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8 14:4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
C.甲午战败的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
2.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3.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A.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于外来侵略
B.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
C.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
4.对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概括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C.中华民族爱国人士反抗外来侵略 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5.“《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下图漫画出现的背景是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C.《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7.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中国首次以近代化海军抵抗外国侵略是在
A.鸦片战争中B.甲午中日战争中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D.抗日战争中
9.19世纪90年代列强对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利于其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
A.开放广州、厦门为通商口岸 B.中英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以海关税作为战败赔款担保
10.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给日本的领土是
A.香港岛 B.北方大片领土
C.九龙司地方—区D.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新月异,枪炮皆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摘编自《申报》1894年7月9日
材料二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封闭与开化两股势力,西方国家自然会更亲近日本。如果日本有最终战胜的机会,西方都应该放弃干涉的动议,然而中国的最终战胜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而如果西方不立即阻止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必将是日本战败后丧失独立,继而日本也会加入中国,充满忌恨地把西方的“洋鬼佬”赶出国门。如果出于猜忌,欧洲列强不愿出兵干预,美国应该挺身而出,虽然这与美国奉行的门罗主又相违背,但事态的特珠性应该让美国考虑暂时放弃原则。为了不对全球贸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冲突必须停止。
——摘编自英国《每日新闻报》1894年8月12日
材料三纵观甲午战争,除却黄海上的硝烟,还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舆论战。日本政府早在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的时候,就已经将舆论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他们秘密聘请前《纽约论坛报》记者豪斯作为舆论战顾问,当《纽约世界报》记者克里曼揭露日本旅顺大屠杀事实后,日本政府勾结《华盛顿邮报》、《旧金山纪事》、《纽约时报》发表有利于日本的文章,从而质疑克里曼;清朝政府和媒体却在屠杀事件中集体保持沉默。……伊藤博文说,利用媒体攻势取得国民舆论的支持,就等于拿下了战争一半的胜利。
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点石斋画报》刊载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石版画“牙山大胜”、“倭兵无状”、“海战捷音”、“形同海盗”完全是被清军慌报军情误导,颠倒了真相,国人还一时被虚假胜利蒙蔽,在国际上成为笑谈,造成急劣影响。
——摘编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对中日战争的形势做了怎样的预测?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和西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测?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战败的原因。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外国列强对中国每发动一次战争,每签订一次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的侵略就加深一步,中国在半殖民地化的道路上就加速一程。到20世纪初,中国虽然在形式上仍保持独立,但实际上完全沦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下的半殖民地,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近代中国完全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请你写出材料一中的图A、图B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侵华战争。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C2.B3.A4.C5.C6.C7.C8.B9.C10.D
11.(1)预测:中国实力优于日本,会取得战争胜利。原因:中国是东亚最大的国家,进行了30年的洋务运动,经济军事实力有所提高。
(2)原因:观念落后,不重视舆论的作用;漠视日本歪曲真相,失去道义支持;军队谎报军情,蒙蔽国人。
12.(1)图A.鸦片战争。图B.甲午中日战争。
(2)人物:洪秀全。事例: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人物:邓世昌。事例: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与日舰展开激战,最后壮烈牺牲。)
(3)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