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一中2017级高三学年上学期开学检测
化 学 试 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S 32、Co 59、Zn 65、N 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4分)
1.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目前我国流通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 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 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无色试剂瓶盛放新制的氯水
B.用10 mL量筒量取3.24 mL稀硫酸
C.用蒸馏水鉴别溴蒸气和二氧化氮气体
D.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说明氢气与氯气反应直接生成了挥发性的盐酸
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 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 纯碱、烧碱、熟石灰都属于碱类
C. 氨气、冰醋酸、食盐均为电解质 D.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Fe(SO4)2水溶液中:K+、Mg2+、I﹣、Cl﹣
B.在含有Al3+、Cl﹣的溶液中:HCO3﹣、NO3﹣、NH4+、Mg2+
C.在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SO32﹣、NO3﹣
D.能溶解Al(OH)3的溶液:K+、NH4+、NO3—、CH3COO—
5.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常见古诗文记载
化学知识
A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
B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强水为氢氟酸
C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
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
D
《泉州府志》中记载:安南人黄姓者为宅煮糖,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糖白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6.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序号
甲
乙
丙
①
CO2
SO2
石灰水
②
HCl
CO2
石灰水
③
CO2
SO2
Ba(NO3)2
④
NO2
SO2
BaCl2
⑤
CO2
NH3
CaCl2
⑥
NO
CO2
BaCl2
A.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7.用固体NaOH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B.定容后,轻轻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
C.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8.某浓度稀HNO3与金属M反应时,能得到+2价硝酸盐,反应时M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12,则反应时HNO3的还原产物是 ( )
A、NH4NO3 B、N2 C、N2O D、NO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mol P4(P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 20 mL 10 mol·L﹣1的浓硝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C. 0.1 mol NH2—所含电子数约为6.02×1023个
D. 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小于0.2NA
10.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足量烧碱溶液溶解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①⑥⑤③ B. ②③④③ C. ②③⑤③ D. ①③⑤③
11.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过量SO2通入到Ba(NO3)2溶液中: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
B. 用醋酸溶解石灰石:CaCO3+2H+=Ca2++H2O+CO2↑
C. HO2中加入H2SO4酸化的KMnO4:5HO2+2MnO4-+6H+=518O2↑+2Mn2++8H2O
D.含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 和 HC1 溶液混合:Mg2++2OH-= Mg(OH)2↓
13.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Z、Y、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Y3W2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W与X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14.复印机工作时易产生臭氧,臭氧浓度过高时对人体有害.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润湿的KI-淀粉试纸变蓝.有关反应式为:O3+2KI+H2O═2KOH+I2+O2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1 mol O3得到4 mol电子
B.反应中O3是氧化剂,H2O与KI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I2与还原产物K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由此反应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O3>I2>O2
15.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是( )
A.图1用于分离收集CO和CO2
B.图2可用于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C.图3用于收集NO
D.图4用于氢氧化铁胶体和硫酸钠溶液的分离
16.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式为2A=B+2C+2D.测得生成物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7d B.5d C.2.5d D.2d
17.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也有科学道理。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
A. 胶体的电泳 B. 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 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 胶体的聚沉
18.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l3+、AlO2?、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种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澄清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对上述实验的分析判断,最后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 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 B. 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O32?
