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认识地球 第3课时(教学课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1认识地球 第3课时(教学课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11 15:06:42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湘教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第3课时
1、能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说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
2、能够结合昼夜变化,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能够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4、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并能举例说明五带的特点。
新知导入
清晨,我们迎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的活动;夜晚,满天星辰伴随着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日月星辰为何每日东升西落?白昼和黑夜为何交替出现?
这一切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运动引起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的运动
一年中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之分?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温度带?
一、地球运动的方式
自转
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
地球绕着地轴在不停地旋转,这叫作地球的自转。
2、绕转轴:地轴
3、周期:24小时(一天)
(一)、地球的自转
侧视图:自西向东
俯视图:南顺北逆
方向
(一)、地球的自转
产生的自然现象1: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这样,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
(一)、地球的自转
产生的自然现象2:时间的差异
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地球上的时间就有了早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一)、地球的自转
昼夜的交替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时间的差异
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产生的自然现象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绕转中心:太阳
读下图,结合教材内容,说出地球公转的特征。
(二)、地球的公转
产生的自然现象1:四季的变化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四季的变化
(二)、地球的公转
产生的自然现象2: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太阳照射下,地球被分为昼夜两个半球: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昼夜两半球之间的分界线,被叫做晨昏线,是地球的一个大圆。晨昏圈经过的各地,正经历着一天中的清晨或黄昏。
(二)、地球的公转
产生的自然现象2: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昼夜等长
昼最长,夜最短
昼夜等长
昼最短,夜最长
(二)、地球的公转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产生的自然现象2: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二)、地球的公转
产生的自然现象3:五带的划分
终年严寒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五带的划分

23.5°N
北极
66.5°N
23.5°S
66.5°S
南极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
终年寒冷
90°N
90°S
天文特征
气候特点
五带的划分
南北回归线之间
23.5°N —23.5°S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23.5°N —66.5°N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23.5°S—66.5°S
北极圈以北
66.5°N---90°N
南极圈以南
66.5°S---90°S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
终年寒冷










(二)、地球的公转
太阳直射点移动(北半球)
春分日~秋分日(夏半年):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次年春分(冬半年):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
春分日、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永远昼夜平分),全球昼夜等长。
(二)、地球的公转
二分二至图
二分二至图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日(A) 3月21日前后 赤道或0°纬线 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B)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或23.5°N 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秋分日(C) 9月23日前后 赤道或0°纬线 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日(D)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或23.5°S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地球自转也公转,自西向东未改变;
身子倾斜绕日转,转动一周用一年;
处于轨道不同位,地面光热随之变,
光热多少论冬夏,光热适中在春秋;
春夏秋冬在变换,南北半球正相反;
昼夜长短归公转:二分日时全相等,
冬至昼短夏最长,南北极地极昼(极夜)现。
1.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C
2.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A
3.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B.
D.
C.
B
A.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地球的公转产生的现象( )
A.昼夜交替 B.五带的划分
C.四季的形成 D.昼夜长短的变化
A
5.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我国北方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A
6.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C
7.如图为“二分二至地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2)6月22日前后 ,地球位于公转轨道 处附近(填序号),此时北半球节气是 (填节气名称)。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舂烟。”当扬州柳树吐露新芽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处附近(填数字序号)。
(4)当扬州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时,地球位于公转
轨道 处(填数字序号),此时扬州气温较____
(填“高”或“低”)。
自西向东

夏至日



本节课主要学习地球的两种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及两种运动方式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的更替和时间的差异;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地球上的五带。谈谈本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上的五带
作业:
1、识记本课主要知识点
2、完成课堂同步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地球和地球仪 第3课时
一、单选题
1.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地理现象是(???? )
A.?四季变化??????????????????B.?昼夜长短的变化??????????????????C.?昼夜更替??????????????????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2075年太阳老化,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以寻找新家园的故事,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是(?? )
A.?大陆漂移???????????????????B.?四季变化???????????????????C.?板块运动???????????????????D.?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3.读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题。

“五一”期间,地球正运行在公转轨道的(??? )
A.?d、a之间.??????????????????????????B.?a、b之间??????????????????????????C.?c、d之间??????????????????????????D.?b、c之间
4.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我们泉州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B.?我们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我们会发现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
5.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A.?24小时??????????????????????????????????B.?半个月??????????????????????????????????C.?半年??????????????????????????????????D.?一年
6.太阳每天自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7.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方向都是自东向西
C.周期都是一天 D.都是围绕着太阳转
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B.??????????????????????C.??????????????????????D.?
9.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年的端午节(6月18日)这一天地球公转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10.划分地球上五带的依据是(??? )
A.?有无极昼极夜??????????? B.?有无太阳光直射???????????
C.?有无四季明显变化????????? ??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11.读地球自转示意图,此时甲地居民最适宜( ???)

