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生 物(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由H5N1亚型病毒引起的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A类传染病。那么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禽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遗传物质
B.禽流感病毒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禽流感病毒能引发禽类传染病,没有细胞结构,但属于生物
D.禽流感病毒可以离开活细胞,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属于生命系统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A.血液;心脏;红细胞
B.青山湖里的鱼;梅岭的鸟;长江中游的白鳍豚
C.南昌市;鄱阳湖;卧龙自然保护区
D.一个大肠杆菌;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培养基被污染,生长了多种细菌和真菌
3.一段朽木上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积存的雨水中还生活着草履虫、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下列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A.一块稻田的全部害虫 B.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个池塘的全部鲤鱼
4.下列几种生物中,细胞内没有核膜的是
①幽门螺旋菌 ②大肠杆菌 ③颤藻 ④酵母菌 ⑤曲霉 ⑥草履虫 ⑦衣藻
A.①②⑥⑦ B.③④⑤ C.④⑤⑥⑦ D.①②③
5.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时,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若转换高倍镜,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6.(2分)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C”从图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转动转换器→移动载玻片→增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移动载玻片→转动转化器→增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移动载玻片→减小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转换器→移动载玻片→增大光圈→调节粗准焦螺旋
7.如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当成像清晰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若载玻片位置不变,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正确组合是
A.1、4、6 B.2、4、6 C.2、3、5 D.1、3、5
8.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具有染色体 B.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拟核区有DNA分子 D.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植物细胞壁不同
9.下列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
A.蓝藻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发菜、颤藻、念珠藻、小球藻等都属于蓝藻
C.蓝藻细胞没有核糖体,洋葱叶肉细胞有核糖体
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10.如图所示:甲图中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应选用②③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操作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④⑥
11.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①颤藻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⑤水绵⑥HIV ⑦大肠杆菌 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⑨肺炎双球菌
A.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B.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
C.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D.①④⑤是自养生物(自己能合成有机物)
12.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过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细胞学说的建立需要理性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C.显微镜下观察到多种多样的细胞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
D.魏尔肖所说的“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已被推翻
13.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运动、分裂等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HIV无细胞核,具有拟核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一系列生命活动
14.细胞具有多样性,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液泡
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染色体
15.下列生物中均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HIV病毒 ②青霉菌 ③大肠杆菌 ④乳酸菌
⑤颤藻 ⑥酵母菌 ⑦衣藻 ⑧变形虫
A.①③④⑦ B.③⑤⑧ C.③④⑤ D.②④⑥⑦⑧
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
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乳酸菌细胞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HIV中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结构只有核糖体
17.下列概念依次与图中a、b、c、d相对应的一组是
A.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B.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菌
C.系统、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群落
D.原核生物、细菌、蓝藻、病毒
18.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DNA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C.生物②③④一定是异养型生物
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可以完成生命活动
19.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和功能都相同
C.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20.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与组成牛的生命系统层次相比,小麦缺少器官层次
C.用显微镜观察到某视野右上方的目标,需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
21.下列关于HIV、大肠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DNA B.都含有蛋白质
C.都具有细胞结构 D.都含有核糖体
22.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
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
2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各项的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来完成
C.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D.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
24.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病毒和柳树 B.细菌和草履虫
C.蓝藻和酵母菌 D.草履虫和酵母菌
25.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也不是生命系统
B.—只变形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7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瘦西湖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小鸟,水中有各种鱼、虾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根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命系统中最基本层次是_________,最大的层次是_______。
(2)扬州瘦西湖中所有的鲫鱼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
(3)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属于________________。
(4)柳树是扬州瘦西湖的主要树种,与鱼相比,柳树不具有生命系统的哪一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
(5) 扬州瘦西湖中所有生物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
(6)扬州瘦西湖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_____。
27.(14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甲、乙两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甲细胞的核物质为__________,乙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存在于________
(3)由甲种细胞构成的生物为_________,由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为________。
28.(13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是________。
(3)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填标号)。
(4)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细胞都含有的一种共同的结构被称为细胞的边界,这个结构是_______
