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假如我变小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欣赏美术表现形式,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作品的特性,并尝试自己画一幅变小后的作品。
3、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植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课程。每个小朋友都曾幻想过自己能拥有变大或变小的能力,本课正是抓住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使他们能够兴趣十足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并且在想象、创作的过程中愿意从多个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敢于异想天开,敢于大胆表白,体验生活的乐趣。
3重点难点
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作品的特性,并尝试自己画一幅变小后的作品。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植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假如我变小
一、导入
1.小游戏 (大小是通过比较看出来的)
我们快乐的美术课时间又到了,刚才我们的课前游戏可真高兴。现在,就让我们把快乐延续,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气球,你觉得这个气球是大还是小。
——现在呢?老师还要问,大还是小——现在呢?到底是大还是小
——一个物体是不能看出大小的。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了大与小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2.在现实生活中,大象大还是小,小老鼠呢?
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变大象变小?
只有把老鼠画大,有了大小的比较,大象才能看起来变小。
想要一个物体变小,就需要拿一个更大的物体来作比较。
大象变得比老鼠小,在现实生活中能有么?
但是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假如我变小》
二、新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进行大胆想像
看视频
视频里的小姑娘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拇指姑娘?
拇指姑娘有多小?怎么看出大小的?
1.想一想,假如我们变小,会发生什么呢?
欣赏一组图片,看看变小之后会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如果你变小,你想要做什么?把你想到的事,跟大家说一说。
(根据学生说的,继续引导)
3.假如你们变小,会发生这么多有趣的事啊,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看,生活变得更加有趣。
4.欣赏一组学生作品,看看这些小朋友变的有多小。在画面中的小朋友变小了是用周围物体和小昆虫的大来衬托出小朋友的“小”。所以,大小是对比出来的。
三、布置课堂作业
幻灯片放映出作业要求:
想象自己变小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利用大与小的对比原理,把情景画下来,画好以后讲给同学们听。
四、就用你们总结的作画方法,把你自己想象中变大变小的情景给画下来吧。
我们要比一比,看谁的想象丰富合理,与众不同。注意构图要饱满,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学生创造,教师指导。
五、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的作品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并且和学生有简单的互动。
通过欣赏别的同学的作品,也许会对孩子们有所启发。
六、课后总结
课堂上的时间并不充裕,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画完,所以要求学生下课之后独立完成。并且要让学生自己回答什么时候可以交作业,能不能画完。跟他们达成一个约定,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话负责,信守承诺。
课件13张PPT。假如我变小如果我们变小会是什么样?好大的猫咪呀!这只香蕉有点大~这个叉子正好当躺椅!这里是松塔观光楼学生作品欣赏学习活动:
想象自己变小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利用大与小的对比原理,把情景画下来,画好以后讲给同学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