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透镜》实验教学设计
东胜第四小学 秦利军
教学目标:
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与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难点:制作简易望远镜。
教学准备:烧杯、彩条吸管、凸透镜、凹透镜、火柴、电子笔,强光手电、近视镜、老花镜(教师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前面几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光,在学习《光的行进》中我们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空气中)是怎样行进的呢?(直线传播)
2、如果光行进过程中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如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反射)
3、那么光射到透明的物体上又会怎样呢?猜猜看。(会穿透透明物体)
4、同学们,你们仔细看过放在水中的物体吗?
5、现在的吸管是怎样的?
6、把它们放入水中,从上面和侧面仔细观察水中的吸管,你有什么发现?
7、学生回答自己看到的现象。
8、讲解:从上面和侧面看水中的吸管,发现笔直的物品显得弯折了,这一现象说明了光线无论是从空气中射入水面,还是从空气中射入玻璃,传播方向都发生了偏折,所以水中的吸管看上去都是弯折的。
9、(出示小黑板板书)小结:所以当光线从一种物体射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板书:折射)学生齐读。
(二)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
1、老师这里有两块透明的镜片,我们把它叫做透镜,透镜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典型代表。(板书:透镜)
2、当光穿过透镜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我们来研究透镜。(板书:研究透镜)
3、我们每组都有两块像我这样的透镜,我们从侧面仔细观察镜片是什么样子的。
4、学生观察比较。
5、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这两块透镜分别有什么特点?
(两个镜片一个中间厚、边缘薄;一个中间薄、边缘厚。)
6、请同学上黑板画出这两块镜片的侧面图,侧面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画一画)
7、你们知道这两种透镜的名字吗?(学生回答)
8、讲述:一般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凹透镜。(板书:凸透镜 凹透镜 )
9、小结:由于生活中某些仪器的需要,透镜会做成不同的样子,但只要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都是凸透镜,只要中间薄、边缘厚的都是凹透镜。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透明。
(三)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否放大的特点。
1、同学们平时拿到凸透镜会怎么玩呢?(放大东西、聚光)
2、如果用这两块透镜分别去观察书上文字会有什么发现呢?
4、学生预测。
4、请你们用这两块透镜分别来观察书上的文字,看看和你们预测是否一样?把你们观察后的发现记录下来。(出示表格)
5、学生观察记录。
6、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你们刚才有什么发现?
7、小结:因为凸透镜有放大的功能,所以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它叫着放大镜。而凹透镜没有放大功能,只有缩小的功能。(板书:放大 缩小)
8、一滴水有没有放大的功能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玻璃片滴水实验)
总结(一滴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四)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否聚焦的特点。
1、刚才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除了我们刚才的研究方法,你还会怎么玩?(引导学生说聚光的玩法)
2、下面我们来做个比赛,左边的同学拿凸透镜,右边的同学拿凹透镜,点燃火柴看谁能把火柴点燃。记住千万不要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点火柴时也要眯起眼睛来,以防灼伤眼睛。
3、学生汇报。你看见什么现象了?
(凸透镜在阳光下能点燃火柴。凸透镜能把太阳光聚成一个亮点。凹透镜没有亮点。)
5、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 (光穿过了透镜,不沿直线行进了。凸透镜能让透过它的阳光改变方向,变成一个温度很高的亮点,这就是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出示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
6、讲述:研究的结果可以说明光进行过程中会穿过凸透镜和凹透镜,但行进的路线改变了,遇到凸透镜会聚光,遇到凹透镜时会扩散。(板书:聚光 扩散)
(五)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否成像特点。
1、透镜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继续探究。
2、我们先将凸透镜对着窗外,调节透镜与成像屏之间的距离,使窗外的影像看的最清楚,再用凹透镜试试看,观察有什么现象?把看到现象记录下来。
3、学生观察活动。
4、学生汇报交流。你又有什么发现?
5、小结:凸透镜可以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而凹透镜不能。凸透镜是倒立的、缩小的像,很清楚,凸透镜有成像的作用。
(板书:清楚 模糊)
6、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运用。
(六)制作望远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是透镜家族中的主要兄弟,它们组合起来使用也是非常有趣的。
2、介绍望远镜的发明。
3、自学自制望远镜。
(七)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大胆、积极地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