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上数学 第2单元:第3课时 跷跷板-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一年级上数学 第2单元:第3课时 跷跷板-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9 06: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跷跷板
/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页轻重的比较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2.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书包、质量差不多的苹果和梨各一个、天平。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PPT课件出示“跷跷板”主题图1。
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周末到了,小动物们也去游乐园里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最喜欢玩什么?
(1)请你们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狮子这边低,小老虎那边高;小狮子重,小老虎轻)
(2)你是怎么知道“小狮子重,小老虎轻”的?
引导学生:在跷跷板上,体重重的会沉下去,体重轻的会升上去。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教师板书)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PPT课件出示“跷跷板”主题图2。
小狮子不玩了,来了一头小豹子,我们来看看小老虎和小豹子玩得怎么样。
(1)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生:小老虎重,小豹子轻)
(2)小狮子比小老虎重,小豹子比小老虎轻,你们知道谁的体重最重,谁的体重最轻吗?
(师引导学生比较:小狮子最重,小豹子最轻)
2.说一说。
日常生活中,哪两样东西相比较,一眼就能看出谁轻谁重。
(生:大象重,小象轻;爸爸重,我轻;桌子重,文具盒轻……)
3.掂一掂。
(1) 教师出示两个同学的书包,哪个重?哪个轻?(生猜测)
(2)用眼睛看不出来谁轻谁重的时候,怎么办?(引导学生想办法)
(3)PPT课件出示“掂物体”主题图,学生看图,发现办法。
(4)动手实践:同桌两人掂一掂谁的书包重。
(5)掂完后,学生谈感受。(生汇报)
(6)教师出示质量差不多的苹果和梨各一个,掂一掂,比一比,谁重谁轻?
指名学生实践,汇报结果。
4.称一称。
(1)小朋友们的意见都不一样,究竟是谁重谁轻?该怎么办?
(生想办法,引出:用天平称)
(2)师介绍天平。
(3)师操作,把苹果和梨放在天平两边的托盘里,可以看出来谁重?
(学生自由发言,说明理由:因为看见天平的两端不平衡了,放梨的这一边低,说明梨比较重,放苹果的那一边高,说明苹果比较轻)
师交代:我们还可以看指针,它偏向哪一边,就可以说哪一边是比较重的东西,另一边是比较轻的东西。
(4)PPT课件出示“皮球和铅球称重”图。
学生看图,发表看法,在书上完成。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1~4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所注重的不仅是比较的结果,更关注学生比较的过程,主要采取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去领悟比较的方法。
[不足之处] 在处理习题时,未能恰当地引导学生说出知识点,也没有深度地挖掘其中的联系,过于追求进度。
[再教设计]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思考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要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保有天真、活泼的个性,尽情地翱翔于课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