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四)
[测试范围:第四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图完成 1~2 题。
/
图T4-C-1
1.图中“弦”①主要是指( )
A.京沪铁路 B.京广铁路
C.陇海铁路 D.沪昆铁路
2.有关丙丁之间的经贸往来, 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丁提供资金、 技术
B.丁为丙提供能源
C.“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
D.丁为丙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读下表,完成3~4题。
交通运输方式
运量
运费
速度
①
小
最高
最快
②
小
较高
较慢
③
大
最低
最慢
④
大
较低
较快
3. ①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海洋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4.从北京郊区的水库运1吨活鱼到北京市城区,采用的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中国东部粮食作物分布图”,回答5~7题。
/
图T4-C-2
5.①所在地区的粮食生产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6.②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高粱
7.①和②地区的粮食生产熟制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土壤条件
C.热量条件 D.水分条件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从有关部门获取了一张我国北方某地区图。读图回答8~9题。
/
图T4-C-3
8.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甲地适宜发展的农 业类型是( )
A.种植业 B.渔业
C.林业 D.畜牧业
9.分析图中信息,乙城市工业发展最有优势的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工业 D.电子工业
读“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略图”,回答10~11题。
/
图T4-C-4
10.图中代表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老工业基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为了解决④工业基地能源缺乏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北煤南运 B.发展核电
C.西电东送 D.珠江口建水电站
下图是我国制糖工业分布图,图中阴影区表示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读图完成12~14题。
/
图T4-C-5
12.我国制糖工业的分布主要靠近( )
A.原料种植区 B.大城市
C.铁路线附近 D.人口稠密区
13.图中序号与我国甜菜种植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塔里木盆地 B.②河套平原
C.③华北平原 D.④辽河平原
14.我国甘蔗种植区中四川盆地的纬度最高,原因是( )
A.四周是山地,气候凉爽
B.紫色土广布,土壤肥沃
C.年均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D.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15.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最重要条件是(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雄厚的科技力量
C.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D.优越的地理位置
二、综合题(共55分)
16.(每空2分,共24分)“十一”黄金周是旅游的旺季,下面是广州某中学生“十一”期间随旅行团的旅游路线图和日程安排表。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
图T4-C-6
时间
日程安排
(旅游路线)
交通工具
第一天
广州→武汉→宜昌
火车、长江游轮
第二天
宜昌→重庆
长江游轮
第三天
重庆→成都
火车
第四、五天
成都→青海湖
飞机、汽车
第六天
青海湖→广州
(1)列车从广州驶向武汉,经过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从宜昌乘长江游轮到重庆,经过了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____级阶梯交界处,这里________资源丰富。
(2)该旅行团在第________天经过我国著名的三峡风景区。在五天的行程中,第______天所选择的交通方式受天气的影响最小。
(3)到达某旅游地后,近距离游览一般都选择________作为交通工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五天的旅途是从我国________盆地到________高原,这里昼夜温差________(填“大”或“小”),因此旅途中游客需要及时增减衣物。
(5)游程安排表上第六天的交通工具被油墨模糊了,如果需要当天就到家,只能选择________作为交通工具。
17.(15分)我国“十二五”农业规划重点支持农业优势产区的发展,尤其是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种植。读下列两图,回答问题。
/
/
图T4-C-7
(1)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密度差异巨大,在________线以东,是人口稠密区。我国农业主产区与人口稠密区的分布基本一致。(1分)
(2)“华南主产区”和“东北平原主产区”都是我国糖料作物主产区,其糖料作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分)
(3)“长江流域主产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该区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_,从自然方面分析,该区发展淡水渔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与“东北平原主产区”相比,该区粮食作物产量大,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甘肃新疆主产区”发展农业最不利的因素是________,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改善当地环境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5分)
18.(每空2分,共16分)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
图T4-C-8
(1)甲是________工业基地。
(2)甲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________(填“重”或“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中有全国最大的城市——________。
(3)乙工业基地位于________(填“辽宁”或“吉林”)省的中南部。该地区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资源,便利的________(填“铁路”或“内河”)运输,是乙工业基地发展________(填“钢铁”或“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教师详解详析
1.B 2.C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弦①连接了北京和广州,主要是指京广铁路。第2题,丙位于内陆,丁位于沿海,丙为丁提供能源与劳动力,丁为丙提供资金、技术,长江黄金水道促进丙丁两地商贸流通。
3.B [解析] 航空运输具有运量小、运价最高、速度最快的特点。
4.B [解析] 鲜活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选用公路运输。表中①~④分别表示航空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
5.A [解析] ①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粮食作物的熟制一般为一年一熟。
6.A [解析] ②所在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降水较多,气温较高,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7.C [解析] 热量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地区的熟制差异。
8.D 9.A
[解析] 第8题,由图例可知甲地为草地,适宜发展畜牧业。第9题,乙城市附近煤铁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最有优势的部门是钢铁工业。
10.A [解析] 图中①为辽中南工业基地,由于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且历史悠久。
11.D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水能资源不丰富,不具备建水电站的条件。一般水电站建在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12.A 13.B 14.C
15.B [解析] 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有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环境等因素,其中科学技术、人才是关键因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中城市,而大中城市是区域文化中心,科技力量雄厚。
16.(1)京广线 二 三 水能
(2)二 三
(3)汽车 机动灵活
(4)四川 青藏 大
(5)飞机
17.(1)黑河—腾冲 (2)甘蔗 甜菜
(3)一年两熟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河湖众多,水面广阔
(4)小麦 人口稠密,粮食消费量大
(5)干旱 采取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化等措施加以治理。
18.(1)长江三角洲 (2)综合性 上海
(3)辽宁 煤 铁 铁路 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