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原子的结构 同步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 18 小题)
1.如图为原子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〇”、“。”表示原子中 的不同微粒,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2.对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两种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相差不大 C.中子数相等 D.所带电荷相同
3.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 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 被称为北极光。下列这些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的是( )
A.α粒子(氦的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4.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B.原子核外,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里运动 C.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一定为 8 D.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5.在 Fe、Fe2+、Fe3+三种微粒中,一定相同的是( )
A.化学性质 B.核外电子数 C.核电荷数 D.所带电荷数
6.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1911 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 α 粒子轰击原 子,发现多数 α 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绝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
的偏转,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
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原子是实心球体;
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7.氯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每个 Na+同时吸引 6 个 Cl﹣,每个 Cl﹣同时吸引 6
个 Na+,结构向空间拓展形成晶体,所以晶体中 Na+数目与 Cl﹣数目之比为 1:1,晶体结 构单元如图,则在氯化钠的晶体中每个 Na+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 Na+个数为
( )
A.6 B.4 C.12 D.8
8.原子结构模型是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下列有
关图①②③④所示的四种原子结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汤姆生认为图①模型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面包内,电子像葡萄干镶嵌其中 B.如图②模型波尔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绕核运动
C.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的图④
模型
D.依据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①②④③
9.德国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种锡和硫磺的化合物,能够将红外线转变成为可见光线。该化
合物中含有 S2﹣等微粒,已知 S 的原子序数为 16,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 )
A.S2﹣是一种原子
B.1 个 S 原子共含有 32 个质子 C.S 原子一定含有 16 个中子 D.1 个 S2﹣带 2 个单位的负电荷
10.2019 年 4 月,《自然》杂志发文宣布,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检测到氦合氢离子(HeH+)。
HeH+被认为是宇宙中首个化学反应的产物,是宇宙演化的最重要标记之一。则 1 个
HeH+( )
A.只有 1 个原子核 B.共有 3 个质子
C.共有 4 个电子 D.相对质量为 3
11.下列关于 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化学 性质相似;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Na+比 Na 稳定,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
12.对于 Fe、Fe2+、Fe3+三种微粒的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①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⑥属于同一元素。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13.镆(Mc)是 115 号元素,该元素名称与 2017 年 5 月 9 日正式发布,镆有多种同位素原
子,如 Mc﹣288 和 Mc﹣287 等,下列关于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c﹣288 中含有 115 个中子
B.Mc﹣288 和 Mc﹣287 最大的不同是质子数不同
C.Mc﹣287 中含有 115 个电子
D.镆原子如果失去 1 个电子则可以变成另一种元素
14.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 92
个质子和 143 个中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 143
B.轴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铀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92
D.目前和平利用核能的主要途径是重核裂变
15.2019 年 4 月,《自然》杂志发文宜布,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检测到氦合氢离子(HeH+)。
HeH+被认为是宇宙中首个化学反应的产物,是宇宙演化的最重要标记之一。则 1 个 HeH+
( )
A.只有 1 个原子核 B.共有 2 个质子
C.相对质量为 5 D.共有 3 个电子
1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湿衣服晾干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B.氢气可压缩是因为氢分子间有间隔
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
D.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17.化学是创造物质的科学,要创造新物质,其核心是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变化规律,下 列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很小,但既有质量,又有能量,分子的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B.原子既可以变成离子构成物质,也可以结合成分子构成物质,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只是原子核外的电子
D.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18.原子和离子既有联系又有差别,下列对于同元素原子和离子差别表述错误的是( ) A.原子整体上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
B.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
C.很多离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而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除外)一般不是相对稳
定的结构
D.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
19.下表微粒中,是阳离子的是 ,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字母编号)。
20.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失去了电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 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1)生成物氯化钠的所带电荷情况是 (选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或”呈电 中性”);
(2)从燃烧的条件分析,与金属钠能在氧气中燃烧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
2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粒子中:
(1)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是 。
(2)带正电的微粒是 。
(3)同位素的氕、氘和氚原子具有不同的 。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
(5)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
22.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 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
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 微米厚的金箔包含了 3 000 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 明 。
A 、 原 子 的 质 量 是 均 匀 分 布 的 B 、 原 子 内 部 绝 大 部 分 空 间 是 空 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 1 小题)
23.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 中分布的呢?1910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
图: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
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
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 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
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 为以下的
四.推断题(共 1 小题)
24.原子的结构:
A、不同元素的原子的 不同;
B、在原子中, = =
C、氢原子核内 中子; 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具有和分子相似的性质,如质量和体积很 、 原子之间存在 ,总在不断 等. 、 、 等都是由原子 直接构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8 小题)
1.B。2.D。3.D。4.D。5.C。6.C。7.C。8.A。9.D。10.B。11.A。
12.D。13.C。14.A。15.C。16.D。17.A。18.D。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
19.【解答】解: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
B、核内质子数=26>核外电子数=24,是阳离子; C、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 D、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
其中 AD 的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故填:B,AD。
20.【解答】解:(1)由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可知,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失去了电 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 子),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同,电性相反, 所以生成物氯化钠的所带电荷情况是呈电中性;
(2)从燃烧的条件分析,与金属钠能在氧气中燃烧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 气参加。
故答为:(1)呈电中性;(2)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21.【解答】解:(1)分子、原子和中子是呈电中性的微粒,故填:分子、原子、中子;
(2)阳离子、质子和原子核是带正电荷的微粒,故填: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3)同位素的氕、氘和氚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不同的中子数;
(4)电子是质量最小的微粒,故填:电子;
(5)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化学变化中分子一 定改变,故填:分子;
(6)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填:质子、电子; 故答案为:(1)分子、原子、中子;(2)质子、原子核、阳离子;(3)中子;(4)电子;
(5)分子;(6)质子和电子。
22.【解答】解:(1)极少数α粒子散射的原因是受到了一个体积小但质量相对而言较大的 粒子的斥力,这说明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由原子的结构可知,
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且体积很小。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答案为:(1)不会;原子核;(2)B。
三.实验探究题(共 1 小题)
23.【解答】解:(1)极少数α粒子散射的原因是受到了一个体积小但质量相对而言较大的
粒子的斥力,这说明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由原子的结构可知,
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且体积很小.
(2)由α粒子散射实验可推断,原子是由具有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 电子构成,与 C 模型最相符.
答案:(1)不会;原子核;C. 四.推断题(共 1 小题)
24.【解答】解: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分 为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D、原子的特点:质量和体积很小,原子之间存在间隔,总在不断运动,铁、镁、氖气都 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故答案为:
A、质子数;B、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C、没有;D、小;间隔;运动;铁; 镁、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