动在内的一切历史事件与人物,既要弄清楚其起因和思想动机……又绝不能止步于此,而应深入、具体地考察其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而且,对于社会效果的考察,也应当着重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发展变化上,而不是笼统、抽象地谈论所谓的“斗争精神”云云。
——赵春晨《坚持实践第一,
重在社会效果的评价标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戊戌变法……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观点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维新变法的评价标准,并结合史实予以论证。
解析:第(1)问,抓住近代化的含义,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分别阐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评价标准从材料二中直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论证其社会效果可以结合戊戌变法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来分析其进步性,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局限性。
答案:(1)政治:洋务运动维护清朝专制统治,戊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经济:洋务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继续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工业化。军事:洋务运动创办军事企业,发展海军,戊戌变法推动编练新式陆海军,有利于中国军事近代化。教育: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学堂和支持留学生出国,戊戌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
(2)标准:社会实践的效果。论证:(进步性)政治方面,兴民权、设议院,裁汰冗官,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打击封建官僚;经济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方面,改革科举,设立京师大学堂,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局限性)操之过急,脱离民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戊戌政变后,大部分改革措施并没有付诸实施。
10.阅读材料:《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
(图1)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2)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是。(图3)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图1 图2 图3
请在上述图文启发下联系历史,完成下列问题:
(1)具体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和图1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年轻国君与“秀才”共谋国是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
(3)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4)图3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用“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含义何在?
解析:本题以戊戌变法的过程为线索,综合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影响等知识点。第(1)问,考查公车上书的背景与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图文材料即可作答;第二小问考查维新派的思想主张,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来归纳。第(3)问,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从内因与外因两个角度来分析归纳。第(4)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戊戌变法运动的深远历史影响。
答案:(1)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公车上书”;推动了当时维新运动的兴起。
(2)光绪帝召见康有为讨论维新变法事宜。戊戌变法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摆脱民族危机,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维新派的主张。因此,戊戌变法是一场通过变法而进行的现代化运动。
(3)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4)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使“变革”成为不可遏止的思想潮流,中国的近代化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止步。
PAGE
- 7 -
(共23张PPT)
专题九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1.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
2.难点: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实质。
火山大喷火
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用西方思想解释维新变法
影响 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之为
“__________” 动摇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预习导学精练梳理
巧学妙记
变革旧制度,发
康、梁维新思想
展资本主义世界
的传播为变法奠
潮流的推动
定了思想基础
甲午战后,帝国
西云酿
“公车上书”使维
主义瓜分中国,
中的
新运动发展成为
中华民族危机日
变革
实际的行动
益加深
中国民族资产阶
各种维新学会
级登上政治舞台
报刊创办使运动
进一步发展
要点探究讲练互动
一 酝酿中的变革
1.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突出表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 )
A.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
解析:材料“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和国家意识不断觉醒,故D项正确;A项对材料的理解比较片面;B项是指《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故C项错误。
答案:D
2.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内因有( )
①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③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的爱国救亡运动。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新”,并且从内因来找,所以①排除;③与史实不符。
答案:B
3.近代竹枝词反映了历史的变迁。“陆家宅辟轧花场,土法泽机迭改良。人力终输蒸汽力,天然淘汰慨乡庄”。该竹枝词记载的史实最早应出现于( )
A.19世纪二三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九十年代 D.20世纪初期
解析:材料中“土法泽机迭改良。人力终输蒸汽力”表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项正确。
答案:B
4.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培养实用人才 B.创办新式学堂
C.变革科举制度 D.实行政治民主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新思想,题目中谈到的是变法重在人才教育和官制,所以作者强调的是政治层面,正确选项是D项。
答案:D
5.19世纪末,中国的近代化出现新内容,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原因是(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解析:解答本题时紧扣“内在原因”,通过排除法分析,A、B两项是外因,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建于1905年,在当时还未出现。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企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时间 类别 厂矿数/家 资本额 (千元)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甲午战前 商办 53 4 704 22.4
官督商办、官办 19 16 208 77.6
甲午战后 商办 63 12 465 70
官督商办、官办 18 5 345 30
——据《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整理
材料二 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
材料三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他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1)材料一中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1)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出现一个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影响: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2)一是无法与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竞争,随时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二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基础巩固]
1.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晚清“西学东渐”中常见的现象。下列著作中,最能体现该现象的是( )
A.《四洲志》 B.《天演论》
C.《孔子改制考》 D.《文学革命论》
解析:《四洲志》是清代中期的著作,没有体现以中学比附西学,故A项错误;《天演论》是晚清时期全面翻译西方的著作,不符合题干中“以中学比附西学”的要求,故B项错误;《孔子改制考》是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将中国儒家思想同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的产物,因而符合“以中学比附西学”的要求,故C项正确;《文学革命论》是民国时期的著作,故D项错误。
答案:C
2.鉴于“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社会思想的近代化
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解析:从材料“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可见康有为的“改易服饰”是为变法新政服务的,选择A项。
答案:A
3.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解析: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挽救民族危机,维新派、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分别提出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的主张。B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D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A在甲午战争之前。
答案:C
[能力提升]
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解析: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已经产生,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等,但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直到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粱启超等思想家将维新思想与甲午战争后的救亡图存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答案:C
5.19世纪晚期,梁启超曾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后来又到湖南长沙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当时“时务”的主要内容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学习外国利器,觅制器之理
C.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D.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解析:根据时间判断,此时的梁启超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时务学堂是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学校,《时务报》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阵地,所以此时的“时务”应是维新思想。A项是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想;B项是洋务运动的思想;D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
答案:C
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的根本意图是 ( )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中日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解析: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的目的是宣传维新变法,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洋务派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有力地说明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答案:A
7.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
解析: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就是把儒家传统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答案:D
8.“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思想体系,把孔学推上国教的位置,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康有为为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披上了儒家的外衣
B.康有为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变法,减少变法阻力
C.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的阶级局限性
D.康有为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康有为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这在本质上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答案:C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二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材料三
图1 《孔子改制考》封面 图2 北京强学会旧址 图3 《时务报》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的异同。
(2)结合材料三的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他们的维新变法活动有何影响?
