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10 16:4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894年——1895年)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1)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日本乃万国之本”,“开拓万里之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御笔信》
亚洲
中国
满蒙
朝鲜
台湾
日本
世界
日本“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材料1: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
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材料1反映了西方列强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持什么态度?
(2)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1、背景:
(1)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材料2: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3)清政府:腐败懦弱
材料2日本所需的“中日冲突”是什么?
(4)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根本原因
(有利的国际环境)
(提供契机)
甲午战争的原因
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
辽东失陷
旅顺大屠杀
1895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平壤战役
(1894.9)
丰岛海战
(1894.7)
2、过程:丰岛战役、平壤战役、黄海大战(黄海,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辽东之战、威海卫战(1895)
战争爆发的标志
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1)平壤战役
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结果: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结果: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2)黄海大战
黄海激战
材料分析题 材料:“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
(1)假如你是此人,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会怎么做? (2)如何评价此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1)就义,为国捐躯,死如泰山之重;求生,留得青山在,再抗日寇。?无固定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学习他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1894年10月下旬,日军占领大连、旅顺,并在旅顺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
(3)辽东战役
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丁汝昌拒绝劝降,援兵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2月2日,威海卫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威海战役
激战威海卫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一、甲午中日战争
3、结果
1、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
2、部分官兵贪生怕死、临阵逃脱
3、李鸿章“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贻误战
4、清政府腐败落后
中国战败的原因:
外因
日本制度先进、全国上下积极备战且蓄谋已久
(根本原因)
伊藤博文
李鸿章
割三地: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影响: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开四口: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伊藤博文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割地)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赔款)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四口为通商口岸。 (增开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设厂)
内 容
影 响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进一步增强了日本实力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影响: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马关条约》的影响
*
甲午战争惨败带来的启示:
启示四
  捍卫和平,增强责任意识
启示三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启示二
  陆海统筹,增强海洋意识
启示一
  富国强军,增强复兴意识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俄国的盟国
法国
德国
日 本
策划
干涉
俄国
支持
干涉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支持
干涉
清政府


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
帝国主义在侵略过程中既矛盾又勾结,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重
2、“瓜分”中国狂潮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1899年
美国
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 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 华政策上的矛盾。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背景
1爆发
经过
2主要战役
(2)平壤战役
(3)黄海大战
(4)辽东半岛战役
(5)威海卫战役
3结果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894年(甲午年)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1)丰岛海战
课堂小结
《马关条约》签订
1.某电视台欲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剧本时应参阅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
A.洪秀全 B.林则徐
C.曾国藩 D.邓世昌
2.(2018?大庆)“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A.英法炮轰广州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3.《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
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
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 )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5.(2018?吉林)“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条款出自于(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