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光和影》课件(共11张ppt)+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1《光和影》课件(共11张ppt)+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1 12:18:17

文档简介

==================资料简介======================
五上2-1《光和影》:11张PPT
1.光和影
【教材简析】
《光和影》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的起始课,本单元从本课到第四课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认识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影子开始。本课将重点探究影子的特点。影子有许多特点,比如说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影子有大有小,有方向等。教材安排了两部分内容:光源和影子。教材第一部分以影子游戏导入,通过引导让学生找出影子产生的条件,而后揭示什么是光源。第二部分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在光的照射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发现物体的形状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动手能力,经历过较多的探究活动,对影子的产生和特点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照射角度改变而改变等,这都是开展教学的有利方面。不足的是,他们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比如五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但缺乏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的能力,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实际地去观察、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在完善概念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光源是指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光的物体。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小组合作完成光和影的探究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了解观察、推理、倾听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影子的特点。
难点: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影子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 
小组: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预设6分钟)
1.播放手影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谁也能试着跟大家展示手影戏。需要哪些准备呢?
================================================
压缩包内容:
五上2-1《光和影》.docx
五上2-1《光和影》.ppt
光和影.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