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9 22: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
教学内容:书本第74-75页例2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正确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部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感受从条件想起球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发展集合直观,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应用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感受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价值,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是什么策略吗?(从条件想起)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以下几个条件:
蓝花有5朵,紫花比蓝花多3朵,绿花有12朵,红花比黄花多7多。
同学们,这么多条件,你能找出两个有联系的,提出个问题吗?
谁来解答?
你为什么找这两个条件来提问题呢?(有联系的)
为什么不选这两个条件来提问题呢?(没有联系)
看来同学们一下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才能提出一个问题。
(板书) 条件
增加一个条件,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现在这些条件之间有联系吗? 问题
看来有点凌乱,你能把这几个条件重新整理一下吗?
绿花有12朵,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红花比黄花多7多。
为什么这两个排在一起?
这么多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红花有多少朵?)
你能完整的把条件和问题说一下吗?
刚才我们读题,理解了题目意思, (板书) 读题
那么怎样清楚地表示三种花之间的关系呢?(画线段图)
我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题目意思(板书)分析
电脑展示线段图,边讲解画法。(学生跟着画)
根据条件和问题,你觉得应该先画表示哪种花朵数的线段?(讲解画法)
画出表示绿花朵数的线段后,接着画表示哪种花朵数的线段?应该怎么画?
画出表示黄花朵数的线段后,怎样画表示红花朵数的线段?
同学们,看着线段图,你能清楚地说出三种花之间的关系吗?学生讲一讲
求什么问题?
谁来说说你准备怎样来解答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你会解答吗?学生做在本子上。 (板书) 解答
做好同桌交流是怎么想的? 同桌交流
再指名回答: 12×2=24(朵) 24+7=31(朵) (教师板书)
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点电脑 (网络图)
提问:黄花的朵数是已知条件吗?是怎么来的? 教师点电脑。(连线)
根据第一和第二个条件,求出黄花的朵数,再把求出来的黄花的朵数看作已知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一起,求出最后的问题,像这样的方法,叫做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板书)
回顾刚才的学习,你能完整的说说解题思路吗? (板书)反思
学生再复述一遍。
3.教学“想一想”
出示问题:如果改成“红花比黄花少7朵”,想一下,线段图怎么改?
哪段是红花比黄花少的7朵?哪段是红花多少朵? 生指一指
求红花有多少朵?你会解答吗?做在自备本上。
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交流
学生交流算式:12×2=24(朵) 24-7=17(朵)
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4.比较、小结:
回顾上面两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先想一想,再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交流,讨论小结:
相同:都是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先求出黄花有多少朵,问题也相同。
不同:有一个已知条件不同,求红花朵数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教师总结:虽然两题在计算的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解题的思路是相同的,都是运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步一步来解决问题的。 (板书)箭头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口答
(1)让学生看图说说第(1)题的已知条件。
你能根据条件提出什么问题?(出示问题)足球有多少个?你会计算吗?
指名学生口答计算过程。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有不同的算法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再具体讲解一遍。
(2)提问:第(2)题的线段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你能根据条件提出什么问题?(出示问题)苹果树有多少课?你会计算吗?
指名学生口答计算过程。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题,提问:三位选手都要游60米,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怎么比较谁快谁慢?
题目中没有具体时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解题?(画线段图)
指出:弄清条件的意思,根据条件就能知道谁最快、谁最慢。所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很有用的策略。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根据条件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先求杜鹃花和茶花的总盆数,再求这个总盆数的2倍也就是月季花的盆数。
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4.补充:
鸭有20只,鹅比鸭少6只,鸡的只数是鸭的2倍,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
你能根据今天学习的解题方法和策略,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做在自备本上。交流计算方法,先找一个错例,再交流正确的。
问题问的是什么?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不仅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根据问题来进行思考。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觉得还有什么策略?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