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四单元12《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四单元12《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 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2 10: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fān shēn pī kāi huǎn màn yí zhàng zī rùn
( ) ( ) ( ) ( ) ( )
láo lèi xuè yè bēn pǎo mào mì jīng pí lì jié
( ) (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翻( ) 劈( ) 撑( ) 竭( ) 丈( )
鄱( ) 僻( ) 掌( ) 喝( ) 仗( )
三、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雷声 ( )的巨人 ( )大地 ( )世界
( )的大地 ( )的花草树木 ( )变化 ( )斧头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他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 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 变成了太阳;他的 变成了月亮;他的 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 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 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 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五、课内理解。
1、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写出这句话中的三对反义词。
( )——( ) ( )——( )
( )——( ) ( )——( )
(2)盘古一斧头就把天地劈开了,这个过程可以成语_____来概括。
2、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头顶天,脚踏地”可以用成语_____来表示;“脚踏地”可以用成语_____来表示。
六、课外阅读。
女娲造人
盘古爷爷开天辟(bì pì)地后,地上没有人,冷冷清清不成个世道。上天就派伏羲和女娲下来造人。伏羲爷力大,负责挑水和(huò huó)泥;女娲(wō wā)娘娘手巧,负责捏泥巴人儿。捏成啥样哩?就照自己的样子捏,像伏羲的就是男人,像女娲的就是女人。
女娲娘娘不分昼夜地捏呀,捏呀,泥人儿越捏越多。屋里放不下了,就搬到门外场院里晒。这些泥人儿晒干后,过上七七四十九天就能变活了。谁知天下雨了,他俩忙把泥人儿往屋里搬,搬不及的,就拿扫帚(chu zhou)往一堆扫,结果有些泥人儿眼给扎瞎了,有些泥人儿胳膊腿给碰断了,以后世上才有了瞎瞎瘸瘸的人。
这地面太大,单靠女娲娘娘两只手造人也太慢了。女娲娘娘就想了个法子,教男人和女人配对,让他们自己繁衍后代,这样人就越来越多了,世上才热闹起来。伏羲、女娲很高兴,就回天上去了。
自从人学会配对生孩子后,人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光添不去,眼看就要憋破世界。这咋办哩?上天就派阎王爷下来,给人限定寿命,让老年人死去,把地方腾给年轻人。人死了,魂灵到了阴间,过个时间再托生为人,回到世上。这样有生有死,轮替换班,人就不稀不稠了。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丛书》)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仿写词语。
冷冷清清: 、 、 。
3、下列说法中,对这篇神话所讲述的造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是伏羲爷和女娲娘娘造的人。 B、伏羲爷负责挑水和泥,女娲娘娘负责捏泥巴人儿。
C、男人和女人配对繁衍后代。 D、伏羲爷和女娲娘娘一起捏泥人儿。
4、神话故事所讲述的内容是真的吗?说说你对神话的理解。

5、你还听过哪些神话故事?写出它们的名字吧。

第12课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翻身 劈开 缓慢 一丈 滋润
劳累 血液 奔跑 茂密 精疲力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本节课生字的掌握和书写情况。
二、比一比,组词语。
翻身 劈柴 支撑 竭力 一丈
鄱阳湖 生僻 手掌 喝水 倚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形近字的区别和组词能力。
三、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隆隆 巍峨 照耀 创造
辽阔 茂盛 发生 拿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搭配的掌握情况。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呼出的气息 发出的声音 左眼 右眼 四肢和躯干 血液 汗毛 汗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
五、课内理解。
1、(1)轻 重 清 浊 上升 下降 天 地(2)开天辟地
2、顶天立地 脚踏实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内文章的概括总结能力,这两部分选取了开天辟地和顶天立地两个部分。
六、课外阅读。
1、pì huó wā zhou
2、家家户户 是是非非 堂堂正正 蓬蓬勃勃
3、D
4、神话故事所讲述的内容绝大部分不是真的。神话是旧时由于人们对大自然和未来的探索,从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并对这种神秘力量产生敬畏和崇拜。神话是人们在现实事物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象产生的,由人们口头创作,世代相传下来,并非科学反映。
5、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牛郎织女、哪吒闹海、精卫填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