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做尺子 课件(15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 做尺子 课件(15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0 11:45:32

文档简介

《做尺子》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科学、科技充满兴趣,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操作或制作,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有创新意识,但不具备系统思维,认识事物以直观感性为主,动手操作以“做”为主,本课则根据学情设计,以观察、制作活动为主体,以思维发展为隐线,以“技术与工程”基本流程为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经历尺子发明的科学历程,制作一把符合度量衡特点的尺子,体现“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创”的STEAM教学理念与科学教学的高度融合。?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拃”,利用提供的小方块、小木棍等材料,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做尺子的设计与想法,能模仿或按图示方法制作出尺子。经历“技术与工程”的“需求—设计—制作—评估—改进”等过程。?
2.学会多方法设计、制作尺子,培养创新意识。?
3.能对自己和他人制作的尺子提出改进建议。?
4.体验、学习生活中的尺子的发明史,了解尺子带来的便利。?
三、教学重点?
利用提供的小方块、小木棍等材料,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做尺子的设计与想法,能模仿或按图示方法制作出尺子。?
四、教学难点?
学会多方法设计、制作尺子,能对自己和他人制作的尺子提出改进建议。?
五、器材准备?
学生所需的材料:小方块、小木棍、小硬纸条、小木条、记号笔、剪刀等;?
老师所需的材料:相关课件及记录表;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境?
?需

(课前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小兔子高兴,就蹦蹦跳跳,全班8个组用8只小兔子代表,哪个组得到表扬,他们组的小兔子就往前跳一格,谁跳得最远,谁就是胜利者,比一比,谁最棒!)?
师:(找两个高矮对比鲜明的小朋友站到讲台前面比高矮)他们两个谁高谁矮?(生答)我想确切地知道他比他高了多少,有什么办法?
?师:在没有尺子的古时候,人们又是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呢?大家请看视频?
师出示古人合抱大树图片,配音视频故事?师:古人由于没有尺子,常把身体的某一部位作为尺子来测量。(伸出双手)例如我们的双手,这就是身体的尺子,一把原始的尺子(引出“拃”的概念,课件出示“拃”的手型并演示)?
(课件认识“拃”。拇指与中指张开,之间的距离就是一拃)?
生:用尺子量?
?
?生观看视频故事?????
生认识“拃”
要准确知道两个孩子谁比谁高了多少,却没有尺子的情境下,学生认识人类利用身体部位(拃)
来测量,而产生“测量需要工具”的需求。
新课??讲

