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上课件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说课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上课件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说课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9-10 06: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二课时 动节目录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教法4、学法
5、教学过程 动节6、板书设计 动节课时安排本节涉及到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这两大类群,在动物的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刚开始学习无脊椎动物,内容又比较多,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为避免学生混淆,我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本次说课说第二课时环节动物。在本节课当中通过《观察蚯蚓》实验为导线,感知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并能与生活环境相联系。初步形成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1、教材分析1.? 会概述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掌握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提高实施科学观察的能力。
2.通过同一类群多种动物的比较,提升归纳、概括的能力。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品质,并能培养对实验动物的爱护之情,引起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升华。2、教学目标 动节教学
重点教学
难点2、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观察蚯蚓的实验。

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动节3、教法
动节4、学法



动节(1)采用发现式学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实验教学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3)以学案导学为前提,通过实验、观察、体验、思考、分析、讨论、实践等多种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5、教学过程Step 3
合作探究,
寓教于乐
Step 4
当堂检测,
巩固加强
8 动节宗旨培养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指导思想。Step 2
自主学习,
初学新知
Step 1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动节 播放本班学生挖蚯蚓的照片。 Step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出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共鸣,提高学生兴趣 。
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得出蚯蚓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及生活方式。
1.蚯蚓属于什么动物?
2.你挖到大蚯蚓了吗?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挖到的?3 .蚯蚓的生活习性你知道吗?
4.蚯蚓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10Step 2 自主学习,初学新知
设计意图对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优秀的个人和小组予以加分,待进的予以扣分。
所通过课前学案的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的预习新课,对新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为之后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并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及时反馈给予认真完成的同学肯定和鼓励,给予完成情况不够好的同学提醒和督促,并能让小组间形成竞争,组员之间也会有督促的效果。 动节 动节Step 3 合作探究,寓教于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初中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探究实验,对活体蚯蚓进行多感官参与的观察,丰富了观察的手段。通过生物外部形态与环境相适应的分析,进而引出与环境相适应的内部结构与生理功能特征的推测,多层面强化“生物适应环境”的概念。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观察得出结论。
按照学案上的要求完成实验步骤,并汇报观察结果步骤一: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3分钟)
蚯蚓身体呈什么型?如何根据外形特点区分蚯蚓的前、后端,背、腹面?
步骤三: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
注意其身体的变化有什么特点?(2分钟)
温馨提示: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呦!大胆尝试:如果将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它的运动
状态又会如何呢?任务一 实验--观察蚯蚓步骤二:用手触摸蚯蚓,感觉它体表及腹面都有
什么特点?(2分钟,可以借助放大镜)Step 3 合作探究,寓教于乐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蚯蚓的呼吸,并总结整理出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全过程。突破本课难点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呼吸特点。
2、写出蚯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过程:任务二:实验——蚯蚓的呼吸1、实验过程:将一条蚯蚓放入干土中,使其身体粘满土,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身体变化。另一条蚯蚓不作处理,进行对照。请分析原因:
温馨提示:实验完毕后请迅速湿润蚯蚓的体表,请 珍爱生命!课堂展示 动节Step 3 合作探究,寓教于乐

设计意图 在数张不同生物图片中找出蚯蚓的同伴,并总结他们的共同特征。提升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并为之后生物分类的内容进行铺垫。任务三:“ 寻找小伙伴”判断依据是:Step 3 合作探究,寓教于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将本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延伸到情感目标之上,了解环节动物尤其是蚯蚓对人类对生态有利的一面,让学生形成情感共鸣,爱护动物,珍视生命。任务四: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 蚯蚓:
沙蚕:

水蛭: 动节

设计意图通过小活动让学生再一次巩固了蚯蚓的外部形态,着重环节、环带、刚毛等结构。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再一次掀起了课堂高潮。请你动动手,用橡皮泥捏一个环节动物吧,看谁捏的最活灵活现~ 动节小活动: 动节课堂小结:比较蛔虫和蚯蚓的不同圆柱形圆筒形角质层环节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肌肉和刚毛配合运动寄生腐生线形动物环节动物Step 4 当堂检测,巩固加强

设计意图当堂检测共设置了5选择题,偏基础,难度适中,体现了对新知识的巩固性原则,帮助学生尤其是待进生建立自信,获得成就感,提高对学习生物的热情。1.蚯蚓、蛭等没有发达的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原因是(  )
A.身体分节 B.体表有黏液 C.体壁有刚毛 D.肌肉发达
2.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排出的粪便会污染土壤 B.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C.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饵料 D.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3.判断蚯蚓前后端的简单方法是( )
A、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向 B、观察反应,反应快的一端是前端
C、长有口的一端是前端 D、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
4.蚯蚓刚毛的作用( )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协助运动 D、辅助呼吸
5.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6、板书设计蚯蚓生活习性形态结构
生理特点与人类的
关系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二课时)
1、

2、蚯蚓的小伙伴有:
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动节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