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光与热》课件(共23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光与热》课件(共23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1 11:58:51

文档简介

==================资料简介======================
五上2-5《光与热》:23张PPT
5.光与热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光的传播特点(路径、反射),从第5课开始,要着手研究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这里的“光”主要是指太阳光。许多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在发热,比如白炽灯、蜡烛、太阳。学生都有这样的亲身体会:冬日,太阳底下暖洋洋的;夏日,树荫底下比阳光下凉快;手靠近点燃的蜡烛,有热的感觉。但是光和热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不一定很清楚。本课重点指导学生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并且知道阳光越多、越强,温度就越高;阳光越少、越弱、温度就越低。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第二部分如何把光线会聚起来,能形成强光和高温。
第一块内容首先初步了解热光源和冷光源,然后推测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高低的关系,接着实践光的多少与强弱的关系,最后探究得出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那怎么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通过玩镜子,初步利用镜子反光的作用,体验汇聚光线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温度计的温度产生变化的过程,发现光与热的关系。同时,镜子的数量从少到多,不同数量的镜子会聚光线,投射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与一面镜子相比较,又会有怎样的情况出现呢?
通过实验、记录、研讨活动,总结自己的实验结论,学生可以认识到镜子数量由少到多,投射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产生的温度有差异,镜子数量少,光线会聚少,温度计显示温度低;镜子数量多,光线会聚多,温度计显示温度高。
第二块内容,除了通过多面镜子可以得到强光,还可以用凸透镜或者凹面镜得到强光和高温。通过用凸透镜和凹面镜的实践,发现它们也能会聚光线。阳光照到凹面镜上,经弯曲的镜面反射后,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光很强,温度很高。像放大镜一样的凸透镜也能会聚太阳光,产生高温。人们利用凹面镜的能会聚光线的特点,发明了太阳灶,点燃了奥运会圣火。普利斯特用凸透镜会聚光线得到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发现了氧气。
【学情分析】
不少学生用类似镜子的材料玩过聚光的活动,在玩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将光线会聚在一起能产生高温,甚至有的学生已经知道多面镜子会聚光线比一面镜子会聚光线得到的温度更高的规律。但是,除了镜子,是否还有其他材料也有这样的效果,产生这种现象,学生的体验不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合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3.整理获得的信息,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制出折线统计图。
4.自觉地将实验结果和假设相对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怎样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难点: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思考,证明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凹面镜、凸透镜,背阴的墙面(事先踩好点)等。
小组:每组5面小镜子、1个温度计—气温计(事先把温差大的删除)、凹面镜、放大镜、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聚焦:导入课题(预设5分钟)
1.复习旧知识引入:
================================================
压缩包内容:
五上2-5《光与热》.docx
五上2-5《光与热》.pptx