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搭积木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搭积木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9 11:1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一稿)
教材分析:
本课是加与减(二)的第二课时,前两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小棒、计数器表示20以内的两位数,并且已经学习了各个数位的数所表示的意义,会比较数的大小。本课通过搭积木这一情景导入,让学生体验加2块积木和减2块积木的动态过程,列式计算,从而学习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教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重点在于掌握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大部分已经可以正确计算,但学生并不理解为何要这样算,所以本课要着重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
掌握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 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理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即只计算个位,十位不动。
关键:
让学生通过操作,体会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只需要计算个位,十位没变。
教学流程:
1.不进位加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师:笑笑在搭积木时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帮她!
出示图片(13块积木的图片)
师:数数看,有几块积木?
出示图片(加2块积木的图片)
师:你又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师: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来提个问题吗?
师:怎么列式?(全班一齐说,教师板书。)
师:怎么算!(学生在列式时能快速得出答案)
师:答案是15,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得出用数数的方法时,出示积木展示的方法。
学生得出用3+2=5,10+5=15时,出示计数器计算方法。
师:为什么2加3,而不是2加1?
师:13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2呢?
引导得出由于3和2都在个位。板书:各位相加
师:接下来请用小棒来验算一下吧。
让学生尝试小棒计算。
小棒计算过程中,教师引导先用小棒表示13,摆好的举手!
再加2根小棒,最后结果是15根小棒。
让学生说说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师:刚刚我们试了那么多方法,相信大家都有自己偏爱的方法了。接下来老师还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很新奇的算法,请看!
出示毛毛虫动画
师:刚刚动画播放的过程,你看懂了吗?
学生回答,介绍毛毛虫计算的过程。
左边的数小,右边的数大,做加法时箭头要往右边画。加几就是跳几格。
师:接下来,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学生多样化计算
师: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今天的加法算式是不进位加法,只要在个位上进行相加就行了,十位的1不动。
不退位减法
师:加法搞定了,我们要学习什么啦?你敢挑战吗?
课件出示:18-2=
师:怎么算!
答案是16,你怎么想的?
数数计算,出示积木动画
个位相减,出示计数器动画
师:为什么8减2?而不是1个十减2。板书:个位相减
让学生尝试小棒计算。
师:学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个减法,你们懂的,我又要来介绍什么方法啦!
出示毛毛虫算法动画
学生介绍毛毛虫计算的过程。
左边的数小,右边的数大,减法箭头要向左边,减几就往左边跳几格。
师:接下来,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学生多样化计算
师: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今天的减法算式是不退位减法,只要在个位上进行相减就行了,十位的1不动。
练习巩固
师:今天的知识学习完成,我们来练一练。
P78的几个例题,再加一个提问题的拓展题。
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搭积木
1 3 + 2 = 15 3+2=5 个位相加
1个十 3个一 2个一 10+5=15
1 8 - 2 = 16 8-2=6 10+6=16 个位相减
反思与调整:
第一次的试教虽然内心很想把算理讲清楚,但在上课过程中被学生的回答表现影响,并没有把为什么个位相加搞清楚,导致学生对搭积木这一课一知半解,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还是用原来的方法来解决。同样的教案在另一班试教后,各环节进行顺利,学生很快得出了对于此类问题只要计算个位,十位不动即可,但觉得整堂课像家常课,没有亮点,教学形式环节比较古板没有新意。
课题(二稿)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
掌握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 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理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即只计算个位,十位不动。
关键:
让学生通过操作,体会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只需要计算个位,十位没变。
教学流程:
数数引入
师:玩个小游戏,一起来数数,我先数,你再接着数。
1,2,3······
2,4,6······
7,8,9······(学生边说师在黑板上贴毛毛虫)
最后来一次
20,19,18······
展开新课
不进位加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师:笑笑在搭积木时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帮她!
出示图片(13块积木的图片)
师:数数看,有几块积木?
出示图片(加2块积木的图片)
师:你又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师: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来提个问题吗?
师:怎么列式?(全班一齐说,教师板书。)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
引导得出:加法意义是把两次用的积木合起来。
(学生在列式时能快速得出答案)
师:答案是15,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得出用3+2=5,10+5=15
师:为什么2加3,而不是2加1?
师:13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2呢?
引导得出由于3和2都在个位。板书:个位相加
师:接下来请用老师给你准备的学具来验证一下吧。
让学生尝试小棒计算,计数器计算。
学生上台展示两种算法,边操作边说,在操作过程中用数的意义进行理解。
师:毛毛虫还记得吗,我们还能用它来帮我们计算今天的加法呢。
黑板上板演毛毛虫计算方法。学生动笔跟着做。
左边的数小,右边的数大,做加法时箭头要往右边画。加几就是跳几格。
师:接下来请计算下列各题。
学生心算,一起核对答案
师:咦!第4题怎么是减法啊,你会吗?敢挑战吗?
不退位减法
课件出示:18-2=
学生动手用计数器和小棒操作,操作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在用学具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得出在计算减法算式时,我们也只要计算个位就可以了。
说明算理后,板书个位相减。
师:我们学习了毛毛虫算法,现在用一用吧。
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让大家来帮忙纠错。
左边的数小,右边的数大,减法箭头要向左边,减几就往左边跳几格。
师:接下来请计算下列各题。
学生心算,一起汇报。
巩固练习
小游戏
师:拿出你们最喜欢的计数器,我说你拨
个位拨2,十位拨1是几?
+3,是几?+2是几?-5,是几?······
抽学号回答
屏幕展示计算题
开火车
课堂小结
师:看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今天学习的都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式,在计算时,个位相加(减),十位不变。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搭积木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1 3 + 2 = 15 3+2=5 个位相加
1个十 3个一 2个一 10+5=15
1 8 - 2 = 16 8-2=6 10+6=16 个位相减
教学反思:
习题设计不合理,习题不够多样化,都是计算题的形式,没有好好利用书中多样化习题。在做题时都是学生的口答,无法顾及全部学生的需要,很多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可能并没有收获。
练习的形式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开火车不提倡,只有开到的学生才认真思考,其他学生都置身事外。低段教学可以采用“看算”和“听算”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本课的重点是解决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只要计算个位,十位不动。而在上课过程中,多次把只要计算个位说成先计算个位。
在不进位加法的学习中,学生很快得出了要先计算3+2=5,缺乏多样化的算法,可以适时慢下来让学生多开口说一说,体现学生算法的多样化。学生在得出3+2=5后很快就得出了要个位加个位,在这个过程中,我只通过数的意义进行讲解之后就很快地板书是个位相加。这个个位相加的得出太快,很多学生无法跟上,应该在这个上面多花些时间,问问为什么,多追问学生。在接下来的小棒计算与计数器计算都可以渗透为什么2不能和1加的原因。(2是表示2个一,1表示1个十,2和1加起来怎么说,是3个一还是3个十?)让学生深刻体会在计算中要相同数位相加,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