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北伐战争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是革命高潮之一,它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但国民革命运动最终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中共自身的不足而失败。
2.学情分析: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3.核心素养:
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教师导语】上面图片是黄埔军校的校门旧址。黄埔军校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副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为己任的新民一代军人。 你知道黄埔军校是怎样建立的吗?你知道哪些革命前辈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吗?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经过,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掌握北伐战争的具体经过,分析北伐战争失败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自学检测】
1.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召开 中共三大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 国民党一大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1924年, 孙中山 在广州黄埔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 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 担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北伐胜利进军
(1)开始:1928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2)目的:推翻 吴佩孚 、 孙传芳 、 张作霖 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 叶挺 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 四一二 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2)全国统一: 1928年底,其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新课讲授】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实现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材料二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
教师:(总结)当孙中山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孤单;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自己的弱小。那国共两党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国共两党都需要合作。
教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了。
教师: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教师:在此基础上,国共携手,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2.黄埔军校的建立
教师:(展示幻灯片)
教师: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那你知道政治部主任是谁吗?
学生:周恩来。
教师:领导人的组成说明什么?
学生:国共合作
教师:(总结)国共合作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成立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成立为国民革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教师:(总结)黄埔军校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了中国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这些年轻的革命者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希望。这六期的学生之中,有不少人日后也成了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四人出自黄埔军校。徐向前、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国共携手在反帝反封建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为北伐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黄埔群英创建的国民革命军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军事基础。
二、北伐胜利进军
教师:(播放《国民革命军军歌》)
教师:(总结)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代表性战役有哪些?说一说北伐军的进军路线。
学生:(结合《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阅读教材“北伐胜利进军”一目)
学生:(合作探究,回答)
北伐从1926年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北伐军总司令为蒋介石。
北伐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湖北战场的代表性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之战。
进军路线:①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②福建—浙江—上海。
教师:(补充)在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发挥先锋作用的是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这是一支大部分由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队伍。
教师:北伐战争取得胜利了吗?
学生:北伐军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所以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
教师: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
教师:(总结)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正义战争。(2)作战方针正确。(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北伐战争时,中国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蓬勃发展。农民协会组织会员大量增加,农民运动发展急速;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重大发展。北伐战争的进行有力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由此来看,工农群众的支持应是北伐胜利进军的一个原因。
教师:(过渡)北伐战争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了武汉。就在北伐战争将要继续北上消灭张作霖的时候却风云突变,阴霾突降!那么北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教师:(展示图片)
教师设问:(1)1927年4月12日发生了什么事件?(2)结合上面的两幅图片,你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P73本目第一段,回答)国民党右派突然背叛革命。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大肆屠杀工农群众。
教师:(补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历史上国共的第一次握手仅仅持续了三年,便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宣告终结。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3本目第二段,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人物、性质和统一全国)
学生: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4月由蒋介石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本课小结
【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除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外,还作出了如下的努力和尝试:①准确把握了教学的三维目标;②选择了丰富而多样的教学素材,有地图、实物图等,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③注重进行探究性的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北洋军胜利进军的原因等问题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完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以及对史料的充分解读,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