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四)
[测试范围:第四、五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读图T4-C-1,回答1~3题。
/
图T4-C-1
1.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人口总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当一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②向③这种变化时,会产生的问题是( )
A.劳动力过剩 B.教育资源紧缺
C.国防兵源不足 D.加剧环境污染
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4~5题。
/
图T4-C-2
4.在①②③④地中,人口分布较为稀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②地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
A.英语 B.俄语 C.汉语 D.阿拉伯语
6.亚洲的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B.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C.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D.工业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7.下列关于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B.非洲北部居民以白种人为主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
8.亚洲的西部和非洲北部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9.关于聚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同时出现
B.目前,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
C.城市聚落人口密度大,服务业发达
D.欧洲、北美洲农村人口少,村落房屋较稀疏
10.渔村、牧村、农村、城市等不同聚落类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开发利用的时间长短不一
C.各地政治制度不同
D.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不同
11.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
A.在试剑石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
B.尧山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
C.在王城里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商贩在八路军办事处遗址设置饮食、烧烤摊点
[娄底中考]“干栏式木楼”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依山傍水,沿山坡密度聚合。木楼外形参差错落,底部架空两至三层,木楼上层住人,下层围牲畜或堆放杂物等。读干栏式木楼景观图,回答12~13题。
/
图T4-C-3
12.远观木楼屋顶参差不齐,主要受何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海洋
13.下列地区中适合建干栏式木楼的是( )
A.东欧平原 B.撒哈拉沙漠
C.中南半岛 D.黄土高原
14.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来看,不属于同一类国家的是( )
A.英国 B.巴西
C.中国 D.泰国
15.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是( )
A.中东 B.撒哈拉以南非洲
C.东南亚 D.欧洲的西部
16.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是( )
A.西亚——白种人——佛教——发展中国家
B.巴西——黄种人——西班牙语——发展中国家
C.美国——白种人——基督教——发达国家
D.日本——黄种人——日语——发展中国家
17.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加强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 )
A.发达国家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全部原料,并售出全部产品
B.发展中国家要引进全部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
C.如果离开了某一大国,其他国家无法生存
D.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
二、综合题(共49分)
18.(11分)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图T4-C-4
(1)写出图中字母A、B、C人口稠密地区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3分)
(2)B处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图中D、E、F三处人口稀疏地区中,主要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填代号),E、F两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E__________;F________。(3分)
(4)A地主要是________人种,通用________语;C处居民多信仰________教。(3分)
1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人口/亿)
/
图T4-C-5
材料二 三幅关于人口问题的漫画
/
图T4-C-6
(1)根据材料一,从1830年开始,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________,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________。(4分)
(2)世界人口增长曲线的斜率表示了人口增长速度:斜率越大,人口增长速度越________。(2分)
(3)说出材料二中三幅漫画揭示的问题:(6分)
①漫画一:人们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要消耗更多的________,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②漫画二:如果短时间内增加的人口太多,会产生________现象。除此之外,还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等社会问题。
③漫画三:如果人口增长过缓,________现象会严重。除此之外,还会有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等现象加重。
(4)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20.(8分)读“城市形成发展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
图T4-C-7
(1)此图反映了________的形成过程。(2分)
(2)观察和分析此图,说出下列变化。(4分)
①聚落的人口总数在不断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聚落的占地规模在不断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聚落的建筑群在不断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聚落的交通设施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突出,依据你对城市形成的理解,请说出下列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____________。(2分)
A.河流附近 B.山麓地带 C.公路、铁路附近 D.高山、高原地区 E.热带雨林深处 F.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 G.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带
21.(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在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发展中国家在38%左右,最不发达的国家约为22%。
材料二 世界人口分布图。
/
图T4-C-8
(1)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两类:________和________,中国属于________国家。
(2)世界上发达国家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
(3)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________。
(4)材料二图中A、C两处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________”,图中B、C两处国家之间的互助称为“________”。
(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试根据下面提供的备选项,完成下图。
/
图T4-C-9
备选项:①富国更富;②出售石油、矿石、木材等原料及初级产品;③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工业品等;④利润流失;⑤赚到的钱多;⑥产品价格低。
A1:________,A2________,A3________;B1:________,B2________,B3________。
教师详解详析
1.A [解析] 四个点中,①点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1.0%,所以人口增长最快的是①点。
2.B [解析] 判断人口是增加还是减少的关键点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由①到②中,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降低,但仍然大于零,故该阶段人口一直在不断增长,而②之后,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所以人口出现负增长,综上所述,②点人口数量达到最大。
3.C [解析] 由②到③的过程,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出现负增长,所以会产生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加重等社会问题。
4.A [解析] 图中①地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极端干旱,因此人口稀疏。
5.C [解析] 图中②地位于中国,居民使用汉语。
6.C [解析] 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是不同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是因为农业发展早;欧洲和北美洲人口稠密,是因为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7.B [解析] 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于西亚,佛教起源于南亚的古印度,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南美洲。
8.B
9.A [解析] 聚落分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类: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目前,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在自然景观和劳动生产方式上有明显的差异,城市聚落人口密度大,服务业发达,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欧洲、北美洲由于农村人口少,村落房屋较稀疏。
10.D [解析] 聚落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聚落景观。
11.B [解析] 自捡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对文化遗产有保护作用。
12.B 13.C
[解析] 本题组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第12题,“干栏式木楼”多依山傍水,地形高低起伏,故远观木楼屋顶参差不齐。第13题,中南半岛位于热带,山河相间,有山有水,适合建造“干栏式木楼”。
14.A [解析] 英国属于发达国家,其他三个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15.D [解析] 欧洲的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16.C [解析] 西亚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巴西以白种人为主,通用葡萄牙语,日本属于发达国家。
17.D [解析] 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需要经济合作。
18.(1)北美洲东部 亚洲东部 欧洲
(2)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历史早
(3)D 气候极端干旱、炎热 地势高峻、气候寒冷、交通不便
(4)白色 英 基督
19.(1)短 快 (2)快
(3)①资源 ②交通拥挤(堵塞) ③老龄化
(4)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过缓的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
20.(1)城市聚落
(2)①增加 ②扩大 ③增多 ④完善
(3)ABCG
21.(1)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
(2)欧 北美 大洋 (3)高 小
(4)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
(5)② ⑥ ④ ③ ⑤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