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
1.1859 年 5 月 24 日至 8 月 14 日,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部众数十万围攻宝庆(邵阳)两个多月而未克,只得撤退。据说,石达开临走之前感叹了一句:“铁打的宝庆!”该历史事件发生在中国( )
A.古代史晚期 B.近代史前期 C.近代史后期 D.现代史初期2.1851 年 1 月,洪秀全率众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的地点是( )
A.北京 B.金田村 C.天京 D.永安3.如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是( )
A.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军 B.抗击过洋枪队
C.参加反割台斗争 D.抗击八国联军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 14 年,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其开始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5.1853 年马克思说:“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学校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某班同学拟定的研究对象是洪秀全,那么以下四个选项最贴切的应该是( )
A.禁烟英雄 B.虎门销烟 C.思想启蒙者 D.农民领袖7.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封王建制 B.定都天京 C.孤军北伐 D.天京事变8.1851 年 1 月,洪秀全率领 1 万多拜上会会众,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掀起轰轰烈烈的太平
天国运动。这次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标志是( )
A.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B.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C.太平军在江苏青浦打败华尔洋枪队,但进攻上海时损失惨重D.大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天京事变”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分为序幕、历史背景、金田起义、建都天京等共 9 个部分,介绍了太平天国历史的全过程。其中率众发动金田起义的农民运动领袖是( ) A.关天培 B.曾国藩 C.洪秀全 D.洪仁玕n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有着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传统。在太平天国后期,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将领是( )
A.李秀成 B.林则徐 C.关天培 D.洪秀全
史学家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其中“内部事务”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流传着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这些朴素的农民起义的最高追求是什么,农民从来不反封建,只反地主, 因为地主妨碍了农民成为地主的可能,农民的最高追求是你当农民,我当地主。”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农民阶级具有空想性 D.地主遭到农民的剥削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不同之处是
( )
A.以失败而结束 B.带有一定宗教色彩
C.敌人长期的封锁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城内太平军将士万余人,全部壮烈牺牲,无一降者。入城湘军,肆意焚掠,繁华的古都南京顿成瓦砾。湘军屠城后,‘秦淮长河,尸首如麻’,而十之八九为老幼妇孺。太平天国英雄们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农民革命优秀人物的伟大牺牲精神。”这里的“城 ”当时被太平军称为( )
A.南京 B.北京 C.天京 D.东京16.如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其中“天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7.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政权稳定后,太平天国领袖们开始着手建立他们心中的“太平天国”。下列文献中哪一个是太平天国领袖建立其理想社会的纲领文件( ) A.《天朝田亩制度》 B.“均田免粮”思想
C.《资政新篇》 D.《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这就是( )
内部分裂天京变乱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C.敌人长期封锁
D.清军与地主武装联合进攻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指出:太平天国所做的改革,至少使中国跃进一百年…… 而现在一一恢复旧观,只有一件没有恢复,那就是清政府满洲人手中的军权,从此转移到汉人手中。作者认为太平天国( )
A.因改革失败而告终 B.实现中国军事近代化
C.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D.导致军事力量的转移
王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如图。此图反映了( )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取得了胜利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太平天国与清王朝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唯一矛盾 二.材料题(共 3 小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
材料二:义和团原称义和拳,其参与者被称为“拳民”,贬称则为“拳匪”。义和拳本来与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省)一带的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宗教有关。在义和团运动中,阻止了各国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野心,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历史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一的这幅漫画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一图中的这句话出自哪个文件?它的这一主张为什么不能实现?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次运动。
材料一: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
材料二: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推荐石达开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却忌惮石达开的声望才能,不肯授予他“军师”的地位,只封他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局势稍见好转后,
又对他产生谋害之意。为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被迫率数千人逃出天京,前往安庆。天京事变使三天被杀,翼王远走,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材料三:1864 年 6 月 1 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饥后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7
月 19 日天京失守,随后清军屠城,许多平民百姓被杀,其惨况无可描述。湘军攻破天京后太平军放火烧城,湘军在大肆抢劫后也到处纵火。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爆发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两点即可)
用简要的语言叙述材料二中提到的天京事变,并从材料中归纳出该事变所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叙述的是什么历史场景?它标志着什么?
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说说这次运动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作。……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
﹣﹣《资政新篇》
两则材料相关文字均颁布于近代中国的什么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两个文献哪个更符合时代潮流?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
.B。B。B。A。C。D。D。D。C。A。 A。C。B。D。C。 A。A。B。D。A。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天朝田亩制度》。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财富,不切实际,不可能实现。
进步性: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阻止了各国帝国主义列 强瓜分中国野心,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局限性: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
鸦片战争的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加重,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当时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严惩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
天京事变是 1856 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使太平天国迅速走向衰落,三王被杀,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是太平天国由盛及衰的转折点。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起义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太平天国运动。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资政新篇》;原因: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