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走进池塘 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走进池塘 湘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1 08:1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子教案统一模板
单元
第1单元 生物与环境
课题
3.走进池塘
课时
共 1 课时,本堂为第 1 课时;总第 5 课时。




科学探究
1.能发现生物之间互为食物的关系,并能以食物链的方式予以表现。
2.能模拟池塘制作生态瓶研究池塘生物之间的关系,并坚持长期观察和记录。
情感 态度、价值观
能正确看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科学知识
1.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2.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初步体会到生物是环境的一部分,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重点难点
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教具学具
池塘生态挂图、池塘有关生物的图片、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一.教学导入
1.教师出示池塘群落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出问题:小池塘里生活着各种生物,它们是怎样生活在一起的呢?
二.活动 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
1.出示鱼、水虿、孑孓的图片,提问:说一说它们都吃什么?
2.学生汇报。
3.教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把它们的食物关系排列出来吗?
4.学生进行食物关系的排列: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强调“箭头指向谁就是被谁吃”。
5.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6.总结: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子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事物链。
7.学生练习写出池塘里、草原上、森林里的一些食物链。
8.分析多条食物链,提问:你发现这些食物链的共同特点吗?
9.明确: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三.指南车信箱 池塘里的微生物
1.学生阅读。
2.教师向学生补充介绍池塘里的微生物:池塘里的植物、动物大多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微生物却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但微生物又是池塘里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员之一,它们在池塘群落的能量传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活动 把池塘搬回家
1.过渡:为了便于我们观察池塘,我们可以在家里制作一个模拟的“小池塘”。
2.要想把池塘搬回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做?
3.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完善自己的设想。
4.组装实验装置。
5.写出模拟池塘中各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影响它们生存的因素。
五.巩固练习




做好观察记录,并及时整理,分析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走进池塘
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
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子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事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