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冀中的地道战 第1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8冀中的地道战 第1课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0 11:0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地道战发源于中国共产党党群关系坚定的冀中地区。地道的功能首先是隐蔽,帮助党员干部在敌后立足,同时为根据地民众提供生存环境。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中共以各种方式、不放过一切机会持续抵抗,不断牵制、消耗日军的兵力。在这样一场多方较量的国际战争中,生存就是对敌人的威胁,就是一种韧性的抵抗。
而地道首先为党员、群众提供了生存条件。
8.冀中的地道战
语文部编版 五年级上
时代背景
1942到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并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敌人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周而复,原名周祖式,安徽旌德人,1914年元月3日出生于江苏南京,自幼受庭训,入私塾,为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作家。
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先后出版过多种外文译本,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在当时几至家喻户晓,周而复也因此成为无愧于时代的文坛巨擘。
周而复

lěi


rèn


chà
侵略
侵吞
qīn
省略
略读
lüè






修筑
建筑
zhù
堡垒
古堡
bǎo






共产党
党员
dǎng
沙丘
山丘
qiū






何妨
妨碍
fáng
隐蔽
遮蔽







陷阱
沦陷
xiàn
拐卖
拐弯
guǎi






侵略 古堡 党员 山丘
妨碍 隐蔽 陷阱 拐弯
堡垒 搁浅 岔路 吆喝

rén
rèn
任丘
任务


踏实

踏步
◇他这个人做事脚踏(tà)实地,给人踏(tā)实的感觉。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 ):在重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
( ):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 ):形容数目极多,无法计算。
( ):一个人守住关口,一万个人都打不进来。
( ):没有穷尽,没有限度。
堡垒
不计其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无穷无尽
智慧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围绕地道战讲了哪些内容?
本文围绕地道战讲了哪些内容?
一(1-3)地道战的产生的原因和作用。
二(4-7)地道战的结构特点和功用。
三(8)赞扬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战创造的奇迹。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敌人修筑工事的手段之多、数量之多,表现了他们的穷凶极恶。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过渡段,承接上文所说的“大扫荡”,引出下文对地道战的介绍。
地道战产生的原因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奇迹
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横 竖 直 弯
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侵略( ) 碉堡( )
任丘( ) 妨碍( )
堡垒( ) 陷坑( )
岔道( ) 拐弯( )
·
lüè
diāo
qiū
fánɡ
lěi
xiàn
chà
ɡuǎi
·
·
·
·
·
·
·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