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0 11:2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一个多世纪以来, 人们一直猜想在地球以外的茫茫宇宙间可能有类似甚至超过人类智慧的生物存在。 在天文学和生命科学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前提下, 科技界认为从理论上说任何天体只要条件合适都有可能产生原始形态的生命, 并逐渐进化为高级形态的生命, 甚至出现智慧生命及其文明。 因此, 地外生命探索在 20 世纪下半叶起就一直方兴未艾,学生也非常关心地球外是否有外星生命这一问题。 因此,本课试图为小学生撩起“外星人”神秘的面纱, 激起他们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像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的欲望, 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投入到探索宇宙生命的活动中。
(一)、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
1、 介绍人类探索太阳系内的行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情况。
2、 了解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猜测和描绘。
3、 给外星人写一封介绍地球的信。
(二)、 通过本课的学习, 希望学生达到以下预期的学习结果:
1、 会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图片和视频信息,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生命的最新成果。
2、 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3、 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能设计向外星系生命介绍地球情况的信息卡。
4、 进一步增强了解宇宙奥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三)、 教学重点: 唤起学生探索外星生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四)、 教学难点: 有理有据简洁明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五)、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和学生上互联网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图片和视频信息, 记录相关网站地址,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本课是以探索外星生命为主题的资料探究课。 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展示法、 探究法、 讨论法。 教学环节有四个步骤组成: 提出问题, 筛选归类--分析资料, 内化共享--汇报交流,总结提升--品位收获, 再生疑问。 在教学中采用探究、 展示、 交流、 讨论的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着“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这一主题,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的上网搜集、 获取知识资料, 在课堂上相互交流、 讨论, 答疑解惑, 理解、 巩固知识, 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交流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生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 出示外星生命想象图: 【百度图片】 外星人图片
教师: 同学们, 你知道图片上是什么吗?
学生可能回答: 外星人; 火星人等。
教师: 这是传说的外星人图片。 你见过吗?
学生可能回答: 没见过; 在书上或者电视上或者网上见过。
教师: 你觉得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学生: 可能回答有, 也有的可能说没有。
教师: 地球以外到底有没有生命?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好不好?
学生: 好。
教师: 板书课题: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设计意图】 教师利用新奇的外星人图片导入课题, 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全身心投入课堂研讨中去。
(二) 自主探索, 交流汇报
1、 资料展示交流:
教师: 同学们已经在课前搜集了有关外星球生命的的资料, 你们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展示一下。
【学生活动】 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分组展示,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
【设计意图】 在教师点拨之前, 先让学生展示自 己搜集的资料, 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劳动所获得的成功感, 避免教师剥夺学生的表现欲。
2、 探究太阳系内的行星是否存在生命。
教师: 你们觉得外星高级智慧生命可能在太阳系内存在吗?
学生: 可能在太阳系内的某个星球上。
教师: 可能会是哪个星球呢?
学生: 可能是金星、 火星。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金星资料:
教师点拨: 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 确实, 从结构上看, 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两者的环境却有天壤之别: 金星的表面温度很高, 不存在液态水, 加上极高的大气压力和严重缺氧等残酷的自然条件, 金星大气中, 二氧化碳最多, 占 97%以上。 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 到 30 千米的由浓硫酸组成的浓云。 金星表面温度高达摄氏 465 至摄氏 485 度, 大气压约为地球的 90 倍。
学生质疑: 这些情况人类是怎么 知道的? 有人去过金星吗?
教师: 没有人去过, 科学家发射了 金星探测器。
教师: 你觉得这样的环境可能有生命存在吗?
学生: 应该没有生命, 金星不适宜生命生存。
教师: 那火星呢?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火星资料:
教师点拨: 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 1%, 非常干燥, 温度低, 表面平均温度零下 55℃ , 水和二氧化碳易冻结, 部分地球生物可以生存。
教师: 你觉得火星可能有生命存在吗?
学生: 可能有生命, 不知道科学家有没有发现生命?
教师: 是呀, 科学家也怀疑火星上有生命存在, 所以科学家研制并发射了 多颗火星探测器, 去火星上探测生命是否存在。 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 美国已经发射了 很多颗火星探测器, 也向 世界发布了 很多图片、 视频信息, 但对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与否, 仍然没有定论。
教师: 虽然没有确凿证据看到外星人, 但是火星探测器却发现了 UFO。
学生: 什么是 UFO?
教师: 我们一起来了 解一下。
UFO 全称 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中文意思是不明飞行物, 又叫幽浮或飞碟。 人们猜测可能是外星智慧生物的飞行器。
教师: 外星高级智慧生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虽然没有找到答案, 但是人们还是做出了种种猜测和描绘。 有哪些猜测呢?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外星人图片:
学生: 这些图片并不是外星人的实物照片, 而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有些是电影上的角色图片。
教师: 外星人的图片是想象的, 但是火星探测器拍摄的火星菌状体表明火星上可能存在生物。
【设计意图】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自 己能表述的尽量让学生发言, 教师适时引 导点拨, 避免教师主宰课堂发言权。
(三)、 课堂讨论, 巩固提高:
教师: 在搜寻外星生命的过程中, 科学家发射的太空生命探测器已经飞出了我们的太阳系,我们来看: 【百度百科】 旅行者号探测器知识资料。
教师: 这 2 颗探测器从不同方向飞出太阳系。 它们都携带有一张特殊的镀金唱片“地球之音”,上面录制了有关人类的各种音像信息: 60 个语种向“宇宙人” 的问候语、 35 种自然界的声音、 27 首古典名曲、 115 帧照片。 预计唱片可在宇宙间保存 10 亿年之久。
问题: 你觉得假设真有外星球智慧生物, 我们要和他们交流, 用汉字写信给他们可以吗?
学生: 不行, 他们不认识汉字。
教师: 用什么方式比较好?
学生: (讨论发言), 用图片, 图形, 声音等。
教师: 很好, 现在请你给即将发现的外星人写一封信, 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地球, 介绍我们的中国, 要考虑到他们不认识汉字, 用你的方式写。 好吗?
学生: 好。
学生小组讨论,写给外星人的信。 (写完后在班内展示交流, 教师学生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 教师不要把自己对外星人写信的内容和方法全说出来,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让学生自由发挥, 这样学生的作品才会有创造性,才会有创新、有价值。
(四) 、 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感想和收获? 说一说!
学生: 自由发言, 汇报总结。
(五)、 课外拓展:
教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对地球以外有生命吗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也有了更多的疑惑, 课后, 同学们可以进一步上网查找资料, 搜集科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 来丰富我们的知识, 拓展我们的视野, 好不好?
学生: 好。
教师: 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 下课。
(六)、 板书设计: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1、 太阳系内的地外行星是否存在生命
2、 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猜测和描绘
3、 给外星人写一封介绍地球的信
六、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探索外星生命为主线, 创设以学生小组成员间交流讨论为主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上网搜集资料,进行展示、 交流、 讨论, 发展探究能力、交流表达能力,激发起了探索宇宙生命的好奇心, 想象力得到扩展,求知欲得到增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百度搜索引擎的运用和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解读。并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探究结果,了解人类探测外星生命的成就,产生研究外地生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落实到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研究性。 部分同学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许多离奇古怪的问题, 说明同学们的思路比较开放,产生了超常的想象力,在值得肯定的同时, 要注意引导他们,科学的想象要以事实为依据,注重证据,服从科学原理。在表达科学问题时用词要严谨,表述合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