______。
29.(16分)如图是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则表现在_____________。
(2)图中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营_____________生活的生物,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是_____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细胞是_____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_
____,因而它是一类营_____________(“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生 物(一)答 案
1.【答案】D
【解析】禽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遗传物质;A正确;H5N1亚型病毒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且缺少进行自主代谢的完整机制,因此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但由于病毒具有生物的特征——繁殖后代,因此病毒是生物,C正确;H5N1型禽流感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离不开活细胞,D错误。
2.【答案】C
【解析】血液属于组织,心脏属于器官,红细胞属于细胞层次,A错误;青山湖里的鱼与梅岭的鸟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长江中游的白鳍豚属于种群层次,B错误;南昌市、鄱阳湖与卧龙自然保护区,都属于生态系统,C正确;一个大肠杆菌属于细胞或个体层次,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层次,被污染的培养基上生长了多种细菌和真菌,属于群落层次,D错误。
3.【答案】B
【解析】A.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包括多种生物,为多个种群,A错误;B. 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包括了温室中的各种生物及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B正确;C. 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D.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为一个种群,D错误。
4.【答案】D
【解析】幽门螺旋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①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②正确;颤藻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③正确;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④错误;曲霉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⑤错误;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⑥错误,衣藻属于单细胞的真核生物,⑦错误。故选:D。
5.【答案】C
【解析】当标本颜色较深时,可调亮视野,这是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A正确;由于显微镜呈现的是上下倒置的物象,因此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B正确;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不能提升镜筒,应直接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C错误;高倍镜是将低倍镜视野下中央细胞进行放大,因此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D正确。
6.【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C”不在视野中央,若先放大,它就不能在视野中出现,因此应该先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由于高倍镜下视野变暗,所以可以增大光圈或改用凹面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得物像清晰,故选B。
7.【答案】A
【解析】图中1、2表示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3、4表示目镜,目镜与物镜相反,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5、6表示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其中高倍镜与载玻片的距离短。由于题中要求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因此应选用低倍组合,即1、4、6,故选A。
8.【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存在染色体,只有裸露的DNA形成的拟核,A、C正确;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蓝藻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原核生物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正确。
9.【答案】D
【解析】蓝藻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发菜、颤藻、念珠藻属于蓝细菌,而小球藻是真核生物,B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C错误;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结构具有统一性,D正确。
10.【答案】B
【解析】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而目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反比。据此并结合题意可知:①与②均为目镜,且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与④均为物镜,且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A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越少,细胞体积越大,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即用高倍镜观察时,应选用②③,B正确;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即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移动标本,将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光圈、增加进光量→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C错误;综上分析,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D错误。
11.【答案】A
【解析】①颤藻、④小球藻、⑦大肠杆菌和⑨肺炎双球菌都属于原核生物,都是由原核细胞构成,没有核膜,也没有染色体,但有核糖体;②酵母菌、③变形虫和⑤水绵都属于真核生物,都是由真核细胞构成,有核膜、染色体和核糖体等;⑥HIV和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都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核糖体;①颤藻、④小球藻和⑤水绵都含有光合色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都是自养生物。综上分析,A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主要阐述了细胞的统一性,A项正确;细胞学说的建立需要理性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B项正确;显微镜下观察到多种多样的细胞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C项正确;“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魏尔肖的名言,它至今仍没被推翻,D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以细胞结构为基础,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人的生殖通过细胞的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人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正确;HIV无细胞核,没有拟核,C错误;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间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正确。
14.【答案】B
【解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错误;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等结构,B正确;液泡存在于与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没有,C错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D错误。
15.【答案】C
【解析】①HIV病毒,无细胞结构;③大肠杆菌、④乳酸菌、⑤颤藻属于原核生物;②青霉菌、⑥酵母菌、⑦衣藻、⑧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故本题选C。
16.【答案】A
【解析】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A项正确;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B项错误;乳酸菌细胞为原核细胞,其细胞中没有染色体,C项错误;HIV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核糖体,D项错误。
17.【答案】B
【解析】A. 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等,其中真菌不是动物,A错误; B. 真菌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C. 系统包括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其中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又包括群落,C错误;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故选B。
18.【答案】C
