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第二单元 光
第1课时 光和影
填空题。
1.在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2.像电灯这样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
4.在地球诞生之前,我们最常见的光源太阳就存在。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光照射任何物体在屏上都会呈现影子。
(
2.物体离手电筒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3.电影屏幕是光源。
4.从不同角度用手电筒照射水杯,它的影子形状、大小不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不是光源的物体是(B)
A.太阳
B.月
C.点燃的蜡烛
2.下列关于光源、遮挡物、屏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
A.遮挡物位于光源和屏之间
B.屏位于光源和遮挡物之间
C.光源位于遮挡物和屏之间
3.下列选项中运用影子的原理的是(C)。
A.照相机
B.电视机
C.皮影戏
4.物体的影子总在(B)的一面。
A.向光
B.背光
C.无法判定
5.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同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B)。
A.形状相同
B.形状不同
C.方向相同
四、光和影
B
F可
G可
A
E
Hoon
图
图2
图
图1中,从位置A至位置E,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变长,说明光
源直射时影子短,光源斜射时影子长。
2.图2中,F、G、H三个位置,影子最小的是H位置,影子最大的是F位置,说明
其他条件不变时,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
3.图3中,位置|和位置J的影子是不一样的,说明从不同侧面照射时,物体的影子是
不一样的。(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4.图1、图2、图3的共同特点是:遮挡物都在光源和屏之间。
五、小华用手电筒在墙壁前玩手影游戏,如下图。
1.影子产生的条件需要光源、遮挡物、屏,这个手影
游戏中光源是手电筒,遮挡物是手,屏是
墙壁
2.小华想让墙上的手影变大,正确的做法是(B)。
A.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墙
B.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手电筒
C.手位置不变,手电筒慢慢远离手
3.小华还让小军用手电筒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小华的手,所产生的手影(C)
A.方向相同,长短不同,形状不同
B.方向相同,长短相同,形状相同
C.方向、长短和形状都不相同
4.小华的中指长约6厘米,用手电筒的光正面照射,测得其影子的长度为12厘米,
同时测得食指影长为10厘米,食指的实际长度约为(B)厘米。
A.4厘米
B.5厘米
C.6厘米
5.下列叙述中的“影”与产生手影的原理不一样的是(C)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
C.湖光倒影
(共8张PPT)
第二单元 光
第2课时 阳光下的影子
填空题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在天空中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相反
2.北京地区一天中,太阳底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先从长到短再到
长。方向变化规律是从西到再到东。
3.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
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同一时刻,我国任何地方阳光下的物体影子方向都是一致的
2.同一时刻,阳光下的柳树和旗杆的影子的方向是相同的。
3.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是变化的。
4.小明身高是1.5米,他的影子一定比1.5米长。
)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C)。
A.东→北→西
B.西→南→东
C.西→北→东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A)。
A.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低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无关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B)。
A.短→长
B.长→)短→长
C.长→短
4.张甜测得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是1米,过一段时间后再测还是1米,她测试的时间可
能是(B)。
A.上午
B.快到中午
C.下午
四、阳光下的影子。
A
南
东→西
北
图1
图2
图3
1.图1中,上午太阳的位置在(A),中午时在(B),下午时在(C)。(选填“A、
B、C”)
2.图1中,影子向西时,太阳位置是(A),影子向东时,太阳位置是(C),影子最
短时,太阳位置是(B)。(选填“A、B、C
3.图2中,是将一支铅笔固定在木板上放在操场,
铅笔影子一天长度的变化
影长(厘米)
小明根据记录表绘制了柱状图,如下图。
(1)图中影子最短的时间点是12时
(2)一天中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从长到短再到长
09876
(3)图中8时的时候,影子的方向是朝
西
10
21416时间(时)
(4)如果7时已经有影子,影子的长度会大于13厘米。
4.图3中,这种工具叫日晷,它是根据一天中影子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制成的。
五、阳光下影子变化的研究。
某小组在操场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观察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他们每隔30分钟
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下面是他们在4小时内测得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
测量时间(次)1
3
4
5
6
8
9
影子长(厘米)12010080604025406080
1.分析上表数据,我们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竹竿影子的长度应该是(A)。
A.大于80厘米
B.等于80厘米
C.小于80厘米
2.我们的家乡在北回归以北,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B)。
