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试:第8课百家争鸣

文档属性

名称 19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试:第8课百家争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8 11: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百家争鸣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2.世界上有300多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通过“孔子学院”主要可以了解哪家学说 (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3.有思想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有思想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下列名言能反映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是 (  )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D.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 (  )
A.《道德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史记》
5.蔡元培称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选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有教无类” B.“以礼治国” C.“因材施教” D.“民贵君轻”
6.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①孔子  ②老子 ③孟子  ④庄子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7. 2014年12 月4 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8.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法家 (  )
A.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提倡法治、专制集权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


(2)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二中的相应人物填写在括号里。
以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3)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近日,校园中屡次出现破坏公物的现象,根据你对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理解,谈谈如何遏制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三家任选一个即可)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C 春秋后期的老子认为世间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B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故选B。
3.D本题考查儒家思想,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D符合题意。
4.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孔子教学方法的体现,孔子的言行记录在《论语》中。
5. 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战国时期的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体现了“民权”思想,故选D。
6.A 老子和庄子属于道家学派,儒家学派由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战国时期孟子加以发展,故选A。
7.D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主张实行“仁政”。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8.C 法家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这符合统治者的统治要求,故选C。
二、非选择题
9.答案 (1)孔子创立的学派:儒家学派。思想的核心:“仁”。
(2)韩非 孟子
(3)儒家:耐心教育感化学生,使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
法家: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惩罚破坏公物的学生。
道家:顺应自然,不必过于强求学生,让学生自己慢慢认识到错误。(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问考查孔子的相关知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第(2)问考查韩非和孟子的思想。第(3)问考查学生对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理解和应用。儒家:主张“仁爱”“为政以德”,所以要耐心教育感化学生,使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法家:注重法治,主张用严刑峻法使人民畏服,所以会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惩罚破坏公物的学生。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所以不必过于强求学生,让学生自己慢慢认识到错误,自行改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