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和认识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通过正数与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与对基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师生活动
1.实例引入
师1: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76米,体重78.5千克,今年37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46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约占全班总人数的58.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2: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更小的数呢?
(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疑问.)
2.观察课本图和表.
我们将要引入新的数——负数.
揭示课题:1.1 正数和负数.
二、新课解析:
1.从上图和表中我们看到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数字有:7,1,6, 9,8844;还有一些我们没有学习过的数字,如:-3,-14,-155.
2.定义:
像7,1,6,9,8844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像-3,-14,-155等在正数前面加“-”(读作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其中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1)正数前面“+”(读作正号),通常可省略不写,有时为了强调,也写上,如+7,+1;
(2)负数前面“-”(读作负号),不能省略不写.
3.正、负数常见的表示:
(1)计量温度时,人们把冰点作为基准,定为0℃.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2)海平面常作为基准,定为海拔0m,海平面以上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用负数表示.
(3)日常生活中还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水库水位有上升与下降;计算足球的净胜球等,表示这些量的值,也会用到正数和负数.
三、例题讲解
例1、(课本例1)
例2、体育课上,王老师对七年级男生进行引体向上的测试,以做6个为标准,其中10名男生做的引体向上个数如下:5,9,6,7,10,5,4,8,3,6.请用正、负数形式写出这10名男生做引体向上超过标准的个数?
(强调:审题和书写格式;)
例题引申:
例3、我们经常看到米袋上面写着:净重30±0.1kg,说说30kg和±0.1kg所表示的意思?
解:30kg表示标准重量,+0.1 kg表示超过标准重量0.1 kg,-0.1 kg表示低于标准重量0.1 kg,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例并给出正确书写.
四、练习讲解(课本练习题).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正数、负数的概念;
(2)正数、负数通常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如:上升和下降;收入和支出;....
(学生自己总结回答)
1.1正数和负数(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的定义;
2.掌握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3.通过有理数的不同分类的学习,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难点】
有理数按不同要求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师生活动
1.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说了我的身高1.76米,体重78.5千克,今年37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46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约占全班总人数的58.7%…
现在我再写几个数如:0,-2, -1.5,,-23,-12% …
上述这些数我们按整数和分数来分类,大家看怎样分类好?
(学生讨论,老师再总结)
我们今天将学习---有理数及有理数分类.
揭示课题:1.1 正数和负数(2)
有理数及有理数分类.
二、新课解析:
1.上题中,整数有:1.76,78.5,37,46,27,0,-2,-23 .分数有:58.7%,-1.5,,-12%
注:整数有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有正分数和负分数
2.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即
三、例题讲解
例1、(课本例2)
(强调:审题;)
例题引申:
(1)本题中哪些数放入非正有理数集合,哪些数放入非负有理数集合?
总结:有理数还可以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即
(老师可以告诉学生,π是无理数,我们今后学习)
(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3.4,-,-0.28,0,0.618,-7,-9,-,
整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3)观察下列数,探索其规律:
-1,,-,,-,,...
(1)写出第7,第8,第9三个数;
(2)第2011个数是什么?
(3)如果这一列数无限地排下去,与哪一个数越来越接近?
四、练习讲解(课本练习题).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1)有理数的概念;
(2)有理数的分类.
(学生自己总结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