A.西→南→东
B.西→北→东
C.东→北→西
(共9张PPT)
第二单元 光
第3课时 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填空题。
在空气或水这样的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早上起床,面向太阳,身前是东,背后是西,右手边是南,左手边是北。
3.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
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很多。
2.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千米。
(×
3.文艺汇演时舞台上的彩色灯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4.其他条件不变,同一个物体离手电筒的距离越远,被照射的物体影子就越小
5.一般情况下,光源的光是向四面八方发射的,每一束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现象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C)。
A.皮影戏
B.丛林、树梢透过来的阳光
C.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鸣声
2.下列对物体产生影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A.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区就有一个暗区
这就是影子
B.光传播时,遇到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后面就有一个暗区,这
就是影子
3.已经测得2米长的竹竿在太阳下的影长为4米,在同一时间测得路灯杆的影长为8米。路
灯杆高(A)米。
A.4
B.6
C.8
4.在下列空管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A)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来。
C
5小眀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个很
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B)。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四、下图是小刚同学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实验过程。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2
图1
图2
1.在图1中,用手电筒的光从第一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在图2中,用手电筒的光从第一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选填“能”或“不能”)
2.从两次实验现象中可以得出结论:光是沿直伐传播的。
3.在图2中,将第2张卡纸向左移动,可以得到与图1相同的实验效果。
五、如下图所示,用—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1.这种现象称为小孔戌像,它说明光是沿直伐传播的。
2.下列仪器不是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是(C)。
A.照相机
B.投影仪
C.光纤
3.选出生活中光是直线传播的例子(ACEF)。(多选题)
A.小孔成像
B.海市蜃楼
C.排队时如何站成一条直线
D.水中的倒影
E.皮影戏
F.开枪时三点一线的瞄准
(共8张PPT)
第二单元 光
第4课时 光的反射
、填空题。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
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伐传播的。
2.汽车上安装的反光镜是一种凸面镜,它能让司机看到的范围更广。
3.在日常生活中,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是一种四面镜,它能使医生看清楚耳道中的情况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阳光照射在镜面上后,可以改变原来的传播路线。
2.汽车的后视镜不是平面镜,它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
3.把房间里的墙壁涂成白色,会使房间更明亮。
4.晚上灯亮后,就能看见书上的字了。这是因为灯光照在书上,光又从书上反射到人的眼睛
里的缘故。
5.反射后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A)。
A.左右相反
B.相同
C.上下相反
2.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B
A.凹面镜
B.平面镜
C.凸面镜
3.下列不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C)。
A.灯罩内部白色的油漆
B.医生戴的额镜
C.放大镜
4.当我们从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走到强光下时,眼睛的瞳孔会(B)。
A.放大
B.缩小
C.不变
5.一束光能够被反射(C
A.一次
B.两次
C.无数次
四、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潜望镜的步骤,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插入平面镜。
②沿着图纸的虚线折叠,在纸边涂上胶水,粘牢。
③通过观察,检查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④4用小刀刻出上面的进光口和下面的瞭望口,以及上下两个插平面镜的口。
⑤把潜望镜的图纸粘在硬纸板上,沿着纸周围的轮廓剪下。
镜片
进光口
瞭望口
镜片
写出正确的制作顺序:⑤②④①③
2.请你用画图的方式解释一下士兵在水下是怎样使用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情况的。
3.制作潜望镜时,我们用到了两块平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镜片
进光口
瞭望口
镜片
五、画图题
1.如右图,用一面镜子挡住光的去路,会发现光改变了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线画
出改变后的光的传播路线。(用带箭头的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
光线
手电筒
镜子
光线
手电筒
镜子
2.不移动各物体的位置,请想办法使黑暗中的小球被照亮,并画出示意图。(用带箭头的线
“>”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用“∠”表示平面镜,平的一边是亮面)。
(共8张PPT)
第二单元 光