【解析】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衣藻,属于真核生物;②为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为变形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④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⑤为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生物中均具有DNA,且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①衣藻、②草履虫、③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④细菌和⑤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不具有核膜、核仁,因此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B正确;②草履虫、③变形虫都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异养生物;④细菌中有的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C错误;③的摄食行为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体现了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可以完成生命活动,D正确。
19.【答案】C
【解析】细胞不是病毒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生物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结构和功能不相同的细胞组成,B错误;细胞是细胞生物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正确;单细胞生物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错误。
20.【答案】C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有关,A错误;与组成牛的生命系统层次相比,小麦缺少系统层次,B错误;用显微镜观察到某视野右上方的目标,需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C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
21.【答案】B
【解析】HIV没有DNA,A错误;HIV、大肠杆菌、人体肿瘤细胞都含有蛋白质,B正确;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HIV没有核糖体,D错误。
22.【答案】A
【解析】菠菜属于真核生物中的植物,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二者都有核糖体和细胞壁。
23.【答案】C
【解析】A. 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正确;B. 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正确;C.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既有各自独立的生命活动,又对与其他细胞构成的整体的生命活动起作用,C错误;D.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D正确。故选C。
24. 【答案】D
【解析】病毒不属于细胞生物,A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B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C错误。草履虫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真核生物,D正确。
25. 【答案】B
【解析】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寄生在活细胞中时具有生命特征,A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因此一个变形虫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个体,B正确;精子具有细胞结构,C错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命系统,D错误。
26. 【答案】(每空1分)
(1)细胞 生物圈
(2)种群层次
(3)个体层次
(4)系统层次
(5)群落层次
(6)生态系统层次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不具有系统层次,直接由六大器官构成个体。(1)根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可知,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最大的层次是生物圈。(2)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扬州瘦西湖中所有的鲫鱼构成了种群。(3)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活的生物叫做个体,故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属于个体。(4)柳树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鱼属于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与鱼相比,柳树没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系统层次。(5)扬州瘦西湖中所有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6)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扬州瘦西湖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生态系统。
27. 【答案】(每空2分)
(1)甲 乙 乙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甲没有
(2)DNA 染色体
(3)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解析】甲图表示细菌的模式图,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是由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乙图表示动物细胞,有细胞核、核糖体、细胞膜。(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分析图解可知,甲细胞中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只有拟核;乙细胞中具有典型的细胞核,因此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甲,属于真核细胞的是乙。(2)甲细胞的核物质为环状DNA分子,乙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存在于染色体上。(3)甲细胞是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乙细胞是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真核生物。
28.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
(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B、C 核糖体
(3)B、E
(4)红(1分)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5)细胞膜
【解析】(1)科学家依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2)B是蓝藻、C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是真核细胞、B是原核细胞,它们共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3)B是蓝藻、E是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4)提取细胞膜最理想的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D图中的成熟红细胞细胞来自于猪,符合要求,原因是细胞中除了细胞膜没有核膜和众多细胞器膜。(5)细胞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29.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
(1)A、B 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DNA、核糖体
(2)D(1分) 寄生(1分) 无细胞结构
(3)C(1分) B(1分) 藻蓝素和叶绿素 自养
【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A、B、C、D依次是细菌、蓝藻、高等植物细胞、病毒的模式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A和B。原核细胞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则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DNA、核糖体。(2)图中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D。病毒是一种营寄生生活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是C所示的高等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细胞是B 所示的蓝藻细胞。组成蓝藻的原核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因此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是一类营自养生活的生物。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生 物(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所以只属于细胞层次
B.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
C.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D.一个湖泊中的所有动物可以看成是一个群落
2.考场中考生聚精会神地答题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
A.血液 B.神经细胞 C.大脑 D.神经系统
3.“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关于这两句诗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孤村、芳草、斜日、杏花都属于系统
B.诗中叙述的场景中有两项属于生命系统
C.诗中叙述的场景中孤村、杏花两项属于生命系统结构的不同层次
D.诗中叙述的场景中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
4.下列各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1)某公园中的全部乔木
(2)一块农田中的所有小麦、小黑麦及其无机环境
(3)一块棉田中的所有棉蚜
(4)长江中的全部生物
(5)一片果园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
(6)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A.(1)(5)(2) B.(3)(5)(6) C.(1)(4)(2) D.(3)(4)(6)
5.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
B.没有调节反光镜
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6.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A.一个细小物体若用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的”被放大50倍”是指该物体的表面积
B.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则它一定在物镜上
