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地理七上第二章过关检测卷 (共2份AB卷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地理七上第二章过关检测卷 (共2份AB卷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10 22:07:27

文档简介

第二章过关测试卷A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0分,第Ⅱ卷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
/图2-A-1
2.下列关于世界海洋及其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相等
B.南半球以海洋为主,北半球以陆地为主
C.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大洋是印度洋
D.四大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
读图,回答3~5题。
/图2-A-2
3.图中属于半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几乎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
A.E B.F
C.G D.H
5.②④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
6.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印度少年派出海遭遇风暴后,与一只孟加拉虎漂流的经历。图中A是漂流的起点,B是漂流的终点。读图,完成7~8题。
/图2-A-3
7.少年派漂流穿越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8.漂流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亚洲、北美洲 B.北美洲、亚洲
C.南美洲、大洋洲 D.北美洲、大洋洲
读图,回答9~10题。
/图2-A-4
9.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 )
A.北冰洋、太平洋 B.北冰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北冰洋、印度洋
10.下列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 )
A.欧洲、北美洲 B.非洲、南美洲
C.亚洲、大洋洲 D.欧洲、亚洲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 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回答11~13题。
/图2-A-5
11.漫画反映的是( )
A.盖天说 B.大陆漂移说
C.浑天说 D.日心说
12.该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张衡 B.哥伦布
C.麦哲伦 D.魏格纳
13.下列各项事实,可以作为漫画反映学说证据的是( )
①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②非洲和南美洲都生活着不会飞的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4.观察下图,依据大陆漂移假说分析大西洋( )
/图2-A-6
A.最终将消失 B.没有变化
C.不断扩张 D.不断缩小
15.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是( )
A.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回答16~17题。
/图2-A-7
16.关于图中板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板块①是亚欧板块
B.板块②是非洲板块
C.板块③几乎全部位于印度洋
D.板块④是南极洲板块
17.下列地区地壳较为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近年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下图中显示了其中五次大地震发生的地点和震级。读图,回答18~20题。
/图2-A-8
18.五次地震均发生在( )
A.北冰洋沿岸 B.印度洋沿岸
C.大西洋沿岸 D.太平洋沿岸
19.图示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位于沿海地区 B.位于板块内部
C.位于板块边界 D.山脉众多
20.地震发生时,下列逃生方法正确的是( )
A.平房内的居民迅速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
B.高楼内的居民使用电梯或跳楼快速逃生
C.正在教室上课的师生快速冲出教室躲避
D.在山区,快速冲向山谷地带躲避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总分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21.(每空2分,共20分)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A-9
(1)七大洲中,赤道横穿的大洲有________洲、________洲、亚洲和大洋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_。
(2)大洲、大洋中,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环抱的大洋是________洋,位于北极地区的是________洋,位于南极地区的是________洲。
(3)欧洲西临________洋,和亚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球看,海洋面积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陆地面积;就陆地的分布而言,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填“东”或“西”)半球。
22.(18分)地理课上,科考组为了探究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模拟了“大洋一号”的航线(如下图所示):从广州起航,穿越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三大洋,最后返回青岛。结合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图2-A-10
(1)此次大洋环球科学考察没有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2分)
(2)考察船从出发地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考察船依次经过的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填“中”“高”或“低”)纬度地区。(2分)
(4)图中A处是____________,它是C洲与D洲的分界线,它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东”“西”“南”或“北”)半球。(6分)
(5)B是________洲,D是________洲。(4分)
23.(8分)阅读台湾海峡的变迁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台湾海峡曾经历了多次的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曾经为海洋,在距今4000万年左右,台湾海峡受挤压第一次抬升为陆地。以后海峡地壳时沉时升,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尤其是第四纪冰期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了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又被淹没成海峡……
(1)资料中提到的“台湾地区与大陆时分时连”,你认为:“时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煤是由陆地上的森林转化而来的,科学家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丰富的煤层,请解释形成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4分)
24.(14分)读六大板块与全球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A-11
(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格陵兰岛位于________,澳大利亚大陆位于________。(均填代号) (3分)
(2)在图中标注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火山、地震带在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3分)
(3)亚洲东部的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国”,每年的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图中甲地代表日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4分)
(4)①处是喜马拉雅山脉,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山脉仍在持续增高的原因。(4分)
第二章过关测试卷A
1.A 2.D 3.A 4.C
5.D [解析] ②是北美洲,④是亚洲,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亚非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欧的分界线之一是土耳其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6.D [解析] 北冰洋围绕北极分布,跨了360°,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7.A 8.A
9.B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0°经线自北向南先后穿过了北冰洋和大西洋。
10.A [解析] 欧洲和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非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都是跨南北半球的大洲。
11.B 12.D
13.D [解析]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说的证据。大陆漂移说的证据有:大西洋两岸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大陆相吻合以及大西洋两岸地层的相似性和生物物种的相似性。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说明地球是一个“水”的行星。
14.C
15.C [解析] 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之一: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板块的运动形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本题指的是板块的碰撞挤压。
16.C
17.B [解析] 乙地区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18.D [解析] 环太平洋沿岸地震多发,是因为这里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
19.C
20.A [解析] 在平房内的居民有条件迅速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在高楼内利用电梯或跳楼逃生不可取;正在教室里上课的师生,若不分震级大小和楼层高低,全部快速冲出教室,容易发生踩踏事件;在山区时,若冲向山谷地带容易被地震产生的石块埋没。
21.(1)南美(非) 非(南美) 南极洲
(2)印度 北冰 南极
(3)大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4)大于 东