A.?上班??????????????????????????????????B.?午休??????????????????????????????????C.?看日出??????????????????????????????????D.?观日落
1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一天??????????????????????????????????B.?一个月??????????????????????????????????C.?一年??????????????????????????????????D.?一小时
13.? 2018年9月23日,是我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中华大地共庆丰收。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农民节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于(?? )
A.?甲?????????????????????????????????????????B.?乙?????????????????????????????????????????C.?丙?????????????????????????????????????????D.?丁
(2)关于农民节当天威海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昼夜长短几乎相同?????????????????????????????????????????? ????B.?正值夏季,气温最高
C.?农民们正欢欢喜喜收割小麦????????????????????????????????D.?正午时分,旗杆影子在阳光下消失
二、综合题
14.读地球的运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上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的节气是________,时期约为________前后(填时间),太阳直射纬线是________,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出现________现象。
(3)当地球运行至D处时,节气是________,全球昼夜________(昼夜长短状况);
(4)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百色属于________(季节),当地天亮的时间比其他季节要________(早,晚)。
15.读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在N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A,B两点中________点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________点先进入黑夜。昼夜交替的周期为________。
(3)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
(4)北极圈内出现了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是北寒带和________带的分界线。
(5)在地球上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答案为:C。
2.【答案】 B
【解析】解: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和时差;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极昼极夜现象。
故答案为:B。
3.【答案】 B
【解析】由图中“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五一”期间,地球正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a、b之间,也就是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解:地球自转一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差,题中ABC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故答案为:D。
5.【答案】 A
【解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即24小时;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即365天;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故答案为:A。
6.【答案】 D
【解析】太阳每天自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引起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A
【解析】AB.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C不符合题意;
D.地球自转是绕着地轴转,公转是绕着太阳转,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 B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现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现顺时针。
故答案为:B
9.【答案】 A
【解析】根据地球的公转和二分二至日的划分,图中丁是春分日,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图中甲是夏至日,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乙是秋分日,是9月23日前后,丙是冬至日,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端午节(6月18日)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最接近6月22日。
故答案为:A。
10.【答案】 D
【解析】根据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成了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和南寒带。
故答案为:D
11.【答案】 C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所以读图可知,甲地此时正是日出时刻,所以选C。
故答案为:C。
12.【答案】C
【解析】我们把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1天,即24小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其公转一周的时间为1年,即约为365天。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13.【答案】 (1)C(2)A
【解析】(1)农民节当天是每年的9月23日前后,这一天地球是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丙处,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北半球各地开始进入秋季,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关于农民节当天威海地理现象的描述,这一天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昼夜长短几乎相同;进入秋季,气温开始降低,开始变凉;威海种植的是冬小麦,已经在6月-7月收割完了小麦;威海位于北温带,没有阳光直射,所以正午时分旗杆影子不会在阳光下消失,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4.【答案】(1)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冬至;12.22;南回归线(23.5°S);极昼
(3)春分;昼夜等长(4)夏季;早
【解析】(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上图看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
(2)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约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当地球运行至D处时,节气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4))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百色属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夏季,当地天亮的时间比其他季节更早。
15.【答案】(1)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B;D;一天(24小时)
(3)正西或西(4)极昼;北温(5)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解析】(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转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极上空看成顺时针方向转动,所有在北极点附近标上逆时针即可。
(2)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有处于黑夜中的点是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早看到日出,而处于白天中的点是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早进入黑夜。所有A,B两点中B点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D点先进入黑夜。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天。
(3)读图可知,A和B位于同一条纬线上,A在B的正西方向。A、B两点所在纬线名称为赤道 ,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就是0°纬线。
(4)读图可知,北极圈内是极昼时期,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以南是北温带,所以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5)地球自转主要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还有时间差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