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手持三尺定山河,
四海为家共饮和。 擒尽妖邪扫地网,
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西南北敦皇极,
日月星辰奏凯歌。 虎啸龙吟光世界,
太平一平乐如何。 ——《吟剑诗》
(道光十七年)第3课 太平天国
运动1851年1月,建号“太平天国”。 2.准备、宣传:
3.金田起义:1.原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列强侵略,清政府腐败统治,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创立“拜上帝会”天王
洪秀全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组织;说明了这个新生的
农民政权一开始就
依照旧的封建制进
行内政建设(个体
的小生产者之局限)4、永安建制
二、定都天京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1.9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组织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1852.9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1853.1攻克武昌1853.3定都天京太平军为什么进展这么顺利?1、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化,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将贫困农民组织在一起,农民有斗争的积极性;
3、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4、清军腐朽衰败,丧失斗志。 ①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②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土地分配原则产品分配原则土地分配方法1、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目 的:
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产品分配方法你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有实施的可能吗? 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太平天国的一个告示:《天朝田亩制度》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去看看。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业。
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
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人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吃就可以。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田呢?探究:
(1)《天朝田亩制度》对土地和产品分配核心内容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思想?
(2)体现了农民什么愿望?
(3)《天朝田亩制度》能否得到农民的欢迎?它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1)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平均主义。
(2)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3)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但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绝对平均主义)。
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规律。(1)性质: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进步性--革命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3)局限性--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违背历史发展趋势和
社会发展规律。《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情况 太平天国领袖们绘制的平分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图案,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为了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就不得不采取一些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大约在《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不久,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根据天京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向洪秀全建议在安徽、江西等地“照旧交粮纳税。” 太平天国在其占领的地区内,曾没收一部分地主豪绅和庙宇寺观的田产,对富户课以重税和减轻农民负担。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广大农民群众纷纷自发地起来反对地主的压迫和剥削,有的占有逃亡地主豪绅的土地,有的拒绝向地主交租,有的则少纳地租。
——《中国近代史》李侃永安武昌安庆天京连镇天津北京扬州太平军北伐太平军西征金田——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2、北伐、西征
天王府模型 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发生天京事变?三、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由盛转衰阅读与思考:
△《贼情汇纂》载:“秀清自恃功高,朝见立而不跪,每诈称天父下凡附体,令秀全跪其前,甚至数其罪而杖责之,造言既毕,其为君臣如初。”
△《李秀成自述》载:“(东王)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因:A、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B、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个体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生产力). 概况: (3)影响:
政治危机
军事危机
信仰危机清军
趁机
反扑天王
洪秀全2、重建领导核心探究:阅读下列材料,理解《资政新篇》。 材料一 ①所谓‘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②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③……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以法治国与外国通商新式教育发展工商业核心:发展资本主义(1)根据材料一,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提出了哪些新主张?其核心是什么? 3、治国方案——《资政新篇》 材料二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材料三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材料二、三反映了《资政新篇》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二说明其并非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无法得到农民阶级的理解和支持。
材料三说明当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尚不具备。《资政新篇》(1859年)(1)革命性:后期的纲领,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急切愿望;目的是巩固政权,进行反封建反侵略。(2)进步性: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3)空想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社会实践的经济、阶级基础,打上了洪仁?鋈说睦佑 ? 都具有反封建性;均未能真正实施。相同点 未反映农民土地要求 反映农民利益愿望群众基础私有制(现实性)公有制(空想性)社会基础资本主义工商业(先进性)小农(农业)经济 (落后性)经济主张《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不同点前后期革命纲领的比较从经济主张内容看,后者是对前者批判否定。从历史进步角度看,后者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提升英法洋枪队太平天国失败标志:
1864.6天京陷落4、天京陷落
太平军的敌人:湘军、淮军与洋枪队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材料一: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材料四: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允觥吠卣? 材料三: 洪秀全从41岁进南京城至52岁自尽,在美女丛中生活 11年,从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上马杀敌,也不过问朝政。11年仅颁布过25篇诏书,而且1854年至1858 年是空白,5年竟然未发一诏。失败的原因:
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1)反封建: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2)反侵略: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太平天国运动的功绩小结太平天国运动有何新特点?:利用外来宗教。: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资政新篇》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1)形式(2)任务(3)纲领(4)结果课堂总结爆发发展形势1851
金田起义时间:年永安建制1853定都天京颁纲领北伐又西征天朝田亩制度1856解天京之围至全盛天京变乱新纲领新核心1859资政新篇中外联合安庆失守18621864天京陷落天国兴衰四、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探究:前人是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用封建来反封建,没有建设民主制度 “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 ——毛泽东
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落后的小农思想,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反侵略: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2.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据史载,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下令:“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
2.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进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
3.又史载,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大封王爵,把他的兄子侄戚都封为王,委以重任。拓展(1)经济上:农民是个体小生产者,没有长远眼光,不是先进生产力代表;
(2)政治上:农民阶级提不出科学革命纲领,多用宗教迷信组织群众;
(3)组织上:农民阶级的私有性,很难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
感悟精神财富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产生背景
经济主张
群众基础
历史作用
时代特征性质:
结果:1853走向强盛平均、公有制广泛推动革命发展农民战争最高峰1859走向衰落资义私有制缺乏作用有限鲜明资义色彩都是反封建方案
都未真正实施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5、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8、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太平天国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