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定 练习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定 练习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10 18:5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定
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
1.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慈禧太后的照片,照相这种技术开始走进清朝宫廷生活是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2.“(义和团)那种举动,就是当时中国人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对于他们物质进步之
抵抗,伤亡枕籍,还是前赴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佩,所以经过那 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在这里 称赞义和团运动( )
A.扶清灭洋的口号 B.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强烈排外的主张 D.打败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3.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华民族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下列关于近代不平等条约
与其特征或影响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4.1900 年,在廊坊、杨村一带狙击从天津向北京进犯的八国联军的是( )
A.黄巾军 B.三元里人民 C.太平军 D.义和团
5.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悟的先觉者。以下选项中,事件
与“先觉者”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康有为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严复
C.甲午中日战争﹣魏源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孙中山
7.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
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8.1900 年 10 月 11 日,议和大臣李鸿章在俄罗斯军队的护送下,从天津来到北京,开始与 西方列强谈判。与李鸿章此行相关的背景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签订了若干条约,其中赔款
数目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瓦德西在给德国皇帝的奏折中明确指出:“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故瓜分一
事,实为下策”瓦德西产生此种顾虑是因为(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公车上书
1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 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其中,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 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作为一个爱国的民间
组织,他们曾以血肉搏枪炮的气概显示了顽强的民族精神。材料反映了(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3.1895 年初,帝国主义者发出了“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 家加以瓜分“的声明。随后,“欧洲各国拚命掠夺(所谓‘租借”)中国领土”,在行动上 “开始瓜分中国这直接引发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同盟会的成立 D.武昌起义
14.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
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15.有义和团揭帖写道:“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 德哭连连。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义和团这种狂热情绪主要来自( ) A.朴素的爱国热情 B.对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
C.知识分子的宣传 D.对清朝政府的正确认识
16.1901 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该评论与 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7.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表对应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18.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
“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 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
A.盲目排外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19.太后、皇帝和侍从“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员认出,惶惶然向西逃亡。在长
途的艰难流亡之后,10 月 23 日,朝廷在西安重建起来。”这情形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0.直隶总督裕禄在六月十五日的奏折中说:“现在中国兵力、饷力,即一国尚不可与敌,
况以中国而敌八国之兵,其势万难与争衡,断无失和之理。”该奏折涉及的历史事件( )
A.发生在 1901 年 B.引发了戊戌政变
C.标志着清王朝的覆灭 D.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21.如图漫画《扯线木偶》反映了 20 世纪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与列强的关系发生 了实质性变化。反映这种变化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近代某条约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
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3.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描述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
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国家地位 非常低落”表现在(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C.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D.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材料题(共 2 小题)
25.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同时也是一部探索史。
材料一:1840 年至 1901 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 平等条约,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出自《李鸿章全集》 材料三:甲午战败让中国人蒙受了巨大损失,唯一指的中国人庆章的是,失败后的中国 人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
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材料四:面对中国民众焚毁教堂,攻击教士、教民行为,列强一方面敦促清政府予以镇 压,一方面派军队到中国进行干涉,且不顾清政府的态度,强行进军中国。
(1)根据所学回答材料一中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是什么?
(2)为了达到“西人即可敛手”的目的,李鸿章等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中国人没有就此沉沦”的具体表现?
(4)阅读材料四根据所学回答材料四反映的有哪些历史史实?
(5)面对中国近代历史对你有哪些感悟?
