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作品中的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我国很早就有画家能将线条运用得得心应手。线条有着曲直、疏缓、粗细等千万种变化,可以表达不同形象以及画家的不同情感。
应会:能通过仔细的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 能在 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难点: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三、材料 铅笔、彩色水笔。
四教学活动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认识不同的线条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具体分析我国古代绘画作品中的线
具体分析国外绘画作品
绘画表现过程
学生进行评述过程
认识各种各样的线〖〗
(1)播放一段平缓的音乐。
(2)播放一段激昂的音乐。
画家经常运用不同的线表现出自己不同的心情。
引导学生欣赏书中我国古代绘画作品。
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绘画作品的内涵。
指导学生分析:三位外国画家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表现出画家什么样的心境
提出问题:欣赏课本中的作品后,你有什么收获?
听完音乐后,学生分别用相应线条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归纳: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
小组合作探究:
(1)《放牧图》
(2)《黄河逆流》
(3)《八十七神仙卷》
探究提纲:
这3幅画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表现出什么样的场面?你好像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小组汇报:
1.《放牧图》
运用了曲线、直线,线条粗犷、豪放、简练、概括,好像听到马蹄奔跑的声音。
2.《黄河逆流》
运用了曲线,好像黄河水要吞噬一切,好像听到了黄河水的咆哮,气势磅礴,非常壮观。
3.《八十七神仙卷》
运用了长长的曲线,线条密而不乱,表现出神仙轻盈、飘逸的体态,像在空中轻轻飘过。
(1)《女像》
学生做一做人物姿态,说一说这时的想法,仔细看作品中的笔触,体会画家画这幅画时的平静心情。
(2)《两个青年农民》
线条很朴实。
(3)《海景》
让学生动手在纸上画一画,体会画家的心境。
学生临摹教材中画家作品中的线条,或写生身边的物品或人物。
同学之间交流。
师生之间交流
学生分析绘画作品中线条的运用。
线条的曲直、疏密、粗细的变化。
学生从对线条的理解谈,也可以从对绘画作品中的线的运用角度谈,还可以从对绘画作品的理解上谈。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初步感受不同的线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从各种线条引发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兴趣,进一步感受线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及作品的艺术美感。
通过具体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不同的线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体会线条的表现力。
体会线条排列的美感。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找到画家作画时的心情,感悟绘画作品的语言魅力。
为学生创设宽松的交流空间,培养学生欣赏评述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