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做个加法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页做个加法表。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正确率,发展数感。
2.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熟练计算2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在加法表中找规律。
【教学准备】
PPT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就系统地整理学过的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1.分类。
(1)组织学生把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
小组共同完成,做好分工写卡片。
(2)按一个标准,把加法算式卡片分类。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动手分一分。
(3)汇报分类结果。
按得数分:把和是11的算式放在一起,把和是12的算式放在一起……
按加数分:把一个加数是9的算式放在一起,把一个加数是8的算式放在一起……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整理的依据和标准。
2.完成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PPT课件出示“未完成的加法表”。
(1)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2)学生打开书,独立把“加法表”填完。(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指名学生展示填好的表格。
(4)学生说一说表格里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发言。
横着看:第一行每个算式的和都是11,第二行每个算式的和都是12……
每行的每个算式里,第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少1,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多1。
竖着看:每列的每个算式里,第一个加数都是一样的,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多1,和也一个比一个多1。
……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规律,你们的表现很出色。能谈一谈你的收获吗?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探索数学的规律是有一个过程的,对这个过程的认识,并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体验、感受。本课对学生已有的体验与感受及时地进行了梳理,提高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不足之处] 一味地按着自己的教学预案走,未注意学生的课堂生成,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错例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
[再教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按原先设定的思路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景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这样的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知识体系自然得以建构,课堂价值不断得到提升,教学呈现出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状态。再教时,要对学生的课堂知识生成进行合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