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结合所学知识,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
2.古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是 ( )
①促进了西域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促进了中国与西域、欧洲的友好往来
③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④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
A.中国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等货物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4. 2014年5月21日,由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中国媒体丝路行”采访活动在陕西西安拉开序幕。关于古丝绸之路的表述有误的是( )
A.有利于中国对世界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C.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D.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巨大贡献
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指出:“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的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汉文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现今的陕西西安
③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④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今天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
A.西域都护的设立 B.安西都护府的设立 C.伊犁将军的设立 D.北庭都护府的设立
7.班超投笔从戎, 立功西域,被封为定远侯。他在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 )
①派甘英出使大秦 ②出使大宛、大月氏
③恢复西域与汉朝的联系 ④大败匈奴,使其政权瓦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
(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指出它的出发点A:_______,经过地:B:_______。两关:C:_______,D:_______。
(2)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
(3)你能从材料二这些图片中得出丝绸之路的哪些信息?
(4)评价丝绸之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选择题
1.D 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最初”,即第一次。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其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即寻求军事联盟。
2.A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虽然与汉朝建立了联系,但仍受匈奴的控制,故排除④。答案A。
3.B 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桥梁,朝鲜在中国以东,中朝交流不经过丝绸之路,故B不能说明这一结论。
4.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西亚,最后到达欧洲。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存在中国对世界的统治之说。故选A。
5.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是受汉武帝的派遣,而不是汉文帝,可排除带有①的选项。故选D。
6.A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天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A项。
7.B 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重新建立了西域与汉朝的联系,后来班超长期留守西域,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二、非选择题
8.答案 (1)长安 河西走廊 玉门关 阳关
(2)丝和丝织品。张骞。
(3)丝绸是丝绸之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丝绸之路延伸到欧洲的罗马;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等。
(4)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促进了中西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及综合应用的能力。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的出发点是长安,经过地是河西走廊,两关是玉门关和阳关。第(2)(4)问考查学生的分析及综合应用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第(3)问从丝绸之路运输商品、途经地区以及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角度作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