第5课时 光与热
填空题。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在发热。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
了温暖
2.人们发现四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
和高温。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四面镜取得的。
3.我国大力提倡使用以四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以充分利用能源。
4.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气温高,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气温低。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山的南面气温高,雪融化得快;山的北面气温低,雪融化得慢。
2.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对着太阳看。
×)
3.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4.同一时间,阳光下水泥路面和草地表面温度一样高。
(×)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
制得了(B)。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2.强光与弱光携带的热量相比较,(A)。
A.强光携带的热量多
B.弱光携带的热量多
C.两者一样多
3.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在纸上,像这样用的镜子越多,这张纸的温度(C)。
A.不变
B.越低
C.越高
4.下面用凸透镜原理制成的是(A)
A.放大镜
B.哈哈镜
C.太阳灶
5在阳光直射下,下面不能起到会聚光线作用的是(C
A.放大镜
B.太阳灶
C.平面镜
四、下面是某小组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关系”的实验。
1.请将下列“数据”和“文字”填入下表对应位置
35℃
30℃
25℃
20℃
很弱
弱
强
很强
镜子数不用镜子
面镜子两面镜子三面镜子
温度
20℃
25℃
30℃
35C
光的强弱
很弱
弱
强
很强
2.根据完成后的数据,绘制柱状图。
显度(℃)
35
30
25
20
15
10
5
不用镜子
面镜子两面镜子
面镜子
反射的光反射的光反射的光
3.通过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光强温度就越高,光越弱温度就茲低。
温度(℃)
35
30
25
20
15
10
不用镜子
面镜子两面镜子三面镜子
反射的光反射的光反射的光
五、综合题。
1.已知图1和图2中的镜子都能聚光,请为两图添加箭头。
图1
图2
2.由完成后的图像可知,图1是四面镜;图2是凸透镜。
图1
图2
科学故事:某市森林景区突然发生火灾,经过消防队员的努力,大火被及时扑灭了。这是
个禁烟的景区,火灾发生的那天阳光充足,游客也不多。景区的工作人员对于火灾的防护
措施非常到位,不可能有火星出现。那么这场火灾是如何引发的呢?调查人员通过监控录像
发现了原因:火灾发生的那天早晨,一位工作人员不慎将未喝完的矿泉水瓶遗落在路边的枯
草堆中,火灾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3.未喝完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起到会聚光线的作用
(共9张PPT)
第二单元 光
第6课时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填空题。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多)。
2.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是:物体与阳光垂直比不垂直吸热快(多)。
3寒冷的冬季我们会选择颜色较深的衣服炎热的夏季我们则选择颜色较浅的衣服
二、判断题。(对的画“V”,错的画“×”
1太阳是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能量的。
2.物体表面材料光滑程度不同,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也不同。
3.物体放置的方法和它升温的速度无关。
(×
4.黑纸比白纸更容易吸收热量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红色、白色、黑色三个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快的是(C)纸筒。
A.红色
B.白色
C.黑色
2.同样材料的物体,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吸热本领最强的是(B)。
A.水平放置
B.倾斜面与太阳光垂直
C.竖直放置
3.宇航服设计成银白色是为了(A)。
A.防止辐射
B.吸收更多的光
C.吸收更多的热
4.冬天给树干刷上白色的石灰,小树的温度会(B)。
A.不会变化
B.温度变低,冻死有害生物
C.温度变高,杀菌作用
四、下表是探究“纸袋摆放情况与吸热效果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表。(单位:℃)
纸袋摆放情况刚开始温度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
和地面水平
23
25
26
27
27
和地面垂直
22
23
24
25
26
和阳光垂直
21
25
28
31
33
33
1.我们的发现一:实验开始时的气温是21℃。
2.我们的发现二:研究者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纸袋内的温度。
3.分析“和地面水平”这一行温度的变化时我们发现:阳光照射时间越长,温度越
高,直至温度不变
4.比较纸袋的三种角度摆放的升温情况,我们发现:和太阳垂直时,纸袋吸热效果最好。
5.比较“和太阳垂直”这一行数据,我们发现:时间越长,温度升高越慢。
五、在探究“物体颜色与吸热本领”的实验中,某同学把温度计放入用黑色、白色、红色、红色蜡光纸
四种材料做成的纸套中,在阳光下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单位:C)
种类
初始温度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
①黑色纸
19
24
27
29
32
2白色纸
19
23
24
25
26
③红色纸
19
23
25
26
28
4红色蜡光纸
19
22
23
24
26
1.同学们用小圆点标出黑纸在初始时、2、4、6、8分钟时的温度,然后用线段彼此连接,
绘制了黑纸的温度变化(如下图),请你继续用这种方法,在图上绘制白纸的温度变化。
温度(℃)
32
30
28
26
24
22
20
初始246810时间(分钟)
(共7张PPT)
第二单元 光
第7课时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填空题。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把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的装置。
