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课前复习
1、人类是从一种 进化而来的。
2、目前所知我国生存最早的是 万
年前的 人;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
的是 人。
3、北京人过着 生活;使用 石器;懂得使用 。
4.山顶洞人过着 生活;并且会 取火
古猿
170
元谋
北京
打制
天然火
群居
氏族
人工
温故知新:
2、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
A、埃及 B、印度 C、希腊 D、中国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能直立行走 B、会制造工具
C、外貌与现代人相似 D、已经使用天然火
4、一个原始人正在用骨针连缀兽皮,还有几个原始人把兽牙、海蚶壳和小 石珠钻孔连成串。判断此原始人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蓝田人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采集和狩猎得来的食物总有吃完的那一天,那他们该如何生存呢?
我来想一想 ……
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
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
4.农耕作物:
5.原始饲养业:
6.定居生活:
7.原始手工业:
约六千年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磨制石器(石刀) 耒耜(lei si)
粟和蔬菜(世界上最早种粟)
猪 狗
半地穴式房屋
彩陶(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纺线、织布、制衣
半地穴式房屋
由洞穴走向聚落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
半坡遗址地处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沙,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保温。形成了北方建筑的雏形。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磨制石器(新时期时代)
(半坡人,河姆渡人)
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山顶洞人)
“打制旧,磨制新”
粟
鱼纹彩塑陶盆
人面鱼纹陶盆
尖底瓶
彩陶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
练一练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D
假如你来到原古居民家中做客,下面这个房子住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C
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因是( )
A 生活习惯
B 地理与气候
C 生产生活能力所致
D 历史传统
B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地点:
2.时间:
3.生产工具:
4.农耕作物:
5.定居生活: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约7000年前
磨制石器 (新时期时代)
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干栏式建筑
陶器、玉器、原始乐器
猪、狗和 水牛
干栏式建筑
杆栏式房屋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房屋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
河姆渡遗址地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
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骨耜
轻便灵巧,表面光滑,不易沾泥,适宜在水田使用。
偶蹄类动物肩胛骨制成
河姆渡出土石器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
水稻的 国家。
河姆渡
出土的陶猪
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bo)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学会建造房屋
B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氏族公社的形成
D 知道挖井取水
B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
情节是( )
A 种植水稻
B 饲养猪狗等家畜
C 住半地穴式房屋
D 食用磨制石器
C
懂得挖掘水井、饮用井水的原始居民是( )
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A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
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
地域
居住房屋
种植作物
饲养家畜
陶器
35
均处于无贫富差异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时间 距今约 六千 年 距今约 七千 年
地区 黄河 流域(陕西西安) 长江 流域(浙江余姚)
原始农耕 普遍使用 磨制 石器,种植 粟 、蔬菜等 已使用 磨制 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生活情况 打猎、捕鱼;住在半地穴式 房子,使用弓箭 打猎、捕鱼;住在干栏式 房子,会挖掘水井
原始家畜饲养 饲养猪狗等动物 会饲养家畜(猪、狗、水牛)
原始手工业 能制造色彩鲜彩陶 ,已会 纺线 、织布、制衣 会制造 陶器 ,还会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
A半坡原始居民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 尧舜禹时期
B
2.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彩陶 B.青陶 C.白陶 D黑陶
A
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是我国____流域和_____流域的早期居民。
2、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和___的国家。
长江
黄河
水稻
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