C.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应先转换高倍镜头,再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装片时,若要将一个位于视野右上方的典型细胞移至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7.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两个视野,由视野A转换到视野B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要观察甲物体,装片应向左移动
B.换高倍物镜应先升高镜筒再转动转换器
C.要保证更好的观察亮度,应换用较大的光圈
D.换成高倍镜后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8.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创立者
D.魏尔肖提出了“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9.病毒、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遗传物质
10.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乙图表示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若乙图视野中出现一污点,污点可能位于目镜或物镜上
C.若观察乙图,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是⑥,换到高倍镜下后距离可能是⑤
D.高倍镜下观察乙图中的B细胞,操作顺序为:向左侧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和细准焦螺旋
11.下图是对噬菌体、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的生物中都没有线粒体
B.丁组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素
12.现有两个细胞的特征如下表。从表中给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Ⅰ是原核细胞,可能是硝化细菌
B.细胞Ⅱ是真核细胞,但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C.细胞Ⅱ在化石记录中出现的时间比细胞Ⅰ要晚
D.细胞Ⅰ可完成光合作用,推测细胞中只含叶绿素
13.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最宏观和最微观的层次分别是生物圈、细胞
B.植物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第一道生物试题可能少部分同学需要冥思苦想,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神经细胞
D.“太湖中所有鲫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
14.如图为生物种类槪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a-原核生物、b-细菌、c-HIV B.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
C.a-原核生物、b-植物、c-蓝藻 D.a-原核生物、b-动物、c-草履虫
15.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类别,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①核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DNA的有无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6.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左图)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右图)的结构模式图。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
B.HIV的外壳成分含有磷脂,T4外壳含有核酸
C.二者都处于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细胞
D.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
17.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①乳酸菌、青霉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③T2噬菌体(一种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④细胞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有些细菌只含有RNA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8.关于下图中a、b、c三类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中生物都含有2种核酸, 遗传物质都是DNA
B.b中只有蓝藻是自养生物,是因为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C.c中生物都有细胞壁,都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D.烟草花叶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体现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9.大肠杆菌、蓝藻、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
A.是真核细胞 B.有细胞壁 C.有核糖体 D.能进行光合作用
20.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①蓝藻和绿藻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②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成形的细胞核
③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壁、染色体和核糖体
④原核生物的细胞中的DNA分子不和蛋白质结合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21.下列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A.草履虫的运动和繁殖离不开细胞的运动和分裂
B.膝跳反射的完成离不开多种细胞的协调配合
C.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22. 2017年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H7N9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H7N9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下列关于H7N9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H7N9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其不具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H7N9病毒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H7N9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3.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②绿藻③发菜④紫菜 ⑤硝化细菌 ⑥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⑧链球菌 ⑨玉米 ⑩青蛙
A.①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 C.①⑤⑥⑦⑧ D.①③⑤⑦⑧
24.一位昆虫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蜜蜂的社会行为;一位果树专家正在研究某种果树的丰产措施。他们研究的对象分别属于
A.种群、群落 B.群落、生态系统
C.物种、种群 D.种群、生态系统
25.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①一个大西瓜 ②血液 ③白细胞 ④变形虫 ⑤血红蛋白 ⑥SARS病毒 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 ⑧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 ⑨一片桃园 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7分)从生命系统的结构来分析,下列结构属于哪个层次?(填序号)(1)受精卵 (2)血液 (3)一个酵母菌 (4)某农场的所有水稻 (5)市场上卖的一只西瓜 (6)一只小白鼠 (7)某山上的所有生物 (8)池塘中的所有金鱼 (9)一片森林(10)肝脏
A.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器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种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群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13分)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镜观察。
(2)图2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3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看图回答:
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________个。
③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
④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6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_____。
(2)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乙图某细胞中观察到叶绿体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则此细胞内叶绿体真实的运动方向与此相反
B.观察物像丙时选用甲中②③⑤为最佳组合,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高倍镜下视野变大,细胞数目变多
D.乙转为丙,操作顺序:转动转换器→放大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3)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据图回答:
①科学家依据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标号)。
②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③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 结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
④B、E两类生物主要区别是:B类生物一般含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