答案:(1)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2)方式:著书立说;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著书如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组织学会如维新派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如维新派创办《时务报》《中外纪闻》等。还有上书,办学堂,讲学等方式。影响: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孔子学说被误解、歪曲、篡改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始误于荀学至拘陋,中乱于刘歆之伪谬,末割于朱子之偏安。”谭嗣同认为,儒家的变质始于荀子,继荀子之后败坏孔学的先后有叔孙通、刘歆、韩愈、程朱。宋恕则认为,自汉以来,儒家实亡,此后的所谓儒学实际上是“阳儒阴法之学”。
——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
材料二 康有为把十九世纪末中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变法维新的思想、愿望和要求,挂上孔圣人的招牌,把孔子说成是“与时变化”、创立“选举”等制,想望“民主”之“太平”,用自己的观点阐释儒家经典,使人们相信,“变法维新”,就是遵循孔子的“立法”,孔子也就成为变法维新的祖师。由于康有为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孔子,奴隶制社会的孔子资产阶级化了。
……
他认识到,与其打倒孔子,反而不如神化孔子,改造孔子,为我所用。“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于是他重搬儒术,利用当时迷信孔子的心理,把孔子乔装打扮,拼命神化。
——万平《托古改制 破旧立新——试论康有为
变法维新的体制蓝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等维新派关于儒家学说的主要观点。据此指出这一时期维新派对孔子和儒家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是如何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孔子。他这样做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
答案:(1)观点:抨击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篡改了孔子的学说;导致后来的儒家学说严重变质和败坏;汉以后的儒家学说用的是儒家之名,行的是法家之实。态度:尊崇孔子,批判后儒。
(2)塑造:康有为等把资产阶级的选举、民主等,都附会到孔子身上;把封建时代的孔子打扮成维新的改革者。目的:想要托古改制,在孔子的旗号下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理念。原因: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这样做可以减少变法阻力;由于中国社会保守势力强大,这样做还可以维护自身安全。
PAGE
- 1 -
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个潮流: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一个危机: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一个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一个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
两个过程:思想宣传与政治实践
三个意义:爱国、进步、思想启蒙
四方面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二、重大历史线索
决定改革成败的要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3.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三、题型应用体验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题型解读】
材料解析题是高考考查的基本题型,它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提炼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般有两类:一种是单纯结合材料设计问题,另一种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设计问题。
提高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能力,可概括为“问题—阅读—提取—联系—表达”五个步骤。
1.“问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先看题目要求回答什么问题,即“问什么”,材料题的问题设计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而且一个问题会指向某一段材料,因此,我们解题时,不要急于去阅读材料,而是要去看是问什么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有针对性地去阅读,使思考的方向更明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避免了盲目性,尤其是节约了有限的考试时间。
2.“阅读”:是做题的第二步,在阅读材料时,力求按题目的要求把材料的意思读清楚,并把能体现和说明题目问题要求的所谓“关键词语”画出来,这样,我们的思路就更有指向性,使答案更符合材料的意思,不会离题,答案的质量更高。
3.“提取”:是做题的第三步,就是在读懂材料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提取有效信息,思考时尽量利用材料中提示性的“关键词语”,还有时间、空间、事件、人物、出处等,使思考得出的观点尽量准确、深刻、全面。
4.“联系”:是做题的第四步,即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去组织答案,表达观点,解决问题。因为所有的命题者都不会偏离《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和教材去命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5.“表达”:是做题的最后一步,答题时要有组织、有条理、有针对性,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漫无目的,写出来的答案像流水账,答案要中肯、分要点、有层次,简明扼要,而不要长篇大论。
【典型例题】
(2014·山东卷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解析:据材料一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及材料二中“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等信息分析作答。
答案: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技法攻略】
看材料——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光绪帝和康有为对改革的认识,有共性也有个性。尤其要注意材料的出处,往往是题眼所在。
审设问——第一问回答共性,第二问回答个性。
联课本——由所学知识可知,光绪帝是地主阶段的皇帝,他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而不主张改变封建制度;康有为代表资产阶级,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组答案——条理清晰,要点明确,运用历史语言作答。
【针对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即可。第(2)问可从社会、经济、阶级、思想、国际等角度来分析回答。
答案:(1)历史现象: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问题:民族危机加深。
(2)社会上:甲午战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经济上: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思想上: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国际上: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