2.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并转换为热能的核心部件。
3.如右图所示,太阳能热水器一般倾斜放置(选填“倾斜”“垂直”或“水平”
这
样容易保持集热面和阳光垂直,尽可能得到更强的光和更多的热量。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2.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成了热能。
3.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是太阳能,所以下雨天就不能使用。
4.设计太阳能热水器,还要考虑它的保温性能。
5.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用的盒子内外涂黑色,是为了减少更多的太阳辐射。(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太阳能热水器的各部件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核心部件是(C)。
A.支架
B.储水箱
C.集热器
2.下列器具中不能直接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的是(B)。
A.太阳能热水器
B.太阳能电池
C.太阳灶
3.为了吸收更多的热量,太阳能热水器的受热面应该(A)。
A.与太阳光垂直放置
B.在阳光下水平放置
C.在阳光下直立放置
4.就目前来说,(C)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
A.石油
B.煤
C.太阳能
四、太阳能热水器设计图解读
1.升温措施:
锡箔纸
(1)把瓶子支起了,是为了让太阳能热水器和
泡沫塑料
阳光保持垂直,提高升温效果。
(2)背部用锡纸反光,是因为锡纸反光能
力强,让塑料瓶得到更多阳光。
(3)盒子内外全部涂黑,是因为黑色吸热
本领强。
锡箔纸
透明塑料纸
2.保温措施:
1)对光一面用透明塑料纸盖住,这样既能让阳光通过,又能保持热量不易散失
(2)在塑料瓶周围添加泡沫塑料,是为了起到保温的作用。
五、阅读思考
浙江江山建成全国最大农林光互补光伏电站——浙江正泰光伏电站。项目横跨风林、石门
峡口三个镇,占地面积约6300亩,采用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板,年均发电量达2亿千瓦时,
可满足整个江山居民一年生活用电需求——江山将人人可用浙江正泰光伏电。按照这个发电
量,未来25年可节约煤约163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453万吨,节约用水912万吨
发展高效农林业。浙江省光伏发电规模居全国前列,但光伏电板占地面积大,如何克服这
难题?衢州江山市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上层空间安装光伏电板发电,下层土地用来种植
大豆、冬麦、油茶等喜阴作物以及中药材……这种既节约土地资源,又节能环保,还能创造
经济效益的“林农光互补”项目正在江山市如火如荼地展开。创绿色能源工业旅游:正泰江
山毗邻江郎山景区,将来,该项目将整体纳入景区观光旅游线中,还将建成一个绿色能源的
科普基地。更为江山市打造全球绿色城市起到了推动作用。
(共7张PPT)
第二单元 光
第8课时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填空题。
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2.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与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2.竖放的热水器比斜着放的热水器工作效果好
×)
3.为了准确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我们应该将它们同时放在阳光下,并保持相同
的角度和开始水温、水量。
4.大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会使地面温度升高。
(×)
5.在设计好方案后,多与其他同学交流,有助于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设计方案更加
科学、可靠、合理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造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温上升慢的因素是(A
A.没有摆放好与阳光的角度
B.集热器用黑纸包裹
C.盒子里面用泡沫塑料填充
2.物体越光滑,反射光的本领就越(B
A.弱
B.强
C.一样
3.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材料选择(A)比较好。
A.传热慢的材料
B.传热快的材料
C.A、B均不对
4.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时,应选在(B)较好。
A.地面背阴处
B.楼顶上向阳处
C.大树上
5.保持其他条件相同,下列三种简易太阳能热水器中,吸收太阳能效果最好的是(A)。
A.斜放式,黑色金属箱B.直放式,黑色金属箱C.平放式,红色塑料箱
6在检验太阳能热水器时,需要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下列读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C)。
10
1010
四、在评价自制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验中,第一组同学制作的热水器在大纸盒内瓶子的背面贴了锡箔纸,
第二组同学没有这样做。两组同学都向瓶中装入等量、等温的水并放置在向阳处,每5分钟记录
次水温,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评测对象起始水
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
第一组
15℃
17℃
19.5℃
23℃
25℃
第二组
5℃
16.5℃
18℃
20℃
23℃
1.由实验数据可知,第
组的太阳能热水器升温较快
2.在瓶子的背面贴锡箔纸运用了浅颜色物体反光能力强的原理,让透过瓶子的阳光
反射回来,减少热量损失。这说明第
组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更好。
五、下面是梦泽同学对自己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改进方案,请你对其作出合理的评价。
锡箔纸
泡沫塑料
锡箔纸
透明塑料纸
1.改变盒子结构,在内外层之间填充棉布、泡沫塑料等材料。评价:增强了保温能力。
2.将盒身涂成黑色。评价:增强了吸热能力。
3.在盒子两侧摆放4块平面镜,让光线反射到盒身。评价: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在盒
身会聚更多的光和热。
4.放置两块凹面镜,让光线反射到盒身。评价:凹面镜有会聚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