29. (14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填图中字母),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______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有______(填图中字母),它们在结构上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相似的细胞质。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并写出名称),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___(填图中字母)最可能是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它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中。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生 物(二)答 案
1.【答案】C
【解析】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A错误;高等动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层次,高等植物不具有系统层次,B错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可见,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C正确;一个湖泊中的所有动物,没有涵盖湖泊中所有生物种群,不能看成是一个群落,D错误。
2.【答案】B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B项正确,A、C、D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孤村、芳草、斜日、杏花都属于系统,A项正确;孤村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层次;芳草属于生命系统,斜日不属于生命系统;杏花属于器官层次,诗中叙述的场景中有三项属于生命系统,B项错误;孤村属于生态系统层次,杏花属于器官层次,C项正确;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1)某公园中的全部乔木,不是同一物种,也没有包括该公园的全部生物,因此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2)一块农田中的所有小麦、小黑麦,只涉及到该农田的部分生物,与其无机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3)一块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棉蚜及有翅和无翅的成年棉蚜构成种群;(4)长江中的全部生物涵盖了长江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一个群落;(5)一片果园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没有包括该果园的全部生物,因此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6)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综上分析,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3)(4)(6),A、B、C均错误,D正确。
5.【答案】A
【解析】A. 利用低倍镜观察时,若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则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小,很可能观察不到物像,A正确;B. 如果没有调节反光镜,会出现视野暗,不清晰,不会找不到物像,B错误;C. 使用高倍镜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错误;D. 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与没有调细准焦螺旋无关,D错误。选A。
6.【答案】D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放大倍数是指对于观察标本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A错;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则它一定不在载玻片,可能在物镜或目镜上,B错;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由于高倍镜的视野范围小,所以应先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头,C错;显微镜下成像的特点是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D正确。
7.【答案】B
【解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甲偏在视野的左侧,要将其移至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左侧移动装片,A正确;换用高倍镜观察时,转动转换器前不需要升高镜筒,B错误;可通过调节光圈和反光镜来调节视野的亮暗,如不调节反光镜,要保证相同的亮度应选用较大的光圈,C正确;在高倍镜下,要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D正确。
8.【答案】D
【解析】细胞学说没有揭示了生物体和细胞的多样性,A错误;细胞学说没有对所有细胞进行分类,B错误;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细胞学说,但细胞并不是这两位科学家发现的,C错误;其他科学家对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细胞学说进行了不同的补充,如魏尔肖提出了“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己存在的活细胞”,“新细胞是由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D正确。
9.【答案】D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遗传物质)构成,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所以它们共有的是遗传物质,D正确,A、B、C错误。
10.【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而目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反比,据此并结合题意可知: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A正确;若乙图视野中出现一污点,则污点的位置有三种可能:即位于目镜或物镜或装片标本上,B正确;⑤是使用高倍物镜观察,⑥是使用低倍物镜观察,若观察乙图,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是⑥,换到高倍镜下后距离可能是⑤,C正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物像在视野的右方,实物在视野的左方,所以,要将视野右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把装片向右方移动,由此可知,高倍镜下观察乙图中的B细胞,操作顺序为:向右侧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和细准焦螺旋,D错误。
11.【答案】A
【解析】甲组中噬菌体没有线粒体,但变形虫含有线粒体,A错误;丁组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核膜,B正确;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丙组中噬菌体和蓝藻均无染色体,而丁组变形虫和衣藻都有染色体,C正确;甲中噬菌体、变形虫中无叶绿素,乙组中蓝藻、衣藻都有叶绿素,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素,D正确。故选A。
12.【答案】C
【解析】细胞I没有核膜,所以是原核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其可能是光合细菌或蓝藻,A错误;细胞II有核膜,是真核细胞,有细胞壁,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是植物非绿色部位(如根尖)的细胞,B错误;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比出现的晚,因此细胞Ⅱ在化石记录中出现的时间比细胞Ⅰ要晚,C正确;细胞Ⅰ可完成光合作用,推测细胞中含有光合色素,但不能推测出只含叶绿素,D错误。
13.【答案】B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最宏观的(最大的)是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微观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A正确;植物体不含有系统这个层次,B错误;第一道生物试题可能少部分同学需要冥思苦想,这属于条件反射,需要神经元的参与,因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神经细胞,C正确;太湖中所有鲫鱼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种群,D正确。
14.【答案】B
【解析】HIV为病毒,即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和蓝藻,细菌又包括乳酸菌等,B正确;植物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动物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
15.【答案】C
【解析】①根据核膜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细胞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②一般而言,细胞都有核糖体,故不能成为判断依据;③可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判断是否为动物细胞;④几乎所有细胞都有DNA。故综上,能鉴定该生物的特性是①核膜的有无和③细胞壁的有无。
16.【答案】A
【解析】核酸包括DNA和RNA,HIV和噬菌体T4的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前者是RNA,后者是DNA),外壳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但结构不同,A正确;HIV有脂质膜,因此含有磷脂,T4外壳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不含有核酸,B错误;HIV和噬菌体都没有细胞结构,因此都没有细胞膜与细胞核的结构,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D错误。
17.【答案】A
【解析】乳酸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青霉菌为真核生物,①错误;乳酸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二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②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具有核糖体,其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③错误;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但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④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⑤错误。综上分析, A正确,B、C、D均错误。
18.【答案】D
