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2.9复制与变换 浙江摄影版 (新)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2.9复制与变换 浙江摄影版 (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9-09 07:2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复制与变换
1教材分析
《复制与变换》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三年上册第九课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计算机绘图知识后开展教学。教材安排了“复制”的教学,意在让学生体会计算机绘画的“神奇”功能,进一步激发计算机绘画的兴趣。由于复制后的图形是完全一样的,“变换”就可以突破这一局限,巧妙利用“变换”,可以使简单图形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从教材内容上来看,主要介绍图形的复制、粘贴、旋转等绘图操作技巧,是画图模块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教材编排上来看,前四课学生的绘画基本以模仿为主,对“画图”程序的操作技能先打下基础,而从本课开始,学习复制、粘贴和旋转既是对先前知识点的提升又是后续进行图形创作的主要手段,为学生综合运用“画图”程序中的工具进行作品创作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本校又属于较偏远的农村小学,由于多半学生来自外来务工子弟家庭,为此对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数为72%,平时利用休息时间较多接触电脑的为35.3%,平时通过在校每周一次信息技术课接触计算机的为60.1%。在上课之前,本人对三年级所有学生进行了已有知识的前测,学生掌握“画图”程序中的刷子,橡皮以及形状工具的操作,能完成简单的绘图。对利用“画图”按钮打开文件和图形的选定,移动,透明操作,撤消等操作相对薄弱。为此,本人设计“小黄人”小考验以及服装师的环节,增加学生对选定、移动和撤消的实践操作,加深对原有知识的巩固。
? ? 整个教学环节紧紧围绕“小黄人”设计师展开,从开头到结尾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步步一环环击破各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操作技能。由于是小班化教学,所以本人更加关注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力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序的进步。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选定操作对象的重要性。
?(2)掌握“复制”、“粘贴”的使用。
?(3)掌握选定区域旋转的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图像的复制、移动等操作,知道选择的重要性,理解“复制”、“粘贴”功能。
(2)通过对图形的变换(旋转),掌握“画图”中图形的旋转的方法,体验计算机绘图的神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体验“旋转”、“复制”与“粘贴”提高学生创作图形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通过层层学习要求,让学生体验到要想最终完成愿望,需要一步步努力做好基础的事情,积累能力,最终实现。
4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复制”、“粘贴”的功能。
5课前准备
通过极域电子教室将“服装师.jpg”、“发型师.jpg”发送到学生机;课件。
6教学过程
6.1第一学时
6.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一、师生交流,引出动画人物。
? ? 1.通过PPT出示动画人物背影。
? ? 2.出示小黄人,明确任务。
二、出示课题。
活动2【讲授】巩固提升,击破新知中的部分知识点
一、小考验
?1.通过PPT出示小黄人小考验。
?打开“画图”程序。
2.对学生操作评价
二、通过PPT出示“服装师”要求。
“恭喜你们!现在你们是我的设计师了!请小设计师们为我们三胞胎兄弟挑选不同的衣服!”
“利用‘画图’程序,打开放在桌面上的‘服装师.jpg’文件。”
1.引导学生理清操作要求。
2.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3.学生操作,教师注重全体一一指导。
4.对学生操作评价。
5.保存作品。
活动3【讲授】基础任务,击破复制、粘贴操作
一、通过PPT出示“发型师”要求。
“恭喜你们!你们是优秀的服装师了!现在请小设计师们为我们三胞胎兄弟设计不同的发型!”
“利用‘画图’程序,打开放在桌面上的‘发型师.jpg’文件。”
1.引导学生理清操作要求。
2.讨论三个人,一撮头发怎么办?
引出“复制”、“粘贴”,教师通过播放“复印机”复印过程的视频并讲授完成。
3.学生操作,教师注重全体一一指导。
4.对学生操作评价。
活动4【讲授】进阶任务,击破旋转操作
1.再次出示“发型师”,仔细看要求“不同”。
2.讨论并出示较个性化的发型成品。
引出“旋转”
3.学生演示或教师讲授。
4.学生操作完成,教师注重全体一一指导。
5.对学生操作评价。
6.保存作品。
活动5【活动】作品点评
对学生作品进行师生点评,在交流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改进方向。
活动6【讲授】归纳总结
学生能通过板书将本课内容进行梳理,掌握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