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1.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现代著名诗人,山东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 》《 》《 》《 》《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2.文题解说。
说话和行动是极平常的事情,可是,这“说”和“做”放在闻一多先生的身上却与众不同,以此为题,点明写作对象和内容,简洁明快。
3.创作背景。
臧克家于上世纪30年代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4.文章主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了他的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了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5.读准下面加点的字词。
秩序( ) 小楷( ) 硕果( )
卓越( ) 警报dié( )起 仰之mí( )高
锲而不舍( ) 迥乎不同( )
6.理解下面的词语。
(1)诗兴不作:
(2)锲而不舍:
(3)群蚁排衙:
(4)兀兀穷年:
(5)迥乎不同:
(6)一反既往:
(7)潜心贯注:
(8)气冲斗牛:
参考答案
重点
1.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凌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2.闻一多先生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3.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
(2)精炼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
(3)富于音乐美。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等。这 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这些句子 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4.找一找,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叙述的纲领,第七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基础训练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壳(qiào) 深霄(xiāo) 伴侣(lǚ) 心会神凝(nínɡ)
B.赫然(hè) 抱歉(qiàn) 无暇(xiá) 兀兀穷年(wù)
C.澎湃(pài) 救济(jì) 典藉(jí) 群蚁排衙(yá)
D.校补(jiào) 何妨(fánɡ) 窥园(kuī) 气冲斗牛(dòu)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科罗的建筑与加勒比地区的风格迥乎不同,是当地西班牙和荷兰风格相交融的唯一现存的例证。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D.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4.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觉得不满意便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因为有事想要请教,昨日登门拜访敝人您,可惜您不在,只能等下次了。
能力测试
一、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
3.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一句话)
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5.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闻一多先生‘说’了”中“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②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_____________
③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_____________
6.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7.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8.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9.最后两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短)
10.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
11.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二、课外阅读。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①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②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这段文字体现了闻一多先生________(填“说”或“做”)的方面,即作为________的方面。从中可以表现闻一多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的感情。
2.本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
3.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闻一多先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了例子,正面的例子和反面的例子分别是什么?
4.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1)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2)你们完了,快完了!
真题练习
【2019年中考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好沉的一抔土
石 英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是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着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舍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到那时,你再来看!”
?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
(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我”对黄河口的土的情感为行文线索,思路清晰。
B.第⑥段王总诗意的话语,丰富了“我”对黄河口土的认识。
C.文章使用“闻”“捧”“攥”等词语,写出“我”爱土成性。
D.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语言朴素,充满哲理。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1)赏析画线句子。
(2)赏析加点词语。
4.第⑨段写“我”将土“攥得好苦”,第?段写“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我”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作者为什么认为黄河口的土“好沉”?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霄”应写作“宵”;C.“藉”应写作“籍”;D.“斗”应读“dǒu”。
2.D
【解析】D.“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此处应用“淋漓尽致”。
3.D
【解析】A.不合逻辑,将“他对我”改为“我对他”;B.关联词搭配不当,将“而且”改为“但”;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安全”。
4.B
【解析】A、C中的“关你什么事”“神经 病”等词语使用不礼貌,D.敝人是对自己的谦称,不能称呼对方。
一、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性格的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通过其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表现出来的。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以及具体情节来分析其精神品质。应该分别从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角度来概括归纳。
3.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文中原句: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
4.“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仅……还……”“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解析】本题考查对过渡段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结构上的,另一层是内容上的。结构上就是对整体的把握,增加条理和文章的语言的流畅性。内容上就是对上面篇幅的总结和对下面篇幅的开头总起作用。结合原文内容回答即可。
5.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宣传动员革命,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闻一多先生最初只在昆明青年中宣传民主。作好了牺牲的准备,表达了闻一多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本题注意要对课文内容全面了解。
6.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争取民主、宣传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8.“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着对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 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描写的作用。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通过形象描写,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9.不能,因为一方面强调闻一多是卓越的学者,优秀诗人,革命烈士,另一方面也突出闻一多是言行一致的伟人。
11.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来写即可。
二、
1.说 革命者大无畏 愤怒
【解析】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理解和提取能力。这《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所以第一个空填“说”。作为革命者的方面。从中可以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
2.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解析】考查对文段的中心句的提取能力。要通读语段,大致弄清楚语段的大意,然后看看哪一句话能概括全语段的中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这句话即选文的中心意思。
3.正面的例子:“看今天来的人……还有广大的市民!”
反面的例子:“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解析】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论据的提取。观点已经给出,要求答出两方面的例子。正面的例子:“看今天来的人……还有广大的市民!”。反面的例子:“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论证,逻辑严密,论点无懈可击。
4.人民为了求得民主和解放,会前仆后继,不畏牺牲。重复强调敌人的可耻下场,加强了讽刺语气。
【解析】揣摩重要语句的含义。“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我的肉体被杀死了,但精神不会消亡;这个世界上仍会有千百万个与我志同道合的同志继续奋斗。“你们完了,快完了!” 意思是:你们失败了,要被消灭了,就要彻底失败、彻底被消灭了!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强调敌人的可耻下场,又加强了讽刺语气。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A、B、C三项正确。D项中,“语言朴素”不准确,本文的语言特点是: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情理相谐、富有哲理。
2.紧承上文;欲扬先抑;强调印象中黄河口土质的粗糙、贫瘠;与下文写土的肥沃、清香形成对比。
4.沉重的历史已经过去;新中国治黄成绩显著;新洲的美好前景指日可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情感的把握。联系上下文阅读分析原因即可。“我”将土“攥得好苦”原因是: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舍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放开的原因是: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故可以概括为:沉重的历史已经过去;新中国治黄成绩显著;新洲的美好前景指日可待。
5.来源地域广阔,汇聚九省区沙土精华;凝结中华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有历史厚重感;历经淘滤,不随波逐流,成为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