活动一:量一量:用“拃”测量实验桌的边长
?师:请每个同学用“拃”测量一下实验桌一条边的边长,将测量结果记在心里。为了保证你测量的准确,你可以多次测量。?
说一说,你测量的实验桌的边长是几拃?(你的不一样,其他同学的测量数据还有不一样的吗?)?
随机在记录单上填报4-5个学生的数据,展台显示。(表格见附1)?
师:为什么同样的实验桌,同学们测量的“拃数”不一样??
师:数据不一样,怎么办?那要怎样测量数据才能一样呢?????
活动二:测一测:用小方块、小木棍测一测,量一量?
师:(分别出示小方块和小木棍,实物和课件图片。)老师带来了同样长度的小方块,还有同样长度的小木棍,可以用它们作为测量工具吗??
等会我把它们发给大家。每组的两个同学一起用小木棍继续测量实验桌的边长,另外两个同学用小方块测量实验桌的高。?
实验要求(师简单口述交代):?
1.服从组长安排,组内分工合作?
(2人用小方块测量边长,2人用小木棍测量高度;);??
认真测量,记住自己的实验数据;??
3.实验结束,做到“快、静、齐”;??
老师近距离观察指导,收集信息。?
师:说说你们的测量情况吧!(师生一起完成实验记录表,展台边汇报边展示全班记录结果)(表格见附2)
师:我们来看看实验桌的边长的测量数据,一样的实验桌,怎么测出的边长也不一样呢????
师:看来,我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那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活动三:做一做:制作尺子?
师:做尺子,好办法!(板书:做尺子)那需要一些什么实验材料呢??
师:老师这里正好有这样一些实验材料(PPT展示),思考一下,你能利用老师提供的这些实验材料想想该怎么做尺子呢?小组讨论讨论?
师:听明白了不??
师:没关系,我们看看这两位同学他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微视频:做尺子(小方块尺))(播放视频时,老师实时在黑板上板书出“做尺子的流程图”)
?师:看了这个,你知道怎么做尺子了不?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你们没有,我有问题,师提问:
?1.?连直(什么东西怎么连);
2.?零刻度怎么标;(第一个小方块的左下方)?
3.?画竖线画在哪(从最后一个小方块的右下方开始,画完一个,拿走一个)
?4.?标刻度怎么标(0~10)?
师:十个刻度为一尺,最后把那些多余的都剪掉,这样一把小方块尺就做好了。??
师:我如果不用小方块,用小木棍来做,可以不?那怎么做呢?小组讨论讨论,?哪一组来说一说。
师:如果没有小纸条,怎么办?能不能用其他的材料做尺子???
师:知道了尺子的制作方法,那在制作尺子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师生交流总结实验注意事项(PPT展示):
?①服从安排,团结合作;?②?使用剪刀,注意安全?③?实验结束,快速整理;
学生用“拃”测
量实验桌一条边的长度,交流,发现“拃”数不一样。??
观察数据、讨论、交流
生:因为每个人的一“拃”不一样长。?
生:我前后两次测量数据不一样,手没摆好?
师生总结:要用同样长度(确定长度)的物体作为测量单位来测量。??
?
生:可以?
?????
学生分别用小木棍和小方块测量实验桌的边长和高度。?
?
生交流汇报,展示实验记录。生大胆的说出为什么没有测出实验桌的高的实验数据。
生:小方块总是跨掉,搭不稳?生:没有那么多小方块,量不了。
?
生:因为他们组的小木棍摆得歪歪扭扭,我们组的小木棍摆得很直?
生:我觉得可以把小方块固定好,把它的长度直接画在纸上再去量?
生:就是做一把尺子?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小方块,纸,笔,?
2-3个学生代表说出不成熟的办法,大部分同学摇头,不太明白。
?生观看做尺子的微视频。
生回答老师的每一个问题,明确做尺子的每一个步骤?
?
??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善方案。
?学生代表根据板书流程图口述小木棍尺的制作方法,其他同学完善方法步骤。
学生:如果没有小纸条,可以用木条、塑料条等。??
小组分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说一说制作时还需要注意的地方。
设计活动一:?用“拃”测量实验桌的边长,发现数据不一样,并找到数据不一样的原因——每个人的“拃”长不一样。从而改进设计,要用“确定长度的物体”来测量。
设计活动二:利用老师提供的同一种材料——小方块或小木棍测量,发现直接测量时还是会带来不方便(数量少、总是垮掉、摆不直等),进一步设计更便利的测量工具。
在直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中的实际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想到“做一把尺子”的办法,从而进入第三个活动——-做尺子。
“做尺子”的方法由不成熟到成熟,在板书图示的指导下,学生口述设计“做尺子”的基本方法。此时,他们正在经历人类发明尺子的过程。??
用“小方块”制作尺子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完成口述设计,用“小木棍”制作尺子则是学生独立口述完成。教学思路由“扶”到“放”。
用于“做尺子”的制作材料不局限于小纸条,给学生留有想像、创造的空间。
(尺子的
制作、评估、改进)
师:听明白了不?那我们开始做尺子吧!
??师巡视、指导,发现。有意识地选择展示3-4种有问题的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展示作品)师:这就是大家自己发明、制作的尺子,一把真正的尺子,大家真厉害!)(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师:这两把尺子,你喜欢哪一把?为什么?
?让学生对作品做出评价(重点对比评价下面几种情况:①没有零刻度;②纸条不足一格的就剪掉③每个刻度距离不相同)?
根据学生的作品,归纳出做尺子要注意的要点。(有零刻度、每个刻度距离相同,纸条不足一格的就剪掉)?
师:看来我们有的组做的尺子还需要改进哦,检查一下,你们的尺子要改进不?
生:听明白了?
?学生活动:分别用小方块和小木棍制作尺子。
学生发现,刚才动手制作的正是一把真正的“尺子”。?
?
?
学生对作品做出评价??
学生按要求改进自己的尺子
学生动手制作,小组合作完成,经历制作一把“尺子”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人类发明尺子,创造、制作尺子的乐趣。
???
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标准”意识,让孩子发现制作过程是有标准的,要按照标准才能完成产品的制作.
新课????讲

活动四:做一做,量一量:?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用我们自己制作好的尺子继续测量,测量实验桌的边长、实验桌的高度,并请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填在每个组的这张实验报告单上(展台显示报告单)(表格见附3),看哪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师巡视,指导;?
师: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吧(师展台摆好总表),先说说实验桌有多高吧(表格见附4)?
师:大家纵向观察这些数据,同样是用小方块制作的尺子,测量数据一样吗??
师:而且同样用小木棍为标准制作的尺子,测量的数据呢?这是为什么?
师:再横着来看,同样是实验桌的边长,用小方块尺和用小木棍尺测出来的数据差别可就更大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师:看来这样的测量数据还是不方便我们交流。?
为了方便交流,我想做一把全班统一的尺子,怎么办?大家课后讨论,我们下节课再见.
学生测量,记录?
?
??
3-4个学生根据自己组的报告单汇报总结??
生:不一样?生:也不一样?
生:因为尺子做得不太标准;?生:因为测量的时候尺子没放好,没测准;?
生讨论,发现;
生:小方块和小木棍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制作出来的两种尺子测量的数据也不一样。
设计活动四:?引导学生评估,发现用自己制作的尺子测量比较方便,但测量时还是会出现误差,特别是两种不同的尺子测量时数据也不一样,进一步产生改进尺子的需求。
“制作一把尺子”的课时已结束,但对尺子的发明史并未结束,于是延伸下一节课:提出要做一把全班统一的尺子,给学生留下思考、创造的空间。
课外?拓

课外拓展活动:用我们自己做的尺子量一量、比一比身高,看一看我们做的尺子该怎么改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