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上数学 第3单元: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一年级上数学 第3单元: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9 06:4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单元 加与减(一)
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
/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25页认识加法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索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景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4.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加法的意义,能列出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
能用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学具。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揭示课题
PPT课件出示“铅笔”情景图。
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随学生发言板书:一共有多少)
二、新课探讨
1.观察图意,引出加法。
(1)教师做演示。
一只手有3支铅笔,另一只手有2支铅笔, 然后把两只手中的铅笔合起来。
(2)教师讲解。
数学中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可以用“+”来表示。
把3和2合起来是5,表示成“3+2=5”,读作“3加2等于5”。(师板书)
(3)学生读一读,写一写算式。
(4)算式“3+2=5”中,“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5”呢?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生:“3”表示3支铅笔,“2”表示2支铅笔,“5”表示一共有5支铅笔)
(5)还可以怎样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列出算式“2+3=5”。(师板书)
学生读一读算式。
(6)师小结: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
(7)拓展:“2+3=5”还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思考,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汇报。
(师引导学生:卧室里有2把掎子,客厅里有3把椅子,一共有5把椅子……)
2.有几只熊猫。
PPT课件出示“熊猫”情景图。
说一说,数一数,并列式算出来。
3.PPT课件出示“摆一摆,算一算”。
用学具摆一摆,列出加法算式,并说出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4.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体验。
学生互问互答。
5.试一试“一共有多少” 。
引导学生说明图意,并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6.说一说。
组织学生结合图意与同桌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三、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一练”第1~5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数数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从现实世界过渡到数学的符号世界,认识加法算式。
[不足之处] 加法算式出现得过早。教材中有“一共有几支铅笔”和“有几只熊猫”这两幅情景图,都有其特别的用意,“一共有几支铅笔”仅仅是让学生初步经历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通过数一数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进入到算式解决问题。而“有几只熊猫”是在第一个问题情景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画圆圈来经历从实物到图形再到符号表征,最后懂得用算式表示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也就是说3+2=5是在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后,并明白了是要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基础上才出现的。
[再教设计] 再教时,要注意把握“一共有几支铅笔”和“有几只熊猫”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