26.近代中国史是部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 年至 1901 年短短几十年间,列强先后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华 大地遭受列强凌辱,国弱无外交,一系列屈辱的条约签署,让古老的国度,在风雨中飘 零…和着血与泪,无数中华儿女在呐喊,在奋起抗争…
材料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一一邓世昌
(1)请写出材料一中 1901 年签订的条约名称,并指出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有什么抗争外来侵略势力的光荣事迹。
(3)近代中国有无数中华儿女和着血与泪在抗争,欺凌的局面,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爱 国学生,面对当时中国被欺凌的局面,你最想做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
1.【解答】据所学知,19 世纪 40 年代,照相技术传入中国,20 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 照相这种技术开始走进清朝宫廷生活。
故选:D。
2.【解答】从材料中的外国人才知道中国人民还是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可以 看出孙中山是赞扬义和团的爱国精神。故选:B。
3.【解答】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迫切要求开拓国 外市场。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在 1840 年﹣1842 年发动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1842 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故选:A。
4.【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义和团和清军联合在廊坊、杨村一带, 侵略军遭到义和团和猛烈袭击,狼狈退回天津,取得了阻击战的胜利。故 1900 年,在廊 坊、杨村一带狙击从天津向北京进犯的八国联军的是义和团。
故选:D。
5.【解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比、西、荷 11 国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 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故选:D。
6.【解答】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始向西方学习,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 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等人兴办洋务,主张中体西用;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等人主 张君主立宪,发动戊戌变法。1900﹣1901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弱点彻底暴露, 1911 年辛亥革命,否定了 2000 多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
故选:D。
7.【解答】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加剧,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和精神侵略加剧,为了反抗列强的侵略,直隶一带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 故选:B。
8.【解答】依据“1900 年 10 月”“李鸿章”可知,1900 年 6 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成八国
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1901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 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D。
9.【解答】A.《南京条约》赔款 2100 万元,中国主权开始丧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B.《北京条约》规定赔偿英法各 800 万两白银,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主 权进一步丧失;
C.《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主权进 一步丧失;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 4.5 亿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主 权损失最严重。
故选:D。
10.【解答】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粉碎了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计 划,显示了中国人民强大的反抗力量,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 醒,义和团的英勇斗争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奋斗。据“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中国 人民尚有无限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 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产生此种顾虑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故选:C。
11.【解答】1901 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这个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 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D。
12.【解答】由题干时间“一个爱国的民间组织”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在天 津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在老龙头火车站和紫竹林租界痛 击了外国侵略者、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D 符合题意。
故选:D。
13.【解答】甲午战争后,日本强占了中国大片領土。欧洲列强纷纷效尤,在中国强占租借 地、划分势力范围,准备瓜分中国。广大下层群众和部分爱国士绅掀起了群众性的义和 团反帝运动,直接与侵略者对抗。故 B 符合题意。
故选:B。
14.【解答】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 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义和团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的 欺压中国人民。19 世纪末,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使广大的中 国人民深受其害。从 1898 年起,活跃在山东、直隶一带(华北)的民间组织义和团,以 “扶清灭洋”为口号,掀起了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高潮 为期不过三个月,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故选:D。
15.【解答】A.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义和团扶清灭洋的特点,体现了农民朴素的爱国热情。 B.义和团只认识到中外矛盾的存在,没有认识到当时阶级矛盾的存在。 C.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农民阶级的运动,没有知识分子阶层的参与。 D.从材料中的大清一统定江山,可以看出对当时清政府认识不完整。
故选:A。
16.【解答】1901 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该评论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1901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 意、奥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 4.5 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 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 国人居住。《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D。
17.【解答】由材料中的国家“俄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可知,表格反映的是八 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 4.5 亿两,大大加 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故选:B。
18.【解答】依据“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 山”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准确的是: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民族矛盾加剧的结果、义和团 运动盲目排外、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故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的是主 张推翻清朝统治。
故选:C。
19.【解答】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1900 年 6 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成八国联军, 发动了侵华战争,在北京城烧杀抢掠,1900 年 8 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 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至西安。太后、皇帝和侍从“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员 认出,惶惶然向西逃亡。在长途的艰难流亡之后,10 月 23 日,朝廷在西安重建起来。” 这情形出现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故选:D。
20.【解答】由材料“光绪皇帝不愿意同时与各国开战”的信息可判断出这是关于应对八国 联军侵华的会议,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故 D 正确。 故选:D。
21.【解答】漫画《扯线木偶》可以看出,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 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严重损害 了中国的主权。通过这一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 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D。
22.【解答】由材料“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可知,材料出自《辛 丑条约》,条约规定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允许各国派兵保护。《辛丑 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D。
23.【解答】据所学知,1901 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这说明了材料中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 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属性地步了”。
故选:C。
24.【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八国联军结束后,1901 年,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辛丑 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 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天津 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这 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B。
二.材料题(共 2 小题)
25.【解答】(1)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1901 年, 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廷的主权已经尽丧,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 凶,极力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据材料二“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可知,材料是洋务派 的别的观点。他们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3)材料三中“中国人没有就此沉沦”的具体表现是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如戊戌变法
(或民族意识觉醒,进行戊戌变法)。
(4)阅读材料四根据所学可知材料四反映的历史史实有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抗击八国 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为了不重蹈覆辙我们要大 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青少年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故答案为:
(1)《辛丑条约》。
(2)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或进行了洋务运动)
(3)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如戊戌变法(或民族意识觉醒,进行戊戌变法)。
(4)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落后就要挨打;为了不重蹈覆辙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青少年要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言之有理即可)
26.【解答】(1)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01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内容有:清政府向赔款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 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 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 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2)林则徐组织虎门销烟,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打击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或: 在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积极防御,使英国侵略军在鸦片战争初期时在广东海面无机可 乘)。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指挥致远舰撞向日舰,使日本舰队遭受重创。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积极学习科学
文化知识,勇敢地反对外来侵略者,为祖国能繁荣强大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答案为:
(1)《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林则徐:组织虎门销烟;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指挥致远舰撞向日舰,使日本舰 队遭受重创。
(3)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敢地反对外来侵略者,为祖 国能繁荣强大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