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壹
昙花一现是隋朝
隋朝的兴起、统一与灭亡。
从南北朝到隋朝的嬗变
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
北魏
西魏—北周
东魏—北齐
——隋
581
589
魏晋南北朝的结束与隋朝的建立
AD581,北周外戚杨坚取代北周称帝;
AD589,隋文帝灭掉陈朝,结束分裂局面,统一全国;
隋文帝励精图治,厉行勤俭,在他治下隋朝国富民强,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统治晚期,纵情淫乐,帝国统治出现危机。
隋炀帝的统治与隋帝国的灭亡
兴建洛阳城;
修建大运河;
修长城;
修宫殿;
三次大举进攻高句丽,惨败;
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重创隋帝国的统治;
隋朝贵族李渊趁机起兵,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隋唐大运河:功过得失
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皮日休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贰
盛世大唐天下知
从贞观之治、武周时代到开元盛世。
唐朝盛世的出现
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
武周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弘贞观
玄宗李隆基
开元盛世
讨论一下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有哪些表现?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选择题:关于贞观之治
贞观四年,李世民“狩于鹿苑,见野人(平民)多褴褛”。贞观六年,李世民要去泰山封禅,魏征劝阻他不要搞事,理由是:“(这段路程中)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远不是什么天下大治的景象。
根据材料,选出最合理的选项:
A:贞观之治时,人们生活富足安康
B:贞观初年时,社会经济尚未恢复
C:李世民是一个善于纳谏的好君主
D:唐代官修史书对李世民有所抹黑
材料题:开元盛世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乐·禁庭春昼》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当时的农民生活)根据敦煌和吐鲁番发现的物价资料的探讨,好的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差的必至破产流亡。所谓“开元盛世”尚且如此……
——韩国磐,历史学者
从三则材料中你可以看到什么?
叁
横扫北方联吐蕃
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唐朝管理边疆的方式。
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灭亡东突厥;
灭亡西突厥;
灭亡薛延陀;
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
重创高句丽;
联合回纥(回鹘);
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联合吐蕃(文成公主入藏);
册封粟末靺鞨。
肆
唐末五代又十国
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时代的开始和结束。
思考一下
是什么导致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出现
地方中央矛盾激化
边镇势力尾大不掉
矛盾尖锐边疆紧张
玄宗走上黑化之路
安禄山等铤而走险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唐玄宗在边境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扩大。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此时的唐玄宗沉湎于享乐(纵情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影响: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从此,唐朝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与唐朝衰亡
影响: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但是并未“打死”)。
黄巢起义最终被其叛将朱温和其他节度使联合剿灭,而此后这些节度使权力继续增大,朱温控制了皇帝;
AD907,朱温将傀儡皇帝废掉,最终夺取政权,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朱温是唐朝最后一位节度使,也是五代十国第一位皇帝。
五代十国的局势
五代:梁唐晋汉周,前边都加后
十国:南边九小国,北边一北汉
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