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新授
设计安排:1课时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设计理念】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发现家、研究者和探寻者。”结合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激发学生学生的想象力,探索估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建构“转化”思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探索成功、积极发现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享受学习的境界。
【教材分析】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历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的探索过程,对数方格、割补、估测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充分利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意在丰富学生图形变化的经验,发展空间想象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学情分析】从知识起点上看,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经历过数方格、估测的方法,且在本单元的开始,学生也探索出了了割补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同时,生活中的不规则图形随处可见,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从能力上看,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这些能力还不够完善、成熟,但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从情感上,五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希望探索新事物。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感受探索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在估计的过程中,丰富估计的策略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数学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数方格和近似转化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丰富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策略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区别对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印有不同成长阶段脚印的学具纸。
【教学思路】
本课堂,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新为主体”的理念,设置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交流建构
三、练习巩固,深化提高
四、全课小结,评价激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
同学们,成长是缤纷的,是漫长的。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过了近12个美丽的春秋。我们由一个个呀呀学语的小婴儿长成了漂亮可爱的小姑娘或是帅气大方的小帅哥,我们成长的脚印也记录了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们从蹒跚学步到迈出一步步坚实的脚印,脚印记录了我们成长的酸甜苦辣,那同学们想不想用脚印来记录我们的成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成长的脚印。(板书课题)
2、提问:
(1)、同学们能否准确的算出我们出生时脚印的面积呢?
(引导学生用估测的方法估算脚印的面积)
(2)、同学们开动脑筋,先大致的估计你们出生时脚印的面积。
(板书学生的估计值)
(3)、同学们想不想验证大家的猜想?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验证呢?
(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已学知识采用数方格的方法估测脚印的面积)
[设计意图]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课程指出: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本环节,我通过激发学生对成长的脚印好奇的心理,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来引导学生感知。通过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快速地投入到学习状态,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
二、自主探究,交流建构
(一)、活动一:引导学生利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脚印的面积。
1、教师出示课件:
老师把淘气出生时的脚印带到了课堂上,并按照同学们的方法将它放到了方格纸上,其中每个小格的边长为1厘米。
拿出学具纸,先独立思考怎样估算出它的面积,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2、学生合作探究后展示汇报
(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相机点拨)
小结:先数满格,对不满格的处理方法分别给予鼓励性评价。
(一)、活动二:引导学生利用计算“近似图形”的方法估计脚印的面积。
1、教师:淘气在一点点的成长,已经长成2岁了,老师把他的脚印又放到了方格纸上,用你喜欢的方法,估算它的面积。
2、学生活动:同桌间根据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估算脚印面积。
3、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估计时出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分析,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行相机指导,体会多样的估计方法。)
小结:整理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步骤。
(三)、活动三:估算自己的脚印
1、学生展示在家已经画好的脚印。
2、学生利用已学的思路和方法,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有困难的可以同桌商量或找老师帮忙。
3、展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小结:通过对不同思路和方法的对比,引导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设计意图]
新课程指出:应该重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因此,在本环节,我遵循让学生“做”起来的理论,让学生在做中认识,在做中理解,在做中感悟,淋漓尽致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练习巩固,深化提高
估计下列图形的面积。(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我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新知。
四、全课小结,评价激励
教师提问:
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
在课的最后,我通过谈收获,把时间交还给学生,不仅树立了全课的知识,也从侧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这样的生生交流方式也体现了评价的多样性。
【板书设计】
成长的脚印
数方格 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