【解析】a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一种核酸RNA,它们的遗传物质也不相同(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b中除蓝藻是自养生物外,细菌也有可能是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但蓝藻和硝化细菌都原核生物,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B错误;衣藻、金鱼藻、蓝藻、细菌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只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尽相同,其中衣藻、金鱼藻都是真核生物,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其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蓝藻、细菌都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C错误;a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体现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
19.【答案】C
【解析】大肠杆菌和蓝藻是原核细胞,A项错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不含细胞壁,B项错误;大肠杆菌、蓝藻、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均含有核糖体,C项正确;三个细胞中只有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D项错误。
20.【答案】B
【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①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②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染色体,③错误;原核生物的细胞中的DNA分子不和蛋白质结合,是裸露的,④正确。因此,以上说法正确的是②④,故选B。
21.【答案】C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运动和繁殖离不开细胞的运动和分裂,A正确;膝跳反射是有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它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协调配合,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人的生殖要经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和卵细胞,发育离不开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化,D正确。
22.【答案】C
【解析】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病毒不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正确;H7N9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其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和RNA,B正确;病毒不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因此,C错误,D正确。
23.【解析】绿藻是真核生物;紫菜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玉米是高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青蛙是真核生物。蓝藻、发菜、硝化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均属于原核生物,故选择D。
24. 【答案】D
【解析】种群是指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总和,生物学家研究的是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因此他的研究对象属于种群。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研究某种果树的丰产措施还需要考虑光照、水、土壤等无机环境,因此研究对象属于生态系统。故选D。
25. 【答案】B
【解析】①西瓜是植物的果实,属于器官的层次;②血液属于结缔组织;③白细胞属于细胞的层次;④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⑤血红蛋白是生物大分子物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⑥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属于种群层次;⑧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既不属于种群层次,也不属于群落层次;⑨一片桃园属于生态系统层次;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生物群落。由此判断⑤、⑥、⑧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C、D均错误,正确答案选B。
26. 【答案】(每空1分)
(1)(3) (2) (5)(10) (3)(6) (4)(8) (7) (9)
【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属于细胞层次的是(1)(3);B.属于组织层次的是(2);C.属于器官层次的是(5)(10);D.属于个体层次的是(3)(6);E.属于种群层次的是(4)(8);F.属于群落层次的是(7);G.属于生态系统层次的是(9)。
27.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物 甲
(2)b、c、A(2分) 600 6 d B
(3)气泡 右上方(2分)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2分)
【解析】(1)图一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此甲是低倍镜,乙是高倍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的实验中,应先用低倍镜观察,即图中甲。(2)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应使用高倍镜,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
=600。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将长或者宽放大,显微镜目镜为l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放大4倍,因此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96÷4÷4=6个。③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④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不在物镜上;所以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3)①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该黑边圆圈是制作装片时产生的气泡。②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而气泡位于视野右上方,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应将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右上方移动。
28.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
(1)长度或宽度(2)B(1分)
(3)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E B、C
核糖体(1分) 红(1分)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选择透过性(1分) 流动性(1分) 光合色素(1分)
【解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移动装片,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物象清晰。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是倒像,物象与标本的关系是上下倒、左右倒,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象移动的方向相反。物象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和宽度,物象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反之亦然。分析题(3)图,A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适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B是蓝藻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C是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D是血细胞;E是细菌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长度或宽度。(2)显微镜下叶绿体的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是一致的,A错误;观察丙需要在高倍镜下进行,应选择高倍物镜和目镜,且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近,即甲图中的②③⑤,B正确;高倍镜下视野变小,细胞数目变少,C错误;从低倍镜到高倍镜的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D错误。(3)①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图中B、E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②B细胞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和酶,能进行光合作用;C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为真核细胞,B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③图中D细胞是猪(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的干扰,只有细胞膜,因此常常作为制备纯净细胞膜的材料。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结构特性是流动性。④B、E均为原核生物,但B类生物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9.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
(1)C(1分) 没有细胞结构
(2)A、B 具有细胞膜、遗传物质DNA
(3)B蓝藻 藻蓝素和叶绿素
(4)D 细胞核(1分)
【解析】(1)图C中没有细胞结构,最有可能属于病毒。(2)图中A、B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RNA)。(3)图中B是蓝藻细胞,细胞内虽没有叶绿体,但其质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即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4)图中D有真正的细胞核,为真核细胞,最可能是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它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细胞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