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刮出来的画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对比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了解刮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初步学会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
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感受色彩变化的美感和创作的乐趣,增强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
本次美术教学活动对象为三年级儿童。他们的年龄特点使其具有好奇性、游戏性,而且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处于概念化阶段,对事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理解、认知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保持其对事物永久的热情是这一阶段美术课的必要。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
难点:学习掌握运用不同的刮器,不同力度,产生不同效果的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 引出课题
出示一张涂满黑色油画棒的纸:
师:孩子们好!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生:一张黑色的纸块。
师:不,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小小的魔术。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生:想。
师重复:这是一张黑色的纸,仔细看好了,看看我会把它变成什么……
一边说,一边在短时间内示范有彩底的的刮画。
师:(将刮出来的画贴在黑板上)漂亮吗?你以前见过这样的画吗?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生:刮出来的。(假若小朋友不知道是怎么变出来的,老师就自然的引出:那老师来告诉大家,这画是刮出来的。)
师:你们真棒!的确是刮出来的。
板书:刮出来的,提示课题《刮出来的画》。
活动2【讲授】二、引导探究 认识刮画
出示两张不同的画(用黑笔直接画的画和刮出来的画)。
提问:刮画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呀?
师生讨论,小结:以前的画是用笔直接画上去的,而刮画是先涂颜色再刮。
活动3【活动】三、深入探究 理解刮画
三、深入探究理解刮画
1、既然刮画要先涂颜色,涂颜色你们会吗?(会)该怎么涂呢?
出示平涂和渐变的范画,让学生了解涂颜色也可以这样涂。
2、自主学习书中刮画底版制作的方法,想想制作步骤。
师生互动讨论:
①制作步骤:涂底色→加涂深色→刮画
②注意点:涂色:先淡后深,一层盖一层
3、现在用你喜欢的颜色在纸上试着涂一下吧。
学生尝试涂,教师指导。
4、检查,教师选几张学生作品来展示:
刚刚有些小朋友涂得是1种颜色,有的涂了很多种,来看看:漂亮吗?有何不同?
单色也好,多色也好,涂的时候颜色要厚、要重,看起来才好看。
师小结:不要忘了,底色涂好之后还需要在上面涂一层深色,如黑色。
5、学生探究工具的使用方法:
师:黑色涂好了就要开始刮画了。你们刚才看到老师用什么工具来刮的呢?
生:尺子,钥匙……
师:说对了。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课桌底下的信封,里面有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工具。
师:请一位安安静静在研究工具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信封里有什么?分别可以用来刮什么?就是你了,请。
生:钉子,牙签,小彩卡……
师:那我们利用手中的工具能刮出什么漂亮的画呢?工具不一样,刮出来的效果会一样吗?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工具试着刮画吧,看哪个小朋友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总结出刮画的经验来。
学生尝试使用工具,刮画,并介绍自己的经验。
(牙签用来勾勒细线,钉子用来勾勒粗线;刮画可轻可重,刮的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刮错了可以再次涂上黑色……)
活动4【练习】四、自由创作 大胆刮画
1、屏幕上出现刮画作品,请学生说出喜欢的作品及理由。
(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及线条、块面的处理、色彩的运用,刮面大小加以总结。如:刮画时,刮痕是否清晰,力度是否到位,创意是否独特,色彩丰富,构图完整……)
同学们一定很想动手试试吧?制作要求:
(1)涂色要厚而匀。
(2)大胆想象,构图完整。
(3)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刮画。
(4)注意卫生和安全。
(5)给画取个好名字。
老师及时表扬色彩丰富,构图完整,点、线、面处理比较好的作品。
活动5【作业】五、作品展示 激励刮画
1、各组推选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的展示区内。
2、请小画家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
课件14张PPT。刮出来的画小刀剪刀圆珠笔芯铁钉牙签尺子制作要求:
(1)涂色要厚而匀。
(2)大胆想象,构图完整。
(3)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刮画。
(4)注意卫生和安全。
(5)给画取个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