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 做个加法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页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对1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教学准备】
PPT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就自己整理学过的所有加法算式,你们有信心吗?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1)把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共同完成卡片。
(2)仔细看看,确定一个标准分类整理算式卡片。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研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分类结果。
方法一:按得数来分,把得数相等的分为一类。
方法二:按算式里的加数来分类,把具有相同加数的算式分为一类。
(4)师引导:竖着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摆成一列;横着也按顺序把含有同一个数的算式摆成一行,这样就能整理成一个表格了。
每个小组按要求开始整理算式卡片,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活动,关注小组分工是否明确。
(5)PPT课件出示未完成的“加法表”。
算式卡片整理好后,动手把相应的算式写入表格里。
2.探索规律。
(1)组织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的加法表。
(2)从加法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
学生发现:
横着看,第一行算式都是加0,第二行都是加1,第三行都是加2……
竖着看:第一列算式得数是10,第二列算式的得数是9,第三列算式的得数是8……
从右上到左下斜着看:每个算式的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算式多1,得数比前一个算式多1。
……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学会了整理加法算式的方法,下一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来整理减法算式,想一想该怎么做。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课堂上采用了引导学生先按得数进行分类,然后再排序的方法,这为以后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20以内加减法表提供了方法。对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排列方法都进行了展示,并让学生说了是怎样整理的,通过这种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整理结果的多样性。
[不足之处] 课前对学生的情况掌握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教学要与学生实际相联系,过于注重课上的教学过程,而忽略了课下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的素质。
[再教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注意设计要简明,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学环节应该重视学生的普遍性与一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