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太阳和影子冀教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太阳和影子冀教版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08 17:3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过程与方法
1.  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三、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3.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3.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
4.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
教学资源
 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导出太阳和影子课题
 
1、给学生猜个谜语
2、关于影子大家还知道什么?
1、学生猜出是影子。
2、分组汇报自己的想法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
2、利用灯光、透明卡片、不透明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同时发现了什么?
1、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2、小组探究,回答问题
(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
让同学们动脑产生猜想,并用游戏来证明猜想。
三、探究影子和太阳的关系
 
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各有什么样的变化?
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呢?
讲述总结设计实验的方法: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太阳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铅笔的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巡视指导)
总结
生1: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早晨和傍晚长,中午短
生2: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各小组互相补充最后形成方案
按方法操作,并把实验结果分别画下来
动手实验并汇报实验发现和结果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四、探究太阳位置的变化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1、播放视频和相应课件
2、总结关系
自由谈论
通过视频和图片能跳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联系实际做到自由发挥
五、拓展创新
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
查阅资料,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归纳总结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生2:通过实验我知道了太阳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生3:我可以通过太阳辨别方向
······
学生能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总结,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