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09 11:2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5”高效课堂七上地理导学案
七年级( )班 姓名: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地理 撰稿人
备课内容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3.会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4.掌握图1.29,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5.能根据使用目的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6.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识别山地的不同部位
教法学法 探究法 讨论法
五个突出 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自主探究 导学 复习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自学 海拔是____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把______________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______,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4、通过等高线的特征,可以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脊_____________________,陡崖__________________ 6、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______。7、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__________,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_______。
②合作互动 互学 1、如何判断陡崖的高度范围?2、山谷、山脊的识别?
展示
③ 反 馈 测 评 1.甲地的海拔1500米,乙地的海拔500米,甲、乙 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A、1500米 B、500米 C、100米 D、1000米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A、9003.13米 B、8693.13米 C、8848.13米 D、9158.13米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是下列的 ( )A、盆地 B、鞍部 C、山顶 D、陡崖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若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时,该处的地形部位应是下列的 ( ) A、鞍部 B、山脊 C、陡崖 D、山谷 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图等高线地形图(1)图中采用的等高距为 米;图中B点的海拔约 米。(2)图中字母所在处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__________ D______ E______ F_______ G_____(3)图中A处位于周庄的 方向;A处位于王庄的 ;C地位于D地的 方向。(4)若图中王庄的气温是23℃,B点的气温应是 。(5)若在图中所示范围内修建一座水库(假设其它条件均附后邀请)从地形角度考虑,请在图内选择合适的水库大坝的位置,并用字母“M”标在图上。
板书小结 海 拔 相对高度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 等深线 山地的不同部位
教学反思







答案:
自学
1、一个点高出海平面 一个点高出另一个点
2、海拔高度相同
3、陡缓 密集 稀疏
4、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5、山峰 等高线闭合,中部高四周低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出突出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地处突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
6、等深线
7、深度 大小
互学:
1、(n-1)d ≤H<(n+1)d(n 表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 H表示陡崖的高度)
2、凸高为山谷,凸低为山脊
反馈测评:
1、C
2、A
3、C
4、D
5、(1)100 700-800 (2)A山峰 D盆地 E陡崖 F山谷 G山脊 (3)西南 正西 正南 (4)18.8℃—2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