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09 21:0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FeSO3的名称是亚硫酸铁
C.电子转移情况:
D.氮气分子的电子式:
2.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
A.锂 B.钠 C.镁 D.铝
3.下列物质中既存在共价键又离子键的是( )
A.Na2O2 B.MgCl2 C.SiO2 D.H2SO4
4.煤矸石是采煤和洗煤时的废弃物,其主要成分是Al2O3、SiO2,另外还含有数量不等的Fe2O3、CaO、MgO、Na2O、K2O、P2O5、SO3和微量稀有元素(如Ga等)。下列关于煤矸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于生产矸石水泥、耐火砖等建筑材料
B.煤矸石中的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P2O5和SO3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 H3PO4
D.铝比镓活泼,能电解GaCl3水溶液制备镓单质
5.下列核素中,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的是 ( )
①18O;②12C;③26Mg;④40K;⑤32S
A.①② B.②⑤ C.只有④ D.③④
6.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B.W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 >Z >X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 > Z >Y
7.下列叙述中所描述的物质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
A.易得到电子的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
C.单质具有金属光泽的元素 D.第三周期中,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
8.某短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 7 个电子,该元素可能是( )
A.ⅦA 族 B.Ⅶ族 C.ⅦB 族 D.ⅠA 族
9.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之和相等,A和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的质子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C、D能形成的含氧酸中,D的含氧酸酸性最强
B.简单离子半径;B>C>D
C.四种元素均能与氢元素形成共价键
D.在一定条件下A的单质能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10.X、Y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则下列关于R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R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R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常温下R不可能是气态物质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IIIA族的B元素和第VIIA族F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F3
B.Na+和O2-电子层结构相同,Na+和O2-半径小
C.IA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金属性最强
D.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非金属性最强
12.下列关于醇的物理性质的描述,不适合用氢键的形成去解释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前者的沸点高于后者
B.饱和一元醇,所含的碳原子数目越多,沸点越高
C.醇的碳原子和支链数目均相同时,含羟基数越多,沸点越高
D.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三醇可与水任意比互溶,彼此也互溶
13.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2与18O2互为同位素
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 L 16O2和1.12 L 18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14.某微粒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18 B.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C.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


二、填空题
15.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E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关于元素周期表及这六种元素性质,请回答:

(1)这六种元素的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AF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由B单质与H2反应生成1 molG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46.2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G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单质B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被氧化的G与参与反应的G的质量之比__________.
(5)F的单质可由其氧化物与氢化物反应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6.位于短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位于同一主族,A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B、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B、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C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根据你的推断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具有漂白作用的四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与D形成D的最低价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仅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呈碱性,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I.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
II. 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 ???
(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 ???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
(3)第三周期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 。? ???
(4)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6)某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该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
III. 下列变化中,①Br2挥发,②烧碱熔化,③O2溶于水,④NaCl溶于水, ⑤H2SO4溶于水,⑥Na2O2溶于水。(下列各空用序号作答)
(1)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
(2)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
(3)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
②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
请回答:
(1)Z2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ZW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
C(Ⅰ)的电极名称是____________(填写“正极”或“负极”)。
C(Ⅱ)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苏州工匠用白铜打造的食蟹工具“蟹八件”,主要成分是铜镍合金。Ni能与CO形成正四面体形的配合物Ni(CO)4,CuSO4溶于氨水形成[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1)Cu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1 mol Ni(CO)4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
(3)[Cu(NH3)4]SO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 NH3的沸点_______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PH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某白铜合金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0.A、B、C、D、E、X、Y为中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与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金属单质,B为氢气,X为盐酸,Y为强碱溶。则A物质的名称是_____;D与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C为同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通常状况下,A为气体,C为液体,Y为金属单质。则A→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将X通入A的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将X通入A的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三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元素的名称:C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写出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二者离子半径: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下同)。
(3)A、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上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元素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甲同学在连接好仪器后,加入药品之前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
(2)要证明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在 A 中加________________溶液,B 中加___________溶液,C 中加___________溶液,将观察到C 中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但花花认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三者非金属性强弱,请用文字叙述理由_____________。
(3)为避免上述问题,应在 B、C 之间增加一个盛有足量_____的洗气装置.改进后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Ⅱ.丙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 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 溶液的棉花、湿润淀粉 KI 试纸、湿润红纸.

(4)请写出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A 中棉花颜色变_______,则说明非金属性 Cl>Br;向 NaBr 和 KI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l2 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4.某元素的核素为X,其氯化物XCl21.11 g配成溶液后,需用20 mL 1 mol·L-1的AgNO3溶液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已知X核素中有20个中子。
(1)计算X的质量数为多少?
(2)指出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试卷第6页,总7页
试卷第7页,总7页

参考答案
1.D2.B3.A4.A5.B6.D7.D8.A9.D10.C11.D12.B13.D14.B
15. H2O S=C=S 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 8NH3+3Cl2=6NH4Cl+N2 1:4 2H2S+SO2=3S+2H2O
16.(12分,各2分)(1)SO2O3H2O2Na2O2
(2)
(3)SO32-+H2OHSO3-+OH-
17.188O Na F2 Al3+ HF HClO4 NH4NO3 ①③ ②④ ⑥
18.(1)Na2O (2) 2Na2O2+2H2O = 4NaOH+O2↑
(3)负极 Cl2+2 e = 2Cl- (4) Cu+H2O2+2H+=Cu2++2H2O
19. ls22s22p63s23p63d104s1 或[Ar]3d104s1 8mol或8×6.02×1023 正四面体 CCl4 高于 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3∶1
20.铝 Al(OH)3+OH-=AlO2-+2H2O 置换反应 先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生成淡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2SO2+O22SO2
21. 硅 磷 Na+ Al3+ NaOH Al(OH)3 HCl PH3
22.(1)钾;铝;铝;(2)S2-+Cl2=S↓+2Cl-;(3)锥形瓶;倒吸;(4)变蓝;NaOH(5)有白色沉淀生成;饱和NaHCO3
23.将导管C没于液面下,微热圆底烧瓶 ,有气泡产生,冷却至室温有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高度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HNO3 Na2CO3 Na2SiO3 白色浑浊 挥发出的硝酸可能和硅酸钠反应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SiO32-+CO2+H2O═H2SiO3↓+CO32- 2MnO4- +16H+ + 10Cl-=2Mn2++5Cl2↑+8H2O 橙色 NaCl和KCl
24.(1)40 (2)第4周期 第ⅡA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