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火山和地震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火山和地震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09 21:3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 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 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教育
二、教学重点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 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
四、教学准备
1、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视频。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地球上的板块、现代地震仪的图片。
2、学生每组准备两根小木棍,一条毛巾。
3、铁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积木块等
五、教学时间 1 课时
1
六、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谈话: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造成7、8万人死亡,1、8万人失踪,37万人不同程度受伤,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我国政府为悼念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把每年的五月十二日定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纪念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火山和地震的相关知识。
2、板书课题: 火山和地震
(二)出示教学内容:
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 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掌握一部分地震的前兆, 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三) 组织学生探究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1、引导学生认识火山喷发的成因。
(1)观看火山喷发的视频。
思考:1、火山是怎么形成的?(板书:高温、高压的作用)
2、火山喷发时,你看到了哪些情景?
3、火山喷发有哪些好处?有哪些危害?
看过火山喷发,结合刚才的录象,请大家再看书说说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引导学生看书中22页有关火山喷发的描述。板书: (熔融的岩浆 喷发)
(2)用土豆泥和番茄酱模拟火山的喷发。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3)小结火山喷发的原因。
  2、拓展:学生介绍火山知识。
讨论:为什么说我国台湾省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频繁地区?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经常有火山爆放,有的地方却没有?从火山爆发的现
象中,人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结:在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岩层受到压力较大,这往往是火山和地震的多发地带。
(四)组织学生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1、讨论:你推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人类不断的改造自然,期待更好的生存环境,可无情的地震却一次次震碎人们的美好生活, 给人们的记忆打上痛苦的烙印。
播放地震的相关视频。
幻灯片出示下列问题:
(1)、地震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2)、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3、)地震有哪几种类型?
2、 交流以上问题。(板书:岩层相互挤压 褶皱断裂 释放 ) 引领大家看书中23页关于地震形成的相关内容。
教师介绍地震的主要类型:火山、塌陷、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原因: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力。
(1)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
讨论:假如我们想象这一层一层的毛巾就是地层,地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毛巾在力的作用下向上供,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也会发生褶皱变动。)
(2)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
3、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根小木棍,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折断。当木棍被折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假如这根木棍是我们想象中的地下的岩层,当岩层受到挤压的力越来越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木棍在力的作用下被折断,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时发生的断裂,木棍折断时发出的声响,想象到地震时发出的巨大声响;木棍被折断后产生的震动,想象到地震引起的大地剧烈的震动)
4、组织学生讨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5、研究地震的危害程度:纸箱地震模拟器实验,判断地震的中心与强弱。
讲述: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每年地球上都要发生几百次;只是有的地震较弱,人们感觉不出来;只有强烈的地震才会带来灾害,但一般一年不过只有几次。
( 1976 年 7 月 28 日我国河北省唐山 7.8(>=7级大地震)级大地震、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汶川发生 8.0 级(>=8 级巨大地震)巨大地震、2016年5月22日17时08分,朝阳县发生4.6级、4.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6公里。两次地震震中相距2公里,建平、宁城均有震感。 ))上述资料中提到了有关地震的相关概念如:震级、震源、震中、震中距、地震波。讲解震级是地震的强弱,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是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震中到地面任何一地方的距离是震中距,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做地震波。就像水波一样。提问:从地震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地震时大地在剧烈地震动,有很大的破坏力。是什么力量让大地剧烈震动呢?强烈的地震有着很大的破坏力,对人类造成这么大的威胁。
那么地震前是否有前兆?幻灯片出示下列问题:
地震前兆有哪些?你知道有哪些地震前兆?播放视频
6、指导学生了解地震的前兆。
(1) 讨论:地震前兆有哪些?你们已经知道有哪些地震前兆?
(2) 讲述:地震前兆还有: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气候出现冷热骤变;地光与地声等。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被人们称为一部
监测地震的“活仪器” 。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动物的地震前兆,课件
展示歌谣: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四)读故事说体会,谈谈安全教育:
1、过渡:在人类不断认识、改造自然的历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之奉献一生,为人类的提供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宝贵经验,还有伟大的发明。
2、听故事,谈体会: (科学家夫妇献身故事,张衡的研究。 )
播放张衡发明的地震仪视频
从这两个故事中,你能告诉大家什么呢? 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研究这两种自然现象,或者其它现象?
3、指导学生在遇到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如果来得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
4、你在其它灾难面前我们怎么办?
(五) 全课小结
谈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火山和地震一定有了新的认识。用一句话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课后每人完成一份以火山喷发和地震相关内容为主题的手抄报。看来关于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的问题。那就请大家把今天没有完成的研究继续下去,当然你还可以通过查阅课外书籍、实地观察等其它方法进行探究。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研究火山和地震的专家。
(七) 板书设计: 4、火山和地震
高温高压的作用 岩层相互挤压
熔融的岩浆 褶皱断裂
喷发 释放
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