C. 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Ag+ D. 不能判断是否含有?AlO2??离子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比它原子序数小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20.4℃时,在100 mL水中溶解22.4L HCl气体 (标准状况下)形成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
B.由于溶液的密度未知,故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无法求得
C. 由于溶液的密度未知,故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无法求得
D. 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L
21.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22.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大量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阳离子
H+、K+、Al3+、NH、Mg2+
阴离子
OH-、SO42—、CO32—、AlO2—
将Na2O2逐渐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混合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H+、NH4+、Al3+、Mg2+、SO42—
B. 图中a=4
C. b=7;c=9
D. 此溶液还需要用焰色反应继续检验,才能确定溶液准确组成
Ⅰ.(13分)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D位于同一主族,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B、E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C、F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D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A、C、D、F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2)B、C、E、F、G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数目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所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B、E、F、G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
(4)由A、C、D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5)用电子式表示F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
(6)化合物M和N都由A、C、D、F四种元素组成,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单质的水溶液中通入F的氧化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9分)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中F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的化学式:B________。
(3)①H2O2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C溶液中加入与C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C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Ⅰ.(7分)某学生往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
A.KI溶液 B.淀粉溶液 C.NaOH溶液 D.稀H2SO4 E.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⑤蓝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写序号) 。
(2)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 。
(4)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 (13分)某研究小组探究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FeSO4分解的气体产物及相关性质.已知:SO2的沸点为-10℃、SO3的沸点为44.8℃.a.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分解FeSO4生成的气态产物.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a→ .(3)若观察到装置丙中有无色液体产生,装置丁中溶液变成无色,则?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为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将稀盐酸和NaOH溶液分别滴入品红水溶液中.观察到前者溶液颜色变浅,但未能完全褪色,后者溶液颜色几乎不变.实验2:在滴有稀盐酸和NaOH溶液的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通入SO2.观察到前者溶液逐渐褪色,后者溶液很快褪色.实验3:在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小粒Na2SO3固体和NaHSO3固体,前者溶液很快褪色,后者溶液褪色很慢.(1)由实验1可推测品红水溶液呈 性.(2)由实验2、3可推知,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主要微粒是 (填化学式).(3)若将SO2通入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试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4)加热溶有Na2SO3的品红水溶液,发现不能恢复红色,试解释原因
.
25.(14分)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12O3、MnO、MgO、CaO、SiO2等)可以制取多种化工试剂,以下为草酸钴晶体和氯化钴晶体的制备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Mg2+、Ca2+等.
②沉淀I中只含有两种沉淀。
③流程中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7.6
4.0
7.7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1)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NaClO3在浸出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加入Na2CO3调PH至5.2,目的是??????????????????????????;萃取剂层含锰元素,则沉淀II的主要成分????????????????????????
(4)操作I包括:将水层加入浓盐酸调整PH为2~3,???????、?????????、过滤、洗涤、减压烘干等过程。
(5)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沉淀质量。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回答一条原因即可)
(6)将5.49g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置于空气中加热,受热过程中不同温度范围内分别得到一种固体物质,其质量如下表.
温度范围/℃
固体质量/g
150~210
4.41
290~320
2.41
经测定,整个受热过程,只产生水蒸气和CO2气体,则290~320℃温度范围,剩余的固体物质化学式为??。
[已知:?CoC2O4·2H2O的摩尔质量为183g·mol-1]
牡一中2017级高三学年上学期开学检测
化 学 试 题答案
选择,每题2分,满分4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
C
D
C
C
D
D
B
C
B
B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C
B
C
A
B
D
A
C
B
B
B
除标注外,其他空均为2分
23.Ⅰ(13分).S2-> O2->Na+ >H+ C (1分) SiH4 (1分) HClO4> H2SO4 >H2CO3 > H2SiO3 离子键和共价键 (1分) 硫化氢的形成过程 H++ HSO3-=SO2↑+H2O SO2+2H2O+Cl2=2HCl+H2SO4
Ⅱ(9分) . 1 nm~100 nm (1分) FeS (1分)①(1分) ②2Fe2++H2O2+2H+===2Fe3++2H2O
取少量E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NaOH溶液,加热试管,可观察到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其他合理答案)
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
24.Ⅰ(7分) .(1)A→E→B→C→D (2)2KI+Cl2===2KCl+I2
(3)生成的I2遇到淀粉变成蓝色(1分) (4)I2+2NaOH===NaI+NaIO+H2O
Ⅱ.(13分)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d→e→f→g→b→c. 2FeSO4?高温Fe2O3+SO2↑+SO3↑.
b.碱(1分) SO32-(填化学式).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不褪色.Na2SO3溶液中的c(SO32-)大,加热后水解程度增大,但仍无法除尽.
25(14分) .(1)Co2O3+SO32-+4H+= 2Co2++ SO42-+2H2O??(2)ClO3-+6Fe2++6H+=Cl-+6Fe3++3H2O
(3)使Fe3+和Al3+沉淀完全????CaF2和MgF2(4)蒸发浓缩?(1分) ??冷却结晶?(1分)
(5)产品中结晶水含量低???产品中混有氯化钠杂质(回答一条即可) (6)Co3O4或者CoO·Co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