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统编版】(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统编版】(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10 12:0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一个笑不出来的笑话
历史课上,老师在讲《火烧圆明园》一课时,小明一直在打瞌睡,老师便课堂提问: "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小明吓得睡意全无,惊慌答道:“不是我烧的! ”次日家访,老师说起此事:“我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他居然说不是他烧的!”这时,小明的妈妈急忙答道:“我家小明一向老实,他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小明的爸爸是个本地著名的企业家,站了起来,满脸不高兴地说道:“烧就烧了,多少钱赔就是了。”
那么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圆明园是被谁烧的吗,发生于什么时间、什么事件?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个满怀信心的期待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做出了什么举措?
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物产是各种各样,各省间的水运交通又是极其便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就面积而言,中国的国内市场,也许并不小于全欧洲各国的市场。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一个始料未及的结果
结合材料思考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达到了扩大中国市场的目的了吗?
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品(不含鸦片)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的报告书

一群狼狈为奸的国家
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英法等国提出了修约要求,清政府以不是商约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一些蹩脚荒谬的借口
思考如果没有这两个偶然事件的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必然会爆发吗?
中英“亚罗号事件”
中法“马神甫事件”

一个趁火打劫的时机
1851年1月,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迅速席卷大半个中国。

一场悲剧重演的战争
第一阶段:1856年10月——1858年11月
炮轰广州——攻陷广州——攻陷大沽炮台——被迫签约
第二阶段:1860年6月——1860年10月
占领天津——进军北京——火烧圆明园——被迫签约

一场悲剧重演的战争

一场悲剧重演的战争
苦命天子咸丰帝
临危受命恭亲王

一场文明浩劫的大火
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盲目,
只有当悲剧再次上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一场文明浩劫的大火
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一场文明浩劫的大火
雨果曾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
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一场文明浩劫的大火
人们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场文明浩劫的大火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
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18日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

一场文明浩劫的大火
法国作家雨果这样说: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
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
另一个叫做英吉利……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
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
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

一批丧权辱国的条约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利用表格形式梳理这些条约的内容?
《天津条约》签订现场
《北京条约》签订现场

一批丧权辱国的条约
名称 《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北京条约》
割地
赔款
通商口岸
其他内容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海关聘用英人,关税值百抽五
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沙俄侵占中国大量领土
赔款额增至800万两
增开天津为商埠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一个国土沦丧的痛苦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一个国土沦丧的痛苦
《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因此“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战争原因和目的
战争性质和结果
战争危害和影响
战争进程和区域

一个千载难寻的奇人
课堂讨论:如何评价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死?
两广总督、广州守将叶名琛

一个令人深思的细节
透过这一个历史细节,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再次战败的原因?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让英国人十分意外的是,当年马嘎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些礼品,如天体运行仪、地球仪、音乐钟,以及各种新式火炮、枪械都原封未动的堆放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一个刻苦铭心的启示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只有勇于低头、汲取教训、改革求变,
才能在帝国毁灭的废墟上迎接民族新生。

课堂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 记忆歌诀
一八五六到六零,二次鸦片起战争,
联军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无人性。
沙俄乘机起歹心,系列条约不平等,
割地一百五十多,民族灾难更加深。

课堂练习
1.“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 “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2.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课堂练习
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战争赔款太少 B. 通商口岸太少
C. 清政府不听话 D. 鸦片输入受阻
4.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地区的进攻
B.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侵略者的目的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外国侵略者都是以武力挫败中国政府的抵抗



课堂练习
5.2019年4月15日,法国时间晚6:50,一场大火侵蚀了这座850岁的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但神奇的是,与#巴黎圣母院大火#一起登上热搜榜的,不是引以为戒的#火灾起源#,也不是#文明悲剧#,而是#圆明园#。
网上出现了以下两种较为主流的言论,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二者被烧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