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B.??????????????????C.??????????????????D.?
2.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错误的是(?? )
A.?禁止吸烟 B.?禁止燃放鞭炮 C.?禁止放易燃物 D.?禁止烟火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铁水铸锅?????????????????????????C.?粮食酿酒?????????????????????????D.?分离液态空气
4.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米饭在人体中消化成葡萄糖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将矿石研磨成粉末 D.?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21·世纪*教育网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添加酒精????????????????????B.?? 稀释浓硫酸 C.?过滤泥水???????????????????????? ?D.?称量氯化钠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C.???????????????????D.?
7.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 )
A.?量筒??????????????????????????????????B.?试管??????????????????????????????????C.?集气瓶??????????????????????????????????D.?锥形瓶
8.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www-2-1-cnjy-com
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 C.?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2-1-c-n-j-y
9.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长颈漏斗???????????????????B.?试管夹???????????????? ???C.?滴瓶???????????????????D.?蒸发皿
10.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
A.?烧杯 ???????????? B.?坩埚 ?????????? ??C.?试管 ???????? ????D.?硬质玻璃管
11.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实验操作安全常识
火焰三层﹣﹣外焰、內焰、焰心
温度最高﹣﹣外焰
熄灭蜡烛时的白烟﹣﹣石蜡
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不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停止加热时,要用嘴吹灭酒精灯
C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
D
加热时试管破裂原因
装置﹣﹣气密性好
药品(红磷)﹣﹣足量
打开弹簧夹时机﹣﹣装置冷却
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
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A.?A???????????????????????????????????????????B.?B???????????????????????????????????????????C.?C???????????????????????????????????????????D.?D
12.下列是蜡烛燃烧实验中对相关现象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变黑C.?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上个世纪80年代的科学家发明了硅太阳能电池,硅太阳能电池将实现( ) 21cnjy.com
A.?光能→微波的能量转换????????????????????????????????????????B.?光能→热能的能量转换C.?光能→电能的能量转换????????????????????????????????????????D.?电能→微波的能量转换【版权所有:21教育】
二、综合题
14.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___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来源:21cnj*y.co*m】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解析:A、表示禁止带火种,不符合题意;
B、表示禁止燃放鞭炮,不符合题意;
C、表示禁止吸烟,符合题意;
D、表示禁止烟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各种图标的名称分析。
2. C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图标符合题意;故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图标符合题意;故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图标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图标符合题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图标的含义分析。C应该是禁止携带火种。
3. C
解析:A、冰雪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铁水铸锅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4. C
解析:A、米饭在人体中消化成葡萄糖是由淀粉变为葡萄糖,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与酸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将矿石研磨成粉末,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
D、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是醋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将其除去,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答案为:C。 【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还有物质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观粒子(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都是物理变化。www.21-cn-jy.com
5. C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漏斗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故不符合题意; 2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不符合题意;21*cnjy*com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符合题意;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这样流速比较快。
6. A
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A符合题意。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B不符合题意。2·1·c·n·j·y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C不符合题意。【出处:21教育名师】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D、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析
7. A
解析:A、量简用于准确一定量量取液体的体积,符合题意;
B、试管不能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不符合题意;
C、集气瓶没有刻度,不能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不符合题意;
D、锥形瓶不能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所给各仪器的用途分析。
8. B
解析: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降温并隔绝氧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此选项中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 ,不符合要求,选项B符合题意;
C、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以防止发生爆炸,必须隔离贮存,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酒精着火要用隔绝空气的方法灭火分析; B、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 C、根据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的处理措施分析; D、根据易燃易爆物的存放要求分析。
9. B
解析:A、是分液漏斗不是长颈漏斗,故A不符合题意;
B、是试管夹,故B符合题意;
C、是细口瓶,不是滴瓶,故C不符合题意;
D、是研钵,不是蒸发皿,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根据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仪器名称等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0. A
解析:烧杯不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需要垫在石棉网上加热。坩埚、试管、硬质玻璃管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故答案为:A。 【分析】实验室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蒸发皿。
11.B
解析:A、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內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熄灭蜡烛时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成的石蜡小颗粒,A不符合题意;
B、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不可以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停止加热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而是用灯帽盖灭,B符合题意;
C、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装置气密性好、药品(红磷)足量、打开弹簧夹时机装置冷却,C不符合题意;
D、加热时试管破裂原因: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B根据实验室闻药品气味的方法及熄灭酒精灯的方法解答C根据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注意事项解答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解答
12. C
解析:A、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A不符合题意;
B、外焰温度最高,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变黑,B不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是实验现象,而是实验结论,C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蜡烛燃烧的火焰分析 B、根据外焰温度最高分析 C、根据实验现象是看到的、闻到的、感触到的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21教育网
13. C
解析:太阳能电池实现光能与电能的转换,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能量的转化方式分析
二、综合题
14.(1)浮在水面上;小(2)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3)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水 ·教
解析: (1)能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由于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2)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填: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有水生成;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时二氧化碳.故填:水珠;变浑浊;水和二氧化碳。【分析】(1)根据蜡烛能浮在水面,比较蜡烛和水的密度(2)根据稳定越高,火柴梗易被氧化分析解答(3)根据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解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