22.(1)北冰洋
(2)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3)低
(4)巴拿马运河 西 北
(5)非 南美
23.(1)地壳下沉,海水进入 地壳上升,露出海面
(2)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茂密的森林资源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转化成了煤炭。
24.(1)D E C
(2)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标注略。
(3)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4)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还在不断地碰撞、挤压,导致喜马拉雅山脉隆起抬升、不断增高
第二章过关测试卷B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0分,第Ⅱ卷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1~3题。
/图2-B-1
1.全球海陆面积比例为( )
A.2∶1 B.1∶1
C.7∶3 D.3∶7
2.从图中看,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3.大部分分布在西半球、北半球的大洲是( )
A.亚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4.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和面积最小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大洋洲 B.亚洲、非洲
C.亚洲、欧洲 D.北美洲、南极洲
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读航程示意图,完成5~6题。
/图2-B-2
5.“青岛号”帆船环球航海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6.N大洲是( )
A.北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美洲
读半球示意图,回答7~8题。
/图2-B-3
7.图中所示半球中,代表东半球的是(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丁
8.关于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
B.②是印度洋,被三大洲环绕
C.③是欧洲,位于北冰洋沿岸
D.④是南极洲,与南美洲距离最近
读南、北半球图,完成9~11题。
/图2-B-4
9.图中数码表示北美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①和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11.按板块划分,④所在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12.下列现象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极地地区的酷寒、干燥、烈风
D.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图2-B-5)。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13~14题。
/图2-B-5
.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消亡
14.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红海不断扩张 D.太平洋不断缩小
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读图回答15~16题。
/
图2-B-6
15.某大洋是指(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6.图中哪两块陆地轮廓相似,启发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读图2-B-7,回答17~18题。
/
图2-B-7
17.甲地是地震多发地,该地处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与北美板块交界处
18.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2-B-8,回答19~20题。
/图2-B-8
19.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相关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0.如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A.阿拉伯半岛将会在地球上消失
B.地中海的面积将来会扩大
C.阿尔卑斯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D.红海的面积将来会缩小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总分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4分)读七大洲轮廓图(图2-B-9),回答下列问题。
/
图2-B-9
(1)依据轮廓,写出七大洲的名称。(7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大洲A、B、C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大洲G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洋所环绕。(4分)
(3)大洲C、F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运河,该运河沟通的两大洋是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3分)
22.(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写的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小说叙述了19世纪英国人费雷亚·福特先生因和朋友打赌,而在八十天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
材料二 费雷亚·福特八十天环游地球路线图。
/图2-B-10
(1)费雷亚·福特从英国伦敦出发,依次经过的大洲是欧洲、A________洲、B________洲、C________洲。(6分)
(2)费雷亚·福特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①________洋、②________洋、③________洋。(6分)
(3)费雷亚·福特环球航行,经过了五带中的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4分)
(4)费雷亚·福特在横渡太平洋时发现,他们航行时与出发地(伦敦)的昼夜正好相反,费雷亚·福特百思不得其解,请你为他解释其中的原因。(2分)
23.(14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图2-B-11
(1)图中Q点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_,极点N所在的大洋是________。(4分)
(2)M处所在的海峡是__________,P点所在的大洋面积居世界第________位。(4分)
(3)图中所示的大洲没有热带分布的是________,跨寒、温、热三带的是______________。(4分)
(4)图示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是:海洋面积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陆地面积。(2分)
24.(14分)下图是改变世界观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2-B-12
(1)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①为________运河,该运河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____半球。(4分)
(2)②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①②两地日出时间差异很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4分)
(3)2015年12月15日—2016年2月27日,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第二次环南极大陆航行,也是首次逆时针环南极大陆航行。此次航行从中山站出发,按图中航向,穿越的大洋依次为印度洋—________洋—________洋,最后再返回到中山站;航行时间段内南极会出现____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6分)
第二章过关测试卷B
1.C 2.A 3.C
4.A [解析]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5.B 6.D 7.B
8.D [解析] 本题容易把大洲和大洋辨错,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①是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②是印度洋,被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洲环绕;③是北美洲,位于北冰洋沿岸;④是南极洲,与南美洲距离最近。
9.B 10.C 11.D 12.B
13.A [解析] 实验中蜡烛加热区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就如两个板块受张力作用而向两侧运动。
14.C [解析] 地震的发生、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太平洋不断缩小都是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红海不断扩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
15.B 16.B [解析] 20°W经线穿过该大洋,且被赤道穿过,则该大洋是大西洋。根据世界海陆分布可知,①是北美洲,②是欧洲,③是南美洲,④为非洲。
17.B
18.A [解析] ①②③④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是①②;③位于东非大裂谷附近,④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19.A [解析]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其形成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20.C [解析]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有的碰撞挤压,有的张裂拉伸,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其面积逐渐减小。红海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拉伸作用,在不断扩张。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1.(1)欧洲 亚洲 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南美洲
南极洲
(2)北冰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3)巴拿马 太平 大西
22.(1)非 亚 北美
(2)大西 印度 太平
(3)北温 热
(4)这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
23.(1)亚洲 北冰洋
(2)白令海峡 二
(3)欧洲 亚洲和北美洲
(4)大于
24.(1)苏伊士 东
(2)30°N 135°E 东西跨经度广
(3)大西 太平 极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