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假如我变小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4.假如我变小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9-08 16: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假如我变小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理解大和小的对比关系,懂得大和小是通过与参照物比较得出来的。 过程与方法:发挥想像,大胆描绘变大变小的情景,能够运用对比关系表现有情趣的画面,能够较好的组织画面和配置画面色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体会生活的乐趣。
2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学生,人数为42人。学生主要来源于本村农民家庭和外地务工人员家庭。学生按教室课桌摆放位置就座,没有分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像的能力。学生们喜欢美术,但美术工具和材料准备不足。在平时上课中,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对学生进行民间剪纸的欣赏和学习。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学习折叠剪纸、单色剪纸、分色剪纸、染色剪纸、套色剪纸等,还进行手工制作比赛、展览等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理解大和小的对比关系,懂得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对比关系表现有情趣的画面,较好的组织画面和配置画面色彩。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下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多媒体播放《拇指姑娘》视频,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认真地欣赏。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 生:好听。 师:那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简单描述一下。 生:讲了一个跟手指一样大的小姑娘经历了很多磨难,最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为百花之王的故事。 师:生活中你听说或见过像拇指姑娘这么大的人吗? 生:没有。 师:那从书上或电影中呢? 生:也没有。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部电影的片头。 放映电影《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动画片头。 师:谁看过这部电影。 学生都摇了摇头。 师:那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部美国科幻电影,名字叫《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讲了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台能够把物体变小的机器。有一天,他的孩子和邻居的孩子在玩耍时,不小心启动了机器,结果几个孩子都变小了。而科学家又误将他们倒进了垃圾箱,几个孩子经历了许多危险和波折后,科学家才把他们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此外,像《大人国小人国游记》也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影片,有机会的话,大家一定要看一看。人不能真的变小,但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变大变小后的情景,那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假如我变小。 板书课题:假如我变小
活动2【讲授】二、讲授新知
二、讲授新知 师:下面给大家5分钟,发挥你的想像,想像一下我们变大变小后的情景,想想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们都沉浸在想像之中。 5分钟后 师:同学们,谁愿意说一说你变大或变小后的情景,让我们共同分享你遇到的有趣的事。 生1:假如我变小,我就可以像小鸟一样在天上飞。 生2:假如我变小,我就能钻到蚂蚁窝里,去听听蚂蚁们在说些什么? 师:看来,你是一个喜欢观察的孩子,希望你早日发现蚂蚁的秘密,谁还想说。 生3:假如我变小,我就可以住在树上,我妈妈就找不到我了。 师:你的妈妈找不到你,她一定会非常担心的。孩子,我们出去玩应该告诉妈妈或其他长辈,免得让他们为你担心,我们都应该这样做。 生4:假如我变大,我比老虎、狮子、大象还大,它们看见我都非常害怕,我就是百兽之王。 生5:假如我变小,我就可以像小鱼一样在水里玩耍、游泳、做游戏…… 生6:假如我变大,我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树上的苹果和梨了,而不用爬树了。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像力真丰富。那如何表现变大变小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胡巾尊(个子稍矮)、刘涛(个子稍高)你们两个请到前面来,同学们,他们两个站在一起,谁的个子高? 生:刘涛个子高,胡巾尊个子矮。 师:那老师和刘涛站在一起,谁的个子高。 生:老师个子高,刘涛个子矮。 师:你们一会说刘涛高、一会又说他矮,那他到底是高还是矮呢?这是为什么呢? 生:刘涛和胡巾尊比,刘涛高;刘涛和老师比,刘涛矮。他得和别人比,才能知道他是高还是矮。 师:对,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我们对事物的判断,不能简单说它大或小、好或坏,应该通过比较得出来。那用绘画的方法如何表现大和小呢?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学生作品。 多媒体放映学生作品 师:从图上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变大或变小呢? 生1:图上那个小女孩弯下腰在抚摩长颈鹿,从这可以看出小女孩变大了。 生2:几个小朋友坐在螳螂身上玩耍,从这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变小了,螳螂变大了。 生3:一个小朋友在和蜘蛛摔跤,有很多人在观看,从这可以看出小朋友变小了,蜘蛛变大了。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大家想一想,在画的时候,只画1个人说他变大或变小,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出来,所以只画1个人,没有可比的,就不能说他变大或变小,应该画1个和他相比的事物。 师:对,在绘画中把这个比较的事物叫做参照物,每幅作品中都有一个参照物来衬托小朋友的“大”或“小”。
活动3【练习】三、学生创作活动
学生创作活动
师: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表现了,那好,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表现自己变大或变小后的情景,也可以想像一下拇指姑娘还会经历哪些事情,把它描绘或记录下来。注意不要临摹书上的作品,要大胆想像和表现,看谁的想像丰富合理,与众不同。注意构图要饱满,并填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画的好,下面开始。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活动4【活动】四、欣赏学生作品,学生互相评价,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欣赏学生作品,学生互相评价,分享成功的喜悦。 师:有些同学已经画好了,下面把你的作品放在桌子左上角,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好不好。你可以对作品发表你的评价,也可以提出修改建议或意见。下面我们开始吧。
活动5【作业】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吧,我们不仅知道了《拇指姑娘》的故事,还知道了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在表现大和小时,应该选择一个参照物来进行比较。 通过这节课,老师发现你们的想像力太丰富了,想像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那么课下把你想像的变大变小后的情景,说给你的好朋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弟弟、妹妹听,或者是给他们讲一讲拇指姑娘的故事,和他们一起欣赏你的作品,一起分享这些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