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洋务运动》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像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引文评价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失败后的反应?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等人探索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上述才俩中“曾国藩等人”进行的探索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图表是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体现了,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目的是( )
/
A.完全实现教育西方化 B.仿效西方的政治制度
C.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D.培养翻译、科技人才
4.下边示意图中的“?”应填入
/
A.兴办新式学校 B.翻译外国书籍 C.裁撤冗官冗员 D.开办民用企业
5.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B.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 D.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
6.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某学者指出:这些成就或可提供一幅奋力拼的生动画面,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学试。材料评述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戊变法 D.新文化运动
8.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9.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时间(年)
创办人
企业
类型
1861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军事工业
1865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军事工业
1872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民用工业
1890
张之洞
汉阳铁厂
民用工业
1890
张之洞
湖北织布官局
民用工业
A.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10.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 B.兴办新式学堂,派遭留学生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
二、材料分析题:
11.“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1866年
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其他方面的强国举措。
材料三 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材料四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本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4)根据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参考答案
1.C2.A3.D4.D5.D6.B7.B8.D9.D10.C
11.(1)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或“见识了西洋火器的威力”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
(2)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局;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或上海机器织布局;举措:筹划海防(答“建北洋舰队”“建立海军”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创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人才。(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答“吞并美国旗昌行”“同外国经济势力展开竞争” 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
(4)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落后(答“惟中国政体落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日本等列强的侵略(答 “日军侵占”“外国侵略”也可)。
(5)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步伐”“近代学习